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奧賽場科技感十足,各種“科技秀”陸續登場,但很多人忽略了最大的那一個!下面兩張表是奧運賽場及其附近的制氫廠和加氫站資訊

作者:科普胡

冬奧賽場科技感十足,各種“科技秀”陸續登場,但很多人忽略了最大的那一個!

下面兩張表是奧運賽場及其附近的制氫廠和加氫站資訊,其背後還“隐藏”着一個大“彩蛋”:去年東京夏季奧運會,日本計劃在原定舉辦時間的2020年,将奧運村打造成極富科技感的“氫能小島”,即,在為奧運會專門打造的晴海人工島上,無論是小車、大巴等交通工具,還是運動員的生活空間和商業建築,全部使用氫能作為燃料,進而形成一個獨特的生态體系。本來,日本欲借奧運會,通過一場氫能源秀,帶動新能源革命,将日本經濟拉出長期低靡的困境,給日本社會發展注入新動力。結果各位都知道了,日本的這個計劃被疫情打亂了。

氫能,不僅僅被日本看好,北京冬奧會最亮眼的新能源科技秀,接上了這一棒。在冬奧賽場上,我們看到制氫、儲氫、運氫、用氫的氫能産業幾大環節均有産品亮相,尤其是富含國産技術的氫燃料電池車,更是成為奧運村一道靓麗風景線。我們常人隻關注了冬奧火炬采用的是氫燃料,把保障賽場正常運作的各個環節“大瓜”卻忽略了。據統計,冬奧期間,1250多輛不同類型的燃料電池汽車投入賽事。同時,還有11座制氫廠投入氫能保供,350多輛氫氣槽罐車穿梭于制氫廠、加氫站和各運動賽場。

今天,中國氫能全年産量超過2000萬噸,占全球三分之一,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氫能制造國和消費國。雖然全球氫能産業和發展尚屬于早期,還有很多技術環節需要逐一突破,但氫能仍被國家資本和産業資本寄予厚望。萬衆矚目的北京冬奧,既是我們展示氫能的雄心鬥志舞台,也是對“雙碳承諾”的階段兌現。我們有理由相信,作為全球氫能最大生産國和使用國,中國有能力實作氫能産業技術的突破與創新,并在新一輪全球新能源革命中發揮上司作用。

冬奧賽場科技感十足,各種“科技秀”陸續登場,但很多人忽略了最大的那一個!下面兩張表是奧運賽場及其附近的制氫廠和加氫站資訊
冬奧賽場科技感十足,各種“科技秀”陸續登場,但很多人忽略了最大的那一個!下面兩張表是奧運賽場及其附近的制氫廠和加氫站資訊
冬奧賽場科技感十足,各種“科技秀”陸續登場,但很多人忽略了最大的那一個!下面兩張表是奧運賽場及其附近的制氫廠和加氫站資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