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謎團終于解開,頸動脈調節,是高血壓與高血糖同時發作的根源

咱們同胞中,已經有3.3億高血壓患者,還有1.3億糖尿病患者。大家知道,高血壓與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是,這2種疾病帶來的并發症,比如,心梗、腦梗、尿毒症等,卻能夠威脅生命。更糟糕的是,有些人還會同時發生高血壓及糖尿病,這類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及相關死亡的風險很高。科學家早已發現,高血壓與糖尿病之間存在着密切聯系,但是,一直沒有找到确切的原因。最近,有關研究取得了突破,咱們現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項成果的要點。

謎團終于解開,頸動脈調節,是高血壓與高血糖同時發作的根源

近日,來自英國布裡斯托爾大學和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的國際團隊,在《循環研究》雜志上發表了1篇論文。研究表明,存在于頸動脈體CB中胰高血糖素樣肽受體GLP1R,對血壓和血糖同時起着重要的調節作用,這個受體的表達下降,是導緻高血壓與高血糖同時發作的重要原因。胰高血糖素樣肽GLP1,可以調節作用于頸動脈體的外周化學反射。這個調節通路,可以控制代謝性疾病狀态,以及高血壓患者的交感神經活動。是以,對于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頸動脈體是1個新的治療靶點。

謎團終于解開,頸動脈調節,是高血壓與高血糖同時發作的根源

咱們現在就來認識一下頸動脈體,這個禍根。頸動脈體,英文名稱是carotid body,簡稱CB,位于頸内動脈與頸外動脈分叉處的後方,是1個直徑為3到5毫米的扁圓形小體,借着結締組織附着于動脈壁。CB雖然很小,卻是重要的化學感受器,它發送的神經沖動信号,會沿着窦神經傳導到延髓,而延髓是呼吸中樞和心血管中樞的所在地。此處,大家可以腦補一下掐脖子及上吊的相關情節。

謎團終于解開,頸動脈調節,是高血壓與高血糖同時發作的根源

從生理過程來看,人類進食後,腸壁會釋放胰高血糖素樣肽,刺激胰腺分泌胰島素,進而調節血糖水準。在此次的研究中,學者們使用了1種叫RNA測序的基因組學技術,分析大鼠頸動脈體中的資訊。結果發現,頸動脈體中存在着GLP1R的表達,而且,這種表達與外周化學反射有關。通過改變化學反射的試驗,了解反射敏感的變化,最終确認,頸動脈體是GLP1同時控制血壓與血糖的關鍵位點,也是藥物治療的靶點。

謎團終于解開,頸動脈調節,是高血壓與高血糖同時發作的根源

高血壓與糖尿病同時發生,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健康危害。研究顯示,大約36%的高血壓患者合并糖尿病,而且,漏診率較高。通常3個高血壓患者中,就有1個合并糖尿病,但是,這樣的患者中,漏診率約為15%。另1項研究結果則顯示,大約40%到55%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壓。臨床統計資料表明,高血壓可以使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提高近2倍,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壓後,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升高2倍。這2種情況并存時,患者的死亡率會增加7.2倍。

謎團終于解開,頸動脈調節,是高血壓與高血糖同時發作的根源

高血壓與糖尿病同時發生,會明顯升高慢性腎髒病的風險,或者加速疾病的程序。是以,避免腎髒損害,是疾病管理中的1個重點,将血壓控制到達标範圍,才能降低尿毒症的風險。目前,使用為沙坦類降壓藥以及列淨類降糖藥,均能起到保護腎髒功能的效果。是以,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首先應該具有相關的意識,注意同時進行血壓及血糖的管理,謹慎選擇治療方案。

謎團終于解開,頸動脈調節,是高血壓與高血糖同時發作的根源

對于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目标血壓值,收縮壓應該低于130mmHg,舒張壓低于80 mmHg,不過,研究結果顯示,能夠将血壓控制在達标範圍的患者僅有31%。學者們認為,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壓升高經常與高血糖、血脂紊亂、肥胖、吸煙等多項危險因素共存,是以,應該将疾病的預防和控制視為1個整體來看待,将焦點鎖定在代謝紊亂上,加強生活方式管理,比如,飲食節制、身體活動、戒煙、限酒、保證睡眠品質、維持心态平和,同時,加強血壓與血糖的監測,規範服藥。最後,讓咱們共同期待,科學家能夠針對頸動脈體這個靶點,盡快研制出可以同時控制血壓與血糖的特效藥物。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