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執着于食與器的辯證之美?基于不同朝代食器文化,淺談其内涵

相傳在古代,曾有這樣一次宴會:

其時高月朗朗,樹影搖曳,好不雅緻宜人,而在雕梁畫棟的府中,主人正在宴請他許久不見的客人。

二人是許久不見的知己,佳肴前陳,氣氛自然融洽,宴酣之餘,客人忽然來了一句:

“府上的鋸子在哪裡?”

主人顯然想不到客人的意圖,便随口說了出來,誰知,那客人二話不說,拿起鋸子便對着酒杯鋸了起來。

主人大驚問這是幹什麼,誰知客人答曰,每次倒酒,主人都隻倒半杯,見主人如此吝啬,便幹脆把用不着的地方鋸了。

古代執着于食與器的辯證之美?基于不同朝代食器文化,淺談其内涵

這則笑話的出處不易考究,不過,縱然佳肴滿桌,酒器的使用不當也造成了不快,從這笑話背後,也不難看出美食和美器的糾葛。

那麼,為什麼我們要執着于食與器相連結的辯證之美呢?

以曆史的觀點看,古人求美器,有的出于食用的需要,有的出于階級的影響,有的出于對自身品性的寄托。

而今人研究古人的美器,則更有益處,社會存在決定了社會意識,美器中總是蘊含着一個時代的脈絡,一種文化的吐息。

商周:威權與恐怖

商周的飲食可謂是匮乏至極,在那個生産力匮乏的時代,谷物的加工也困難至極,脫殼的谷物已是王族的享受,更不必說百姓。

不過,飲食雖然匮乏,商周的食器卻異常精美,這又是何故?

古代執着于食與器的辯證之美?基于不同朝代食器文化,淺談其内涵

原來,作為奴隸制國家的統治者,商周的貴族始終在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把自己的統治貫徹到方方面面呢?

他們想到了一個方法——食器。

在商周,食器上多有獸面,龍鳳,水火,這些紋理并不讓人惬意,相反的,這些紋飾多給人一種可怖之感。

這樣可怖的紋飾,正是君權的展現,由于生産力的落後,人在自然面前固然是渺小的,這樣的渺小讓人自然而然地對自然有所畏懼,統治者利用這種畏懼,宣揚君權神授,那麼對于自然,兇獸,水火的敬畏也就被轉加到了王權上。

試想一下,如果人長期用這樣的食具用餐,自然會潛移默化地對王權産生敬畏。

古代執着于食與器的辯證之美?基于不同朝代食器文化,淺談其内涵

出于階級統治的需要,商周食器的紋飾也有教化之用,這不難從酒器的紋飾中看出來出。

周公這樣總結商的教訓:

“庶群自酒,腥聞在上;故天降喪于殷,罔愛于殷,惟逸。”

