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柳倪之争"過去20多年,被聯想解聘的倪光南,83歲仍為中國芯奔走

作者:奈落堇夢
"柳倪之争"過去20多年,被聯想解聘的倪光南,83歲仍為中國芯奔走

1995年6月30日,聯想集團召開了一場特殊的内部會議,中層以上管理者全部參與,柳傳志在台上悲傷地宣布解除倪光南院士在聯想的總工兼董事之職。

講話完畢後,倪光南起身,默默鞠了一躬,随後轉身離去。這場會議,走出了自主創新、研發技術的聯想,留下了深陷市場争奪戰的聯想。

初出茅廬

1939年,浙江甯波戰火紛飛,人民生在日軍的邪惡鐵蹄的踐踏之下,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倪光南就在這樣的環境中降生了。

"柳倪之争"過去20多年,被聯想解聘的倪光南,83歲仍為中國芯奔走

倪光南

父親母親深深地期盼着抗戰勝利、祖國複興,倪光南受到父親母親的影響,對于“真理隻在大炮的射程之内”這樣的道理深有體會,很小就有發展祖國科技之志向。

倪光南說:“從小我就很内向,不愛說話,但是喜歡動手制作玩具電機、航空模型、無線電接收器,拆拆裝裝,很有樂趣。”

正是因為這些“樂趣”的影響,1956年,17歲的倪光南進入南京工程學院,就讀無線電專業,在他身上,天賦和努力争相鬥豔,5年的學習生涯,他年年考到滿分。

"柳倪之争"過去20多年,被聯想解聘的倪光南,83歲仍為中國芯奔走

1961年,倪光南畢業,其畢業設計脈沖編碼通訊讓一衆老師為之驚豔。中科院計算所第六研究室将倪光南收入麾下,倪光南從此走上了計算機研究之路。

計算機研究所剛成立時,人才十分欠缺,此時還沒有這個領域的專業人才,計算機所的人員都是跨專業來進行研究工作的。

60年代開始,119計算機項目提上日程,剛進入研究所的倪光南也參與到這個項目中,任計算機外部裝置插件組組長。

"柳倪之争"過去20多年,被聯想解聘的倪光南,83歲仍為中國芯奔走

彼時,我們同樣走在研究氫彈的道路上,119計算機對于氫彈研究意義重大,倪光南很清楚這一點,他将整個人的身心全部撲到了119計算機上。

那時,研究所實行四組三班倒,八個小時才換一班,同時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糧食短缺,從業人員們每天靠玉米糊糊充饑,玉米糊糊吃不飽時,就靠灌水來提供飽腹感。

119項目的研發過程也很是艱難,組成第一代電腦的電子管多達上千根,加上供電和冷卻裝置,占地面積多達一個籃球場。

"柳倪之争"過去20多年,被聯想解聘的倪光南,83歲仍為中國芯奔走

每天的運維中,都會有一兩根電子管出現故障,給調機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倪光南便拼命地背外部裝置部分的邏輯圖,以期在最短的時間内找到出現故障的電子管。

“建設祖國是我們這一代人共同的夢想。”在倪光南心目中,為祖國的強大而奮鬥終生就是個人價值的絕佳展現形式。

數年奮鬥, 119計算機終于成功研制,其運算速度5萬次/秒,它證明了技術封鎖難不倒中國,随後,119立馬參與到“兩彈一星”的研制過程中,為科學工作者們解決計算難題。

"柳倪之争"過去20多年,被聯想解聘的倪光南,83歲仍為中國芯奔走

漢字的“貴人”

