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原生家庭沒得選,但你的人生有得選

作 者:新一

“我們與父母的關系,是成年後我們同别人交往并建立關系的基礎。”——《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

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原生家庭非常好是怎樣一種體驗?

最高贊回答:餓了想媽媽,累了想回家,從來不委屈,因為有爸爸。

這種孩子長大多半膽子很大、性格開朗,不懼怕别人的目光,敢于追随内心而活,懂得關心人讓人舒服。

不由得感慨: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

這兩天我讀《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蘇珊·福沃德博士著作),得到不少啟發,分享給你。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作者解釋了其原理:“孩子對語言資訊以及非語言資訊的吸收,就像是海綿吸水一般——完全不加選擇地全盤接收。他們傾聽父母的言談,觀察父母的舉止,并模仿父母的行為。

不稱職父母的副作用,不易察覺且難以界定。孩子成年後出現的問題,和有毒的教養方式之間的關聯很難被發現。”

有人會同情父母,覺得他們養育自己盡力了,他們都是“為了我好”。但是這掩蓋了一個事實:如果父母無法承擔孩子積極角色的榜樣,孩子的情感将難以健康發展。

原生家庭沒得選,但你的人生有得選

《都挺好》劇照

01

原生家庭的5種“有毒”邏輯

1. “共依存”型

現實生活中有一類女生經常遇到渣男,甚至對方多次出軌依然選擇默默忍受。她們相信如果自己足夠好,去付出去原諒,總有一天能感化男人,讓男人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最終回到自己身邊。可是這些男人并沒有。

《原生家庭》書中記錄了類似故事,一位女孩的父親事業有成但是情緒波動很大,經常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發脾氣,然後又像孩子一樣關門大哭,她隻能進屋安撫父親。

這位女孩的父母從來沒問過她的感受,導緻她養成一種思維模式——“用父母的感受而不是自己的感受定義自己”。

她的童年,本來需要強大的父親給予自信,她卻要去照顧孩子氣的父親。

這類女孩的“吸渣”體質,就是童年經曆的重演。她需要學會尊重自己的需求和情感,重新被他人關愛。

原生家庭沒得選,但你的人生有得選

2. 自我矮化型

這種模式常見于單親家庭。無論父母離婚出于什麼原因,任何一方的離開都會讓孩子産生極為痛苦的缺失感和空虛感。孩子容易覺得是自己的錯才讓父母分開,産生自我矮化的心理,失去生活的方向。

3. “操控”型

操控不一定是貶義詞,如果一位母親控制四歲的孩子,不讓他上街,這種“操控”就合理。如果十年之後孩子可以獨立過馬路了,父母還這麼做,那就是過度控制。

被父母過度控制的孩子,成年之後往往無法擺脫對父母的指導和管控,于是父母名正言順地幹涉他們的生活。

操控型父母的口頭禅是“這都是為了你好”“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

其實他們的潛意識是:“我這樣做因為怕失去你,是以我甯可讓你生活在不能獨立的狀态下。”

操控型父母還有一個表現——婆媳沖突,對他們來說,子女的配偶也是競争對手,照這樣下去,很容易動搖子女的婚姻關系。

《原生家庭》一書指出,“正常家庭的控制權交接往往在子女的青少年時期便開始了,而有毒的家庭裡,這種健康有益的關系剝奪會滞後多年,甚至永遠無法實作。”

4. 攀比型

“為什麼你就不能像你姐姐那樣?”很多父母會把一個孩子跟其他孩子作比較,突顯其不足,使他覺得自己做得不好。

孩子通常有兩種選擇:要麼服從,不顧一切去迎合父母;要麼叛逆,自暴自棄。無論那種選擇,都不利于心理上的解脫。叛逆看起來會促進心理的解脫,其實還是被父母牢牢“控制着”。

