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一天,一個老學究走夜路,忽然遇到了一個他死去很久的朋友。遇上鬼,老學究不覺得害怕,還問那朋友道:你這是要到哪裡去啊?那

作者:遙山清風明月

有一天,一個老學究走夜路,忽然遇到了一個他死去很久的朋友。

遇上鬼,老學究不覺得害怕,還問那朋友道:你這是要到哪裡去啊?

那位死去的朋友回答他道:我現在是鬼差了,要到南村去勾人魂魄。

鬼要去南村,和老學究正好順路,于是就一起行走。

走着走着,一人一鬼就來到了一間破房前。

鬼指着房子說道:這應該是文人的家。

老學究十分好奇,問鬼:你是怎麼知道的呢?

鬼說:一般人在白天都忙于生計,心中淨是俗念,以緻掩沒了本來靈性。隻有晚上睡覺的時候,什麼也不想,這時候一個人的靈性才清朗明沏。而讀書人,他們所讀過的書就會字字都射出光芒,透過他全身竅孔向外發散出來,那樣子缥缥缈缈,色彩缤紛,如錦繡一般絢爛。學問像鄭玄、孔安國,文章像屈原、宋玉、班固、司馬遷等人,所發出的光芒直沖雲霄,與星星、月亮争輝;不如他們的,光芒也有幾丈高,或者幾尺高,依次遞減。即使是最次的人也能像小油燈一樣發出微弱的光,能照見門窗。不過這種光芒肉眼是看不到的,隻有鬼神才能看見。我之是以說這是文人的家,那是因為這間破屋上,光芒高達七八尺。

老學究更加好奇的問道:我讀了一輩子書,睡着時光芒有多高?

鬼欲言又止,沉吟了好久才說:昨天經過你的私塾,你正在午睡。我看見你胸中有一部高頭講章、五六百篇墨卷、七八十篇經文、三四十篇政策,字字都化成黑煙,籠罩在屋頂上。那些學生的朗讀聲,好似密封在濃雲迷霧之中。實在看不到一絲光芒,我不敢說假話。

老學究聽了怒斥鬼,鬼大笑着走了。

這是《閱微草堂筆記》中的一個故事,《閱微草堂筆記》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紀昀于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至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間以筆記形式所編寫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說。

讀了這篇小說,我想起了當今長篇小說創作。資料顯示,每年出版的長篇小說有一萬多部,至于自費出版的小說、網絡小說,更是車載鬥量不計其數。

但是,用上邊故事中的鬼話說,與星星、月亮争輝的能有幾部?次而求之,光芒有幾丈高的,又能有多少部呢?退一萬步,能像小油燈一樣發出微弱的光,能照見門窗的,能占多大比例呢?

不能不說,現代人的寫作速度,是任何時代都無法相比的,每部書總字數都在千萬以上,每天更新起步數是萬字,就連被稱為民國第一寫手的張恨水都望塵莫及!

1928年是張恨水寫作最忙的時期。這一年,他同時有《春明外史》《春明新史》《金粉世家》《青春之花》《天上人間》《劍膽琴心》6部長篇小說在不同的報刊上連載,6部小說的人物、情節、程序各不相同,如此超群出衆的寫作才能,确非常人能比。據文友傳說:每天晚上九點,報館來索稿的編輯便排隊等在張家門口,張恨水低頭在稿紙上奮筆疾書,數千字一氣呵成,各交來人。甚至有一日,他坐在麻将桌上上了瘾,報館來人催稿,他左手打麻将,右手寫,照樣按時交稿。

就是這樣一個超級寫手,這六部小說,總字數也沒有千萬,比起當今一部小說動辄超千萬字的高手,還是遜色了不少。

不過,要說起讀者,當今寫手就無法和張先生比了。他的讀者上有鴻儒,下至白丁。被尊為“教授之教授”的大學者陳寅恪也是張恨水的粉絲。早在西南聯大之時,陳寅恪身染重疾,雙目失明,他請好友吳宓去學校圖書館,借來張恨水的小說《水浒新傳》,每日讀給他聽,這便成了他每日病床上的惟一消遣。

魯迅的母親是張恨水的“小說迷”,魯迅是個孝子,每逢有張恨水的新書出版,是一定要買回去送給老母親看的。有人查閱《魯迅全集》,其中直接提到張恨水的地方隻有一處,是1934年在上海時寫給母親的一封信:母親大人膝下敬禀者,三日前曾買《金粉世家》一部十二本,又《美人恩》一部三本,皆張恨水作,分二包,由世界書局寄上,想已到……

《啼笑因緣》連載時,報社門前排成長隊,争相傳誦。據資料記載,當時上海市民見面,常把作品中的故事作為談話題材,預測人物命運結果;許多平日不看報的人,也訂報來看;上海市民文化發達,改編戲劇、電影的要求紛至沓來。甚至為“攝制專有權”問題,明星電影公司和大華電影社打起官司來……這些熱鬧動作,更加引發了讀者興味,成為驅動社會讀報“狂熱”的外在因素。

更有甚者,當時各界的“優劣”評論,也給作品添油加醋,帶動人氣。一位名為程明祥的自然科學工作者,也主動寫出一篇評論來:“是以我認為《啼笑因緣》創作的成功,其故有二。一,作者富于天才的描寫。二,作者所采取的事實,并非子虛烏有,而能站在純粹客觀的地位。”“《啼笑因緣》卻能提倡‘樂而不淫’的作風。他要撩撥人家的情感,他要暗示人生的樂趣。自有他的高尚純潔的筆墨,而絕對不屑作那些鹹肉莊賬簿般的記錄。‘樂而不淫’四個字,惟有《啼笑因緣》才擔當得起。”

這段評論,大概就是《閱微草堂筆記》那個鬼口中的光芒吧。

我們期待那些與日月争輝的作品,哪怕是像小油燈一樣發出微弱的光,能照見門窗的作品,也值得期待。

但是,千萬别字字都化成黑煙污染環境。

有一天,一個老學究走夜路,忽然遇到了一個他死去很久的朋友。遇上鬼,老學究不覺得害怕,還問那朋友道:你這是要到哪裡去啊?那
有一天,一個老學究走夜路,忽然遇到了一個他死去很久的朋友。遇上鬼,老學究不覺得害怕,還問那朋友道:你這是要到哪裡去啊?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