在119項目結束後,倪光南将心思投向了一個新的領域:漢卡。

70年代,微型計算機産業在全球範圍内興起,不論是大陸軍工方面,還是商業經濟方面,都将目光放在了微型計算機上。

但是作為一個在印歐語系國家誕生的“舶來品”,加之漢字在世界範圍内的獨一無二特性,微型計算機無法處理漢字資訊,隻能在很小範圍内應用。

"柳倪之争"過去20多年,被聯想解聘的倪光南,83歲仍為中國芯奔走

國内有許許多多支援以表音形式替代表意形式,去支援計算機工作的聲音,通俗化地來說,就是在計算機工作時,隻取漢字拼音,不取漢字之形。

倪光南對于這個觀點是堅決反對的。

世界上的所有征服者對于被征服者的語言文字都有着極大的打擊欲,隻有消滅了他們的文字,才能徹底消滅他們的民族特性。

童年的倪光南親眼目睹了日軍強迫同胞使用日語之暴行,因而他深深地明白,如果隻以拼音代替漢字,那麼在微型計算機全面推廣後,日積月累,必然會造成中華文化的斷裂。

"柳倪之争"過去20多年,被聯想解聘的倪光南,83歲仍為中國芯奔走

以今日的情勢看來,倪光南的觀點是絕對正确的。

在智能手機使用度極廣、滲透度極高的時代,如果出現在我們手機上的隻是一段拼音文字,那麼“笑”之笑意将消失,“哭”之悲意也将逝去。

在計算機推廣的道路上,漢字資訊處理就如王屋、太行二山,倪光南便要做這移山的愚公。将六千七百多個漢字放進當時記憶體極小的計算機中,是個極其複雜的工作。

倪光南奮鬥數年,終于成功研發了手寫文字識别機和漢字處理實驗系統,實作了漢字輸入和漢字輸出、漢字顯示和人機互動。

"柳倪之争"過去20多年,被聯想解聘的倪光南,83歲仍為中國芯奔走

柳倪之争:“市場派”和“技術派”的碰撞

研究越來越深入,倪光南和研究組遇到了一些瓶頸,恰逢這時,加拿大研究院數位科學家來到中國,參觀漢字系統。

随後,加拿大方邀請倪光南赴加交流,這次邀請意味着中國以獨立發明者的身份站在了國際科技舞台上,意義非凡。

1981年,在中科院的支援下,倪光南趕赴加拿大,進行了長達兩年的通路研究。

在加的這段時間内,倪光南深刻地認識到了自主研發技術的重要性,加拿大研究院給倪光南開出了極其豐厚的留加條件,工資是國内的70倍之多,但是倪光南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柳倪之争"過去20多年,被聯想解聘的倪光南,83歲仍為中國芯奔走

研訪結束後,收獲滿滿的倪光南馬不停蹄地趕回中國,回國前,他自掏腰包,花費8萬元購買了Z80 CPU等超大規模內建電路晶片和C編譯器等一些器材。

又托人為這些裝置“量身定制”了一批木箱,帶着這些木箱興奮地回到了祖國,這些器材果然在日後的研究中起了大作用。

80年代的8萬元,是一筆巨款,如果倪光南用這筆錢進行投資,早就賺得盆滿缽滿,但是他選擇了将自己的所有都奉獻給祖國,實在是國士無雙。

"柳倪之争"過去20多年,被聯想解聘的倪光南,83歲仍為中國芯奔走

從加拿大回國的倪光南醍醐灌頂,與研究組日夜奮戰,研發出了繼手寫漢字識别機和漢字處理系統之後的第二項産品——“LX-80聯想式漢字圖形微型機系統”.