可見,周公認為,商過于沉溺于酒樂之中,進而招緻了亡國。

到周代,周人在觚、爵、角、斝、觯、尊等酒器上對形制和紋飾進行了一系列設計,

在酒器的設計中貫徹了禮制的精神,加強了對酗酒縱欲的限制,展現出了其道德教化。

不過,無論食器多麼精美,這也僅僅是統治者内部的歡娛,被壓迫的奴隸絕無享受的機會。

正是如此,随着井田制的瓦解,新興地主的崛起,象征王權與舊禮的紋飾和周的統治一同消解了。

古代執着于食與器的辯證之美?基于不同朝代食器文化,淺談其内涵

漢:質樸與渾厚

象征王權的紋飾消失之後,取而代之的是春秋線條活潑的青銅器,活潑的線條中蘊含着舊秩序的不再和對“人”價值的發現。

在經曆了漫長的過渡期之後,到漢代,飲食文化和食器迎來了一個新階段。

漢代的階級構成和周代大有不同,在漢代,農民得到更大的尊重,而孝廉和軍功的制度則帶來更多階級流動的空間。

在這樣的社會基礎上,食具的紋飾也不再僅為少數人欣賞,而是更加大衆化。

在漢初,連年的戰争極大影響了生産,面對這種情況,統治者大力推崇節儉,甚至要求裙擺不得拖地,連皇帝也“履不藉以視朝”。

古代執着于食與器的辯證之美?基于不同朝代食器文化,淺談其内涵

在這種節儉之風下,其食具也更加樸素了,漢初食具的紋飾不如商周精緻,但是,

漢代的紋飾雄健、有力,沒有周代的可怖,不再是奴隸制時代壓迫的側寫,其渾厚的風格更像是一個民族的吐息。

到北擊匈奴,南攻百越的時代,漢迎來了其繁榮時期,其紋飾以金銅勾勒。

戰争捷報頻傳,生活也日益富足,此時的紋飾多了幾分飄逸,有穿梭散布的雲紋,有姿态生動的人物。

黃老之學讓漢的飲食文化多了幾分富足與悠閑,儒家之說則讓漢的飲食文化多了幾分優雅和端正,

随着帝國疆域向西拓展,漢的飲食也有了些異域風情,種種百态凝結在了或纖細飄逸,或寬大厚重的紋理之中。

古代執着于食與器的辯證之美?基于不同朝代食器文化,淺談其内涵

漢代的食器沒有周那樣的繁複,這是否是工藝上的倒退呢?

當然不是,從藝術上講,簡單的線條帶來了更精煉的美,從更大層面上講,

漢的美食文化和食器不再是奴隸主貴族獨有的,而是更多數人可以享受的。

漢代美食和美器蘊含了庶民之美,正是這樣的美,讓漢的食與器超越了商周的貴族之美,

周的神秘可怖風格随着王朝的滅亡消失,但即便漢壽終正寝,其紋飾中的價值取向也仍在後世閃耀着。

魏晉南北朝:精緻的背影

和漢代相比,魏晉的階級構成進一步變化,漢代末期大量的土地兼并帶來了盤踞一方的地主豪強,而孝廉制度的變化更帶來了世家大族的興起。

古代執着于食與器的辯證之美?基于不同朝代食器文化,淺談其内涵

于是,社會資源的配置設定改變了規則,資源配置設定的天平不再對貧民有所眷顧,而是全然地倒向了世家大族。

掌握了巨量的社會資源,驕奢的風氣自然地蔓延了起來。

此時的食器質地富有光澤,紋理精細優美,士族們的食具出奇地精緻。

中央集權的崩壞也催生了對儒家倫理的懷疑,

以竹林七賢為代表的一批知識分子隐居山林,縱情暢飲,在追求潇灑自由的同時也帶動了飲食文化的新發展。

在周,縱情歡樂被扣上了禍國的帽子,在漢,放浪形骸則是對儒家主張赤裸裸地挑釁,

但正是在七賢這裡,中國的美食文化有了更多追求自然欲求的色彩,天性的解放本就富有魅力。

古代執着于食與器的辯證之美?基于不同朝代食器文化,淺談其内涵

于是這時食器的紋飾也不再過多強調秩序感,其線條更加纖細潇灑,更加靈動變化。

同時,在南北文化的沖擊下,美食文化進一步豐富,随着儒家主張受到沖擊,食器也有了更多胡人色彩,紋飾更加誇張,變化也更加多樣。

不過,以今人看古人,我們看見的不過是一個看似精緻的背影。

倘若我們努力繞到這個時代的正面,我們便得以看見被史書寫在角落的庶民。

由于階級的嚴重固化,世家大族追求奢侈精緻的背後,實際上是貧民的苦難。

古代執着于食與器的辯證之美?基于不同朝代食器文化,淺談其内涵

盡管南北文化的沖撞帶來了更多的菜式,放浪形骸的士人帶來了更多潇灑的美食文化,

但這一切并沒有庶民的參與,這也成了那個時代最大的遺憾。

隋唐:華麗與多元

科舉制的興起和強大中央政府的回歸帶來了新一輪的變革,在科舉的影響下,世家大族的地位迅速沒落,階級躍升的通道重新打開。

同時,田制得到改革,農民又重新有了生存的空間。

這一切,帶來了多彩的飲食文化,在唐代,“無問貧富之家,教女不以針縷績紡為功,但躬庖廚、勤刀機而已。”百姓不教女子針織,而教烹饪,可見,物質的富足帶來了全民對美食的狂熱。

