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曉明離婚背後:再好的婚姻,也無法避免将近200次的離婚念頭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7年前的世紀婚禮,7年後的分道揚镳,雖然這場婚姻的結局很多媒體早有預料,但是沒有雙方的正式承認終将隻是猜測。

趕在春節來臨之前公布訊息,其實也是雙方深思熟慮的選擇,既減少了各大媒體的工作量,也避免公衆的資訊發酵。其實他們的結局早有預兆,從一開始的深情相依到一拍兩散,兩人在同一場合的不同表現,就在慢慢證明猜測的真實性。

這場婚姻的起始隻有7年,難道真的無法避免婚姻中“七年之癢”的命運?美國心理學家葛特曼曾發表言論說:“再好的婚姻,相處的過程中也無法避免将近200次的離婚念頭和50次想掐死對方的沖動。”

從前的愛情很慢,慢到一輩子隻夠愛一個人。現在的婚姻狀态已經從7年之癢,縮短到了2、3年。

黃曉明離婚背後:再好的婚姻,也無法避免将近200次的離婚念頭

這在愛情心理學方面的認知可以歸結為“倦怠期”,其背後存在相應的發展機制。

第一、熱戀無法永恒,熱戀狀态終将過去,感情勢必回歸于平淡。

第二、人無完人,在相處之時,也是認識發現對方的缺點和問題。

第三、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存在必要的條件,觀念和習慣的差異也勢必會帶來一定的沖突和沖突。

而随着社會容忍度越來越低,個人性格特點的展現,需要雙方付出更多的默契,而最終的分道揚镳實際上是雙方“倦怠期”的結束。

黃曉明離婚背後:再好的婚姻,也無法避免将近200次的離婚念頭

雖說愛情存在“七年之癢”但并非所有人都真正了解“七年之癢”背後的含義。

世間萬物都存在一條鐵律,那就是有興必有衰,無論愛情還是婚姻,都存在基本的生命周期。

其階段分為7部分,分别是吸引階段、相戀階段、熱戀階段、平緩階段、平淡階段、厭倦階段、共生、破碎。

而這其部分歸結為三個字就是“倦怠期”,當雙方的相處達到一定階段的時候,由于對對方過于熟悉,其本性和生活方式的磨合中存在了一定的偏差,積累了部分的沖突,而最終無法忍受産生審美疲勞和倦怠心理。

黃曉明離婚背後:再好的婚姻,也無法避免将近200次的離婚念頭

而7年這個數字的來源,其實是心理學家經過對數千對夫妻進行研究發現,而得出的非客觀資料。

從細胞更新學說來看,人隻要生存其細胞必然處于新陳代謝的狀态之中,而細胞的更新換代則需要7年的時間,這7年意味着人類身體的全更新,而新的細胞之中已經不存在,這也就是“七年之癢”的最初由來。

七年人的意識也會存在一定的變化,愛情也不例外,這時期處于一個考察期,如果能夠通過此時的溝通,愛情則能夠朝着一個健康良性的方向發展。

黃曉明離婚背後:再好的婚姻,也無法避免将近200次的離婚念頭

當兩者之間存在無法溝通的問題和沖突之時,則必然會導緻愛情的分道揚镳。那麼7年之癢也會成為關系結束的助推器,而婚姻中失去愛情與心心相惜,必然會走向分崩離析,7年之癢不會輸給愛情,7年之癢考驗的是兩個人對這段關系的忠誠與珍惜。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我們的生理因素在發展的時候會分泌一定的婚姻激素,在分泌的時候與他人的情緒形成互補,當大腦處于低速運轉和倦怠的時候會使得婚姻激素減少甚至消失。

這其實強調的是本能和情緒控制之間的影響關系,與愛情周期不同的是,心理學的認知并不同意“七年之癢”是愛情的必經之路,它重點是強調人類生存所需要的新的刺激,而這種刺激對于男女來說都适用。

黃曉明離婚背後:再好的婚姻,也無法避免将近200次的離婚念頭

而婚姻想要度過“七年之癢”,需要存在一個平衡的系統,這種機制并非開放與關閉的兩端機制,而是和周邊世界的融合,判斷,資訊的交換,需要遵循陰陽的平衡。

當我們能夠控制愛情的忠誠度,将愛情激素和婚姻激素進行互補,造成兩者的平衡,便不會對愛情産生否定感。

這種機制會在生理上産生一種神經性傳導的物質婚姻,而使用彼此的智慧去應對這一階段。自然心理學家針對“七年之癢”也提出了相關的政策:婚前預防。

草率的觀點是需要抵制的,隻有雙方保持比較清醒的理智,能夠聽從周邊朋友的意見,願意傾聽彼此的解釋,接受相關專家的調解,保持自己的頭腦處于一個比較理性的狀态,也就能夠産生客觀的看法和理念。

黃曉明離婚背後:再好的婚姻,也無法避免将近200次的離婚念頭

感情狀态的熱戀——婚姻——沖突——疲憊——逃離是一種軌迹,也是我們需要應對的殘酷狀态,需要彼此接受趨于平淡的婚姻,接受日複一日的枯燥生活,并能夠在生活中創造屬于彼此的相處方式,才能更好地去應對“七年之癢”的後遺症。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