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nat、雙網卡共享上網、代理上網差別解析

     大家都知道在我們的公有位址極少而我們的使用者又特别多的情況下,我們會去考慮到以下三種方式來解決公有IP 位址緊缺問題,實作所有使用者都可以上Internet.這三種方式就是:1、NAT---最常用的一種,因為它被內建在許多網絡裝置當中,如ROUTER,FRIEWALL等等。2、在沒有或者說是不需要這些價格昂貴的ROUTER、FRIEWALL的時候,我們會考慮到用代理、或者說是雙網卡的PC機也能實作上外網。

現在我想和大家來談談這三中方式的原理及其差別:

1、NAT 大家我想大家一定是最清楚不過的了,他就是做一個網絡的位址轉換,在資料包經過NAT裝置的時候,資料報的原IP位址會被一個公有的、可路由的IP位址來代替然後轉發出去,這時在NAT裝置裡會生成一張對應表格,即inside ip 和global ip 的對應關系,當傳回的資料包經過NAT裝置的,就會去查這張表格,然後把資料包轉發到inside 使用者。(簡單的概括了一下)

2、代理上網:

A、所有的技術特點都發生的應用層,而NAT 上網,是發生在網絡層。

B、代理上網時使用者的資料包不是直接轉發到外網,而是使用者的資料包轉發到代理伺服器的時候被代理伺服器所截獲,然後,檢視資料報,分析使用者的需求,代理伺服器自己來代替使用者來執行,在執行完之後,所有使用者的需求的資料包都已經儲存到了代理伺服器的上,這時使用者直接到代理伺服器上來取資料;而NAT的工作中,每一個資料包都是直接從外網轉發過來,之間就隻經過每一個資料包中的位址的轉換。(這裡我可以舉一個執行個體:非典時期,許多人都被關在一個城牆裡或者說是一個院子裡,但是這些人總要吃要喝吧,但他們又被關閉起來又不給出去,怎麼辦呢,這時他們的一個頭,就說了:你們要買什麼,每人寫一個條子遞上來,我出去幫你們買,這時他們都紛紛把要買的東西全都寫在條子上遞了上來給了頭,頭就按照條子上的需求出城購物了,回來時,就按照條子上的内容把東西,全發給他們。這裡的“頭”就相當于“代理伺服器”,而“條子”就是他們需求的“資料包”,牽強附會,敬請諒解)

3、共享上網

共享上網,我認為他是NAT的一種變種,也發生在網絡層,原理應該和NAT類似,您們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