古代執着于食與器的辯證之美?基于不同朝代食器文化,淺談其内涵

這種富足自然也凝結在了食器之中,紋飾上精緻的花鳥和花卉頗具富足之氣,而其濃豔的色彩和雍容飽滿的形制無不彰顯着一個時代的繁榮。

另一方面,安史之亂前的唐朝保持頗為開放的風氣。

印度姿态各異的人物,西域變幻莫測的音樂,這一切都讓唐的文化更加多元。

于是,唐人的餐飲中也有了更多異國的元素,在餐具上也有了更多西域色彩的紋飾,

比如葡萄形狀的紋理,蓮花等帶有宗教意義的圖案,都顯示了這個時代的開放與包容。

古代執着于食與器的辯證之美?基于不同朝代食器文化,淺談其内涵

宋:詩意的時代

在民族沖突加劇的時代,宋失去了原本的包容與多元,但卻把漢文化挖掘出了新的境界。

不抑制土地兼并讓商品經濟快速發展,奠定了美器發展的物質基礎,而重文的國策則帶來了文人活動的繁榮,給予了其美食文化幾分素雅。

宋的飲食文化有幾分優雅,但也不像漢那樣過于端正,有幾分自然,但也沒有魏晉那樣的放浪。

古代執着于食與器的辯證之美?基于不同朝代食器文化,淺談其内涵

在理學的推動下,宋人漸漸找到了天性與禮數的平衡點。

在宋代,你可以從東坡肉的肥而不膩中品出文人的逸趣,可以從鮮嫩的魚肉中品出一蓑煙雨,自然,

也可以在各式市井小吃飲嘗出足足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于是,宋人的食器也被點綴上了恰到好處的紋理,其食器沒有過多的紋路,卻有圓潤的質地,

每一根恰到好處的線條都将素和雅做到了極緻。

宋的食器點綴工整,比例協調,有着恬靜舒暢之感。

同時,商品經濟的繁榮帶動了市民階層的興起,宋的食器紋飾比起唐代更多反映了世俗生活,失去了磅礴大氣的宋人卻在輕薄精巧上更勝一籌。

古代執着于食與器的辯證之美?基于不同朝代食器文化,淺談其内涵

我們在評鑒什麼

中國古代的文化如此漫長,我卻隻選擇了這幾個時代,不是因為筆墨有限,

而是從這幾個時代的典型風貌中,我們可以較為清晰的看清食與器糾葛的脈絡。

這樣的糾葛,總是伴随着天性和秩序的交織。

在周,奴隸制的秩序幾乎全然貫穿了食器的紋飾,春秋到漢的歲月中,食器紋路的變化的曆程也展示了天性得到發展的過程,

一方面,儒家的倫理賦予了美食文化以優雅,但另一方面,這樣的倫理也給予其束縛。

直到魏晉,人們釋放天性,放浪形骸,試圖沖破束縛,全然地回歸自然,擁抱天性,但卻終究歸于虛無。

在他們的紋飾中,做到了秩序與天性的統一,他們做到了平衡,并在平衡中取得了優雅。

古代執着于食與器的辯證之美?基于不同朝代食器文化,淺談其内涵

延續這樣的脈絡,食與器的糾葛仍将在明清、民國,甚至現代延續下去。

不過,看到這裡,我們應該知道,當今天的我們端起精緻的杯盤,品嘗佳肴時,

我們品嘗的更是千年的風雨,也是中國人對自然的态度和對自我的認識,是貫穿古今的辯證美學。

參考文獻

《國史大綱》

《商、周王朝的禮制變革——以酒禮器為視角》

《六朝文化概論》

《唐宋文化與詩詞論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