随後将LX-80移植到PC,開發出了聯想式漢卡。

聯想式輸入,顧名思義,就是在使用者輸入一個漢字時,輸入法會自動推薦候選字、詞的特色功能,其對微機的商業推廣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就在“LX-80”研發的這年初冬,計算機研究所成立了新技術發展公司,拔下20萬啟動資金,任命同樣就職于研究所的柳傳志為副經理。

"柳倪之争"過去20多年,被聯想解聘的倪光南,83歲仍為中國芯奔走

誰知柳傳志初上任時,就遭遇了陷阱,被人騙走了14萬元,柳傳志欲哭無淚之時,想起了倪光南和他的“LX-80”。

柳傳志比倪光南晚19年進入研究所,倪光南在研究所内名号響當當,柳傳志對這個前輩十分敬佩,一直視其為楷模。

他找到倪光南,想請倪光南加入新技術發現公司,以過硬的技術回制當下困境。

這次邀請對于“LX-80”來說也是一個絕佳的推廣機會,倪光南爽快地答應了加入新技術發展公司的邀請,但是他向柳傳志提出了三個條件:“不當官,不接受采訪,不參加宴席”。

"柳倪之争"過去20多年,被聯想解聘的倪光南,83歲仍為中國芯奔走

柳傳志明白倪光南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的需求,也爽快地答應了這個“三不”。

兩人一拍即合,但是,根本目标的不同,成為了深藏的禍根。

對于倪光南來說,他的畢生夢想是為中國自主研發技術鞠躬盡瘁,而對于柳傳志來說,他的唯一信念是将新技術發展公司做大做強。

有了倪光南的加入,新技術發展公司的困境很快解決,聯想式漢卡成為新技術發展公司創收的主力,第一型投放市場後,帶來的收益便十分可觀。

"柳倪之争"過去20多年,被聯想解聘的倪光南,83歲仍為中國芯奔走

且直接帶動着公司其他計算機産品也在市場占有了一席之地,新技術發展公司正式更名為“聯想”。

聯想漢卡持續更新了8個型号之多,僅僅用了3年時間便牢牢站穩腳跟,這時,倪光南将精力轉而投放在了研發主機闆和擴充卡上,兩年後,聯想微機随之誕生。

1994年,貢獻突出的倪光南被選為中科院院士。

十年間,由于聯想式漢卡技術的“過硬”以及國内市場的“寬容”,即使倪光南和柳傳志即使目标并不一緻,其基本步調還是一緻的。

"柳倪之争"過去20多年,被聯想解聘的倪光南,83歲仍為中國芯奔走

倪光南做聯想的大腦,技術輸出,柳傳志做聯想的四肢,營銷奔走,聯想才有了47.6億元的創收成績。

但是,94年之後,随着外國電腦品牌湧入中國市場,聯想公司的發展遭遇了極大瓶頸,倪光南和柳傳志也産生了極大的分歧。

面對國外品牌的威脅,倪光南希望以自主研發技術對抗,在中科院的支援下,他聯系到複旦大學、長江計算機公司等衆多實力企業,計劃對标Intel,開發中國晶片,發揚中國制造。

"柳倪之争"過去20多年,被聯想解聘的倪光南,83歲仍為中國芯奔走

但是柳傳志認為,以聯想公司現在的實力,如果優先發展技術,那麼很可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上失去地位,這是決不能出現的事情。

