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誤殺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是讓明朝統治者最後悔的一件事兒

作者:竹林七叙
誤殺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是讓明朝統治者最後悔的一件事兒

努爾哈赤并非無名之輩,他的祖上是建州女真部的世襲首領,也是一個官二代,但努爾哈赤10歲的時候生母喜塔喇氏去世了。

清史這樣記載那段日子,“繼母那拉氏為王台族女,對其很刻薄”。努爾哈赤經常和弟弟舒爾哈齊,經常去山上采摘山貨去集市買賣,努爾哈赤十九歲時不得不分家生活,僅獲得少量家産。”

如果他的祖父覺昌安和父親塔克世沒有死于戰火,努爾哈赤也許不會開始他的戎馬一生。

誤殺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也許是最讓明朝統治者後悔的一件事兒。

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和父親塔克世死于一場戰役,這場戰役的交戰雙方,分别是明朝遼東總兵李成良和努爾哈赤外祖父王杲的兒子阿台章京。

努爾哈赤15歲的時候,他的外祖父王杲因為不服明朝對女真人的欺淩,與明朝為敵,被遼東總兵李成梁征讨,幾番較量,王杲被俘後押解到他京城,淩遲處死。

九年之後,王杲的兒子阿台為報殺父之仇,與明軍屢屢交戰,最後被李成梁率軍包圍在古勒寨城,圍在城内的還有阿台的妻子,是努爾哈赤的堂妹,也就是覺昌安的孫女兒。

覺昌安為營救孫女,與塔克世到古勒寨裡勸說阿台投降,李成梁率軍攻打古勒寨時,把正在城内的絕昌安和塔克市給誤殺了。

此戰之後,為了安撫努爾哈赤,明朝讓努爾哈赤世襲塔克世的官職作為補償,但是要安撫殺祖父父親之仇,談何容易?

誤殺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是讓明朝統治者最後悔的一件事兒

努爾哈赤,憑借祖父覺昌安和父親塔克什留下的13幅铠甲起兵,開始了統一建州女真各部的戰争。

連年征戰中,努爾哈赤的勢力越來越大,到萬曆44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立大金,自立為汗。

天命三年(1618年),兩年後,釋出讨明習文“七大恨”,是以為由實施攻打明朝,勢如破竹的後進軍,先後占領撫順清河等地。

大明朝野震動,北京的明神宗坐不住了。

誤殺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是讓明朝統治者最後悔的一件事兒

為了阻止來勢洶洶的後金鐵騎,明朝集結11萬大軍,兵分四路直奔努爾哈赤的大學營赫圖阿拉,準備一舉消滅後金,大力決戰箭在弦上。然而面對四路大軍,努爾哈赤氣定神閑,多年征戰各部落的經驗,俨然一幅戰略上藐視敵人的軍事家姿态。

明朝的輕敵、分兵,主帥選人不當,這一仗損失的精銳令人扼腕,其中的幾員大将在當時都是上上之選。經薩爾浒一役明軍大敗,明軍遼東主力全部被殲,局勢徹底扭轉了,後金趁熱打鐵,連下開原、鐵嶺等。

“薩爾浒之戰,明朝從戰役的一開始就已經注定了失敗。經過數次大戰,使明朝在遼東的軍事實力受到毀滅性打擊

天命十年(1625年)三月,努爾哈赤遷都沈陽。占領了遼東地區,在統治遼東期間,多次在征戰中進行血腥殺戮。

誤殺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是讓明朝統治者最後悔的一件事兒

天命十一年(1626年)7月,努爾哈赤病死在沈陽,葬于福陵,享年68歲。

關于努爾哈赤的死因,史學界一直衆說紛纭,而争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他是被袁崇煥的炮火所傷,郁憤而死,還是因為身患毒疽,不治身亡。

努爾哈赤清朝的締造者,沒有努爾哈赤就沒有後金的建立,也就沒有後來的皇太極的稱帝。

注:本文所有圖檔,全部來自網絡,如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