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小到大,從大到小

從小到大,從大到小

——我與通信的故事

90年代初,掀起了全國性的第二次計算機普及高潮,不過這個神奇的産物真正走入我的生活,差不多已經是1998年了,學校開了微機課,第一次在機房裡近距離的接觸這東西,用的是windows 95作業系統。當時的社會普遍認為計算機,英語,汽車駕駛會是将來社會生存的重要工具,是以對于剛剛開始接觸的計算機課程,我也充滿了興趣,在這個沒有Google,也沒有百度的年代,學習計算機除了書店買到的有限的資料,其餘的真是要“跟着感覺走了”。

1999年,即将畢業的我為了能夠更深入了解計算機的構造,以便為自己挑選第一台電腦,利用周末和假期的時間,在電腦城做了一個學期的學徒工,終于在畢業之際,入手了自己的第一台組裝電腦。

CPU:賽揚466

記憶體:sdram 64M

硬碟:15G IDE硬碟

顯示器:15寸球面顯示器

其餘當然還有聲霸卡,顯示卡和上網用的數據機,當時由于台灣地震,導緻記憶體的價格一路飙升,一條64M記憶體的價格是670元。128M的價格則要1200+元了,對于剛剛畢業的我還是沒舍得去擴充64M記憶體,即使這樣,這台計算機的價格在2000年時的造價也已經達到6700元了。  

當時的電腦多半采用數據機通過電話線撥号方式上網,帶寬是56K,而且上網時候會完全占用電話線路,導緻無法使用電話,對于隻有5K的下載下傳速度,我已經覺得很滿足了,我從未想過十幾年後的今年資訊産業所産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畢業後不久,有幸進入了一家通訊公司就職,從此也開始了我的IT生涯,當時公司剛剛成立,正信心滿滿的開始打造固定電話,有線電視以及網際網路三大業務。入職後不久,就開始了我人生的第一次加班,對地區的電話程控交換機改造,那時候我第一次看到了華為的C&C08程控交換機,見識了的電話跳線架。一萬門電話容量的程控交換機占了整整一個屋子,而電話跳線架則占據了另外的一個屋子。

其實對于這些還一竅不通的我所做的隻是沒有技術含量的線路連接配接工作,把1萬門電話所使用的2萬根電話線從使用者端對接到程控交換機端。我們6個年輕的小夥子從早上7.30到晚上11.30.除了吃飯,其餘時間都在站這一面牆一樣的跳線架前如繡花一樣梳理着一對對的電話線,一個多星期,才完成了我們所接手的剩餘将近5000門的工作量。

當時運作各個應用系統的伺服器采用的是HP LH3000塔式伺服器,Inter 奔騰雙核的CPU,256M Sdram記憶體。18.2G Scsi接口的硬碟組成的RAID1陣列。伺服器大到自帶了4個輪子用來便于移動,對比我的個人電腦,這個伺服器兼職是超級豪華版。

一切的這些都讓我對IT行業充滿了好奇,随着工作越來越久,我所接觸到的産品,技術也越來越多,短短二十年的時間,科技的發展讓我看到了從小到大,又從大到小的變化。

根據摩爾定律:當價格不變時,​​內建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将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這一定律揭示了資訊技術進步的速度。

所有的産品都随着這條定律一樣快速的發展,CPU的主頻越來越大,核心數越來越多。記憶體從Sdram到DDR,再從DDR到DDR1、DDR2 DDR3、DDR4。硬碟很快就淘汰了IDE接口繼而産生Sata,Sata2,Sas等接口,容量很快從15G 20G 40G 80G 一路上升,不到10年的時間,硬碟就突破了1T的容量。固态硬碟再也不在是實驗室裡的産物,而是真真正正的變成大衆可以接受的,具有實用價值的産品。而網絡,如今再也找不到了56K的數據機撥号,家庭寬帶的容量已經提升到了30M,50M甚至100M,更多的企業已經搭建了自己完善的企業區域網路。我們所使用的IT産品和網絡正在朝着更大,更快的方向不斷的發展,而這些産品的體積卻變得越來越輕巧。笨重的台式電腦逐漸被筆記本電腦,IPad甚至手機所取代。原本支撐1萬門電話,占據了整個屋子的程控交換機,如今被占用不到一個機櫃的軟交換裝置取代,電話量卻從原本的1萬提升到了10萬,100萬甚至更高。笨重的塔式伺服器群如今被機架伺服器組成的虛拟化叢集取代,一個機櫃上10台伺服器就可以實作以前100台伺服器也無法達到的業務量。甚至現在你可以不需要一台看得見摸得着的伺服器來運作你的業務,統統把你的業務交給“雲”。IT技術和網際網路的發展促使三網開始實作融合,20年前,Pstn電話是網絡的載體,如今,Inter網成了語音通訊,視訊通訊,多媒體的載體。

20年的光景,容量變得越來越大,速度變得越來越快,體積變得越來越小,這從小到大,從大到小的變化是通信發展的縮影,也是祖國逐漸走向強大的見證。有了國家的安定繁榮,才有了今天通信技術的進步,而通信技術的進步,則是為了國家的發展提供科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