柳傳志想憑借聯想十年來積攢的底蘊,先占領市場,再圖謀自主研發技術之事。從這一年起,向來不願意參與聯想内部管理的倪光南和柳傳志争吵了無數次。

倪光南不了解柳傳志的市場論,柳傳志也不了解倪光南的技術論,兩人僵持不下,聯想内部管理層叫苦不疊。

柳傳志管理聯想多年,倪光南向來隻埋頭于研究室,在這段争吵持續了近一年,最終以柳傳志的勝利告終。

"柳倪之争"過去20多年,被聯想解聘的倪光南,83歲仍為中國芯奔走

柳傳志

1995年,聯想内部召開會議,柳傳志宣布解除倪光南總工兼董事職務,倪光南被迫離開聯想,1999年,倪光南徹底離開聯想。

十年的合作就這樣宣告結束,但無論是倪光南還是柳傳志,都無法确切地評判其決定的對錯,隻是時代背景下的價值觀的不同罷了。

中國制造者的執著

被聯想“掃地出門”後的五年間,是倪光南的人生至暗時刻,十年來,他為聯想付出了全部精力,最後卻孤身離開,不悲戚是不可能的。

"柳倪之争"過去20多年,被聯想解聘的倪光南,83歲仍為中國芯奔走

聯想提出向倪光南支付500萬元補貼,卻被倪光南一口拒絕。

即使在低谷時期,倪光南對于中國晶片依舊執著,他始終就是一位為中國制造鞠躬盡瘁的科學家,純粹而熱烈,并不适合當一個商人,但無奈的是,晶片研發必須有商業的支援。

這時,一個人找到了倪光南。此人名叫李德磊,曾在中科院讀書,與倪光南機緣巧相識,李德磊掌管着BBT公司,承包了日立晶片外包業務,并且擁有技術組。

"柳倪之争"過去20多年,被聯想解聘的倪光南,83歲仍為中國芯奔走

李德磊

聽說倪光南解除了在聯想職務的消息後,他立馬找上了倪光南。倪光南的人脈和技術資源無疑是一塊惹人垂涎的肥肉。

倪光南常年浸泡在研究室中,于人情世故是非常單純的,他認為BBT的這隻技術組可以為中國晶片帶來曙光,于是接受了李德磊的邀請,加入了BBT。

在倪光南本人和其人脈的支援下,“方舟1号”晶片很快研制成功。

"柳倪之争"過去20多年,被聯想解聘的倪光南,83歲仍為中國芯奔走

這是中國第一片自己設計的嵌入式晶片,倪光南興奮極了,他出面請求中科院能夠準許支援方舟晶片繼續研發,并帶來了大量的政府采購。

但是,倪光南忘了,李德磊是個商人。

為了利潤,李德磊将所有資源都向政府采購傾斜,拒絕為市場客戶供貨,這讓倪光南的信譽遭受了打擊,倪光南有苦說不出,隻能默默承受這份苦果。

而方舟晶片的推廣也并不順利,由于隻有晶片,沒有與之相比對的伺服器端,使用者根本無法在安裝方舟晶片的微機上使用軟體工具。

2003年,随着政府采購淡出,方舟晶片遭受了重創,無法再帶來利潤。

李德磊不顧倪光南的反對,立馬宣布停止方舟晶片的研發,中國晶片技術就這樣又一次擱淺,倪光南深覺對不住中科院的支援,一度負荊請罪。

"柳倪之争"過去20多年,被聯想解聘的倪光南,83歲仍為中國芯奔走

倪光南認識到,自主研發技術和商業之間有不可避免的沖突,他不再加入公司,但是他對于中國自主研發晶片的執著并沒有就此消失。

中科院配置設定給倪光南院士一套房子,但是由于年齡大了,上下樓梯十分不便,倪光南院士重新租了一間房子獨居。

年過80的他,依舊不肯停下奔走的腳步,每天的生活就是為了晶片而奔走。

“直到今天,Wintel的核心技術,包括Windows OS和Intel CPU的知識産權,連美國最親密的盟友也沒有獲得過,也就更不能設想,美國會把這些技術賣給或者換給中國。”

因為清楚技術對于大國博弈的重要性,倪光南才無法停下自己的腳步。

"柳倪之争"過去20多年,被聯想解聘的倪光南,83歲仍為中國芯奔走
“晶片産業有一個摩爾定律,就是說內建電路的性能或者規模,大體上十八個月能翻一番,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2021年的采訪中,倪光南如是說道,為了中國晶片的這份“不進則退”,他仍然在逆水行舟,中國芯,中國心,他一直都是個純粹至極的科研工作者,再無其他。

參考資料

[1]《經濟觀察報》2019年9月26日,《倪光南:科技公司一旦不以研發為中心,就如同失去了靈魂》

[2]《中國發展觀察》2018年5月5日,《院士倪光南:執守“核心技術”》

[3]《長江日報》2021年12月1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人工智能領域具備條件發展“中國體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