隻要你對父母的情感很強烈(無論順從或抵觸),你就賦予了他們在情感上折磨你的權力,使得他們可以繼續控制你。

原生家庭沒得選,但你的人生有得選

5. 體罰型

如果一個孩子受到父母的體罰,童年充滿焦慮、緊張和痛苦,這些情緒會慢慢演化為負面預期和戒備心理,成年之後總是對人做最壞的設想,覺得自己會像童年一樣被傷害,是以給自己裹上厚厚的外殼,不讓人輕易靠近。事實上,這副外殼不是保護,反而是深深的束縛。

調查研究顯示:許多童年受虐的孩子長大後雖然沒有成為施虐的父母,但是他們不擅長溫和、非暴力的教育方式。

02

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

1. 劃清責任,解放自己

作者在書中寫道:“許多咨詢者聲稱已經原諒了自己有毒的父母,但是我發現,他們的狀況往往沒有因為原諒而絲毫改善,他們還在為自己難過。

通過這些年的診療經曆,可以看出,隻有從有毒父母的控制下解放自己,才能獲得情緒和内心的真正平靜,并不一定非要原諒他們。隻有釋放了内心的悲痛和憤怒,隻有将責任歸于那些應該負責的人——你的父母之後,真正的解放才能降臨。”

2. 允許自己憤怒

憤怒和喜悅、恐懼一樣,無關對錯,隻是一種感受。它屬于你,是你人性的一部分。憤怒也是一個信号,傳遞重要的資訊,比如你的權力正在被踐踏、你正在被侮辱和利用,沒有人關心你的需求等等。

來自有毒家庭的孩子,在成年後心中積累的憤怒要比一般人多。

你可以去運動,運動有助于你消解憤怒,釋放内心的緊張情緒,增加内啡肽——大腦分泌的化合物,促進愉悅情緒産生。

直面憤怒增加你的能量,而壓抑憤怒最讓人心力交瘁。

憤怒也可以幫助你從妥協、害怕父母的關系模式中解放出來,将注意力集中在自身。

3. 跟父母“對峙”,坦白你的感受

“在我敦促咨詢者與父母對峙時,他們大都不情願。但是如果你不想辦法解決自己對父母的恐懼、愧疚和憤怒,你将會把它轉移到自己的配偶和子女身上。”作者寫道。

對峙時,記住四個溝通步驟:

1)你曾經對我做過什麼

2)我當時的感受是這樣

3)它就是這樣影響了我的生活

4)這是我對你的要求

你可以成為父母的老師,指導他們如何平等待你,以及如何在不批評、不攻擊的氛圍裡與你交流。

對峙時,大多數父母會做出反擊。這些行為都是為了重獲家庭的穩定,使你退回到原本的順從狀态。

記住:最重要的不是他們的反應,而是你的回應。

如果父母在對峙後表現出憤怒,你可能會按捺不住想要反擊,盡量避免在言辭上激怒父母。

如果你不能直接和父母對話,也可以跟父母同輩的親戚談一談你與父母的過往,說一說心裡話本身就是一種極為有益的情感釋放。

不論對峙期間或之後發生什麼,隻要你有勇氣付諸行動,就是勝利者。今後你不會再受制于深陷與父母關系中的舊有角色不得解脫的恐懼感。促進改變發生的責任在你,而不是他們。

03

寫在最後

“有毒的家庭體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

這個體系并非你的父母所發明,而是從先輩那裡繼承的一整套逐漸累積而成的感受、規則、觀念。

我們所有人都是被家庭這個大熔爐鍛造出來的。家庭不僅是血緣關系,更是一個體系。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深刻地而且是以隐蔽的方式影響着彼此。

情感上的獨立并不意味着你要同父母斷絕聯系,你可以做自己,你的父母也無須改變他們原本的樣子。

保持情感的完整性,忠于内心的真實想法。你一定可以把那個“孩子”,從緊張的内心戲裡解脫出來。

要知道:

你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為了療愈你的家庭,而是為了療愈你自己。

你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為了療愈你的父母,而是為了綻放你的生命。

部落客:新一,複旦MBA,大學畢業于中傳;前胡潤TOP30财經新媒體主編,訪談上百位商業領袖;現在專注于個體發展研究和教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