天天看點

自信心挺重要,但勸人自信并不算一個好的建議

文:閑時翻書君

自信心挺重要,但勸人自信并不算一個好的建議

自信心對于為人處世的重要作用,我們聽得很多了。

這一點經驗是通過比較得出的:處理同樣的事情,自信的人身上展現出果斷、積極主動的特征,相比于畏縮不前、辦事拖沓,自然要高出一籌。

正是看到了這樣的優勢,對于工作來說,合适崗位的人選首先要有解決問題的信心。

對于我們的生活來說,自信也能帶來更多成功的體驗,進而為人生赢得更多的機會。

總而言之,自信心是一個好東西。

我們都是這麼認為的,是以追求自信就成了成長之中一件繞不開的事情。

我們不曾對此懷疑過嗎?

自信心挺重要,但勸人自信并不算一個好的建議

就好像“缺啥補啥”的思維,向一個人灌輸自信的信念,如果真的有用的話,強調自信的呼聲為何從來不絕于耳呢?

《人間值得》這本書中這樣寫道:

“所謂自信,是原本做不好的事一點點取得進步。比如,考試順利、工作出色等,這些都是在日積月累中一點點逐漸獲得的。

也就是說,自信不是稍微‘改變一下思維方式’就能獲得的東西。”

看來我們一直向往獲得自信心,不過是看到了事物的表象,有意無意忽略了自信的實質,即自信的形成過程。

正如《人間值得》的作者中村恒子所言,自信是日積月累形成的,而并不像一面大旗,今天想立起來就立起來。

維持虛張聲勢的自信反而要消耗不少能量,真說得上是适得其反了。

在我看來,中村恒子一語說清楚了自信的本質。

自信心挺重要,但勸人自信并不算一個好的建議

自信心并不是可以直接求取來的,當我們要求自己或别人“要有自信”的時候,其實已經誤解了自信的内涵。

況且,總有一些事情是我們的弱項,即使努力去學了,仍然可能做得不如人意。

面對這樣的常态,自信如何去建立呢?

《人間值得》并不推薦我們在所有事情上都樹立自信,作者鼓勵的是找到自己真正擅長之處。

“對于擅長的事情努力去做,對于自己不擅長的事情也不要勉強。”

——《人間值得》

對于做得不那麼好的,學得不那麼快的事情,掌握到最低限度就可以了。

真正的自信,首先在于找到所長,願意花時間去學習改進;其次在于日積月累和持之以恒地維系,漸漸獲得對事物的掌控感。

總之,自信是依據經驗形成的一種自發感受,并不因為我們強調或不強調而增加或減少。

——

閱讀一二,感悟三四,文字中有溫暖。我是寫感悟的閑時翻書君,每日輕閱讀,歡迎點選關注,相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