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南宋朝時,一名男子因為一句玩笑話,不僅讓自己命喪黃泉,更是連累家中小妾和一位無辜少年冤枉喪命。男子名叫劉貴,汴京人士,

作者:風筝的牽挂

在南宋朝時,一名男子因為一句玩笑話,不僅讓自己命喪黃泉,更是連累家中小妾和一位無辜少年冤枉喪命。

男子名叫劉貴,汴京人士,為人親和,很受鄉鄰喜愛。雖然家道中落,生活貧窮,但大家還是喜歡稱呼他為劉員外。

劉員外年輕時娶妻王氏,兩人十分恩愛,奈何多年無子,便納了二十裡外陳賣糕的女兒為妾,在家中稱為二姐。王氏賢惠,二姐勤謹,雖然家道貧窮,但三個人還是過得十分和睦。

一天,劉貴帶着妻子王氏回家為丈人賀壽,留下二姐一人在家看守。第二天晚上劉貴帶着丈人資助的十五貫錢開店錢獨自先回,并在朋友那裡商量開店事宜時吃得半醉回家,不停的大聲敲打房們。二姐因為獨自在家,早早的就鎖門睡下了,一時沒有聽見,門開得慢了些,讓劉貴對她有些生氣。

是以當二姐詢問他為何喝得半醉,還帶回來了這麼多錢時,他并沒有說實話,而是與他開了一個玩笑,說因為家中困難,無錢度日,隻得私下把她典賣了他人。在買家吃了酒,拿了錢才回來。明天那人便過來接你回去。她父母他會去慢慢說通,應該不會對他責怪。

二姐不知是玩笑,心裡不知道丈夫把自己賣去什麼樣的人家,還不讓父母知道,便趁丈夫睡着,把錢堆在了他的腳底下,走到鄰居朱三老家,說明緣由,和朱三嬸宿了一晚,清早就往娘家趕去,并要他們告知丈夫,與買人一同來娘家交割。

但還沒有到家,二姐就被鄰居趕上,強行帶了回來。原來,早上朱三老上劉貴家去告知二姐的去向時,發現他被人殺死在家中廚房,便通知鄰居去告知王氏,并追回二姐。和二姐一同帶回的,還有一位與她同行的青年崔甯。

王氏和他父親已經先到了家中,看鄰居押回二姐和崔甯,并在崔甯的身上搜出了十五貫錢,不多不少,便認定兩人有奸情,是劫财殺夫。便把兩人告到了官府,雖然二姐照實說是因為丈夫回家,無端說把她賣了,她才回娘家通知,而崔甯也是路途中遇見的鄉鄰求他帶掣的,并無奸情。而崔甯也說出自己身上的十五貫錢是自己昨日賣絲線所得。但因縣官糊塗,隻想早點結案,加上有王氏和王公執證,沒有做任何調查,就把他們兩人屈打成招,判了死刑。

一年後,王公看女兒孤家寡人生活,十分不便,就叫了一個老仆去把女兒接回。不料途中遇到大雨,躲入山林時,碰到了一個山大王,不僅殺了老仆,還把王氏劫去做了壓寨夫人,王氏見反抗不了,隻得相從。因為兩人說話投機,日子還算恩愛,是以後來山大王也在王氏的勸說下,棄惡從善,在城中做起了正經買賣,并開始為自己以前做過的事情忏悔,經常捐些香油錢做功德贖罪。

一天,山大王對王氏說要為曾枉死在自己手上的三個人超度。王氏不明原因,細問之下才知道,當年還是小混混的山大王因為賭輸了錢出來偷盜,進到一戶人家家裡,看見酒醉的主人腳邊的錢想拿幾貫走,不料主人突然醒來發現了他,并追着他不放,他一時情急,順手拿起廚房的斧頭就劈死了他,還順便把他床上那十五貫錢也全部拿走了。不想卻意外冤死了他家小妾和一位無辜的青年崔甯。

王氏聽了他的話才知道,自己的丈夫原來是被他殺害的,二姐和崔甯也因自己執證而冤死。第二天清早便瞞過大王前往衙門喊冤。此時的縣官已經換了一人,他聽了王氏的話,便去店中拿來了山大王,山大王這才知道是王氏告發自己,也知道了王氏是劉貴的妻子,知道自己無從辯解,就老老實實的全招了。縣令便把 他判了死刑,并通報上司,為二姐和崔甯正名,并用山大王處沒收的财産補償了兩家老人。王氏因為被迫做了大王的妻子,發放回家,但她想到二姐和崔甯因她而死,便從此入了道觀,為他們念經超度,祈求原諒。

@風筝的牽挂

故事改編自《三言二拍》熟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就因為劉貴自己的 一句玩笑話,害得他的家庭一夜之間家破人亡。

玩笑從來不是你覺得好笑就是好的,每個人對每件事的重視程度都不一樣,也許你覺得無所謂的玩笑,可能正是她的敏感區域,是以不合時宜的玩笑最好還是不要亂開。

在南宋朝時,一名男子因為一句玩笑話,不僅讓自己命喪黃泉,更是連累家中小妾和一位無辜少年冤枉喪命。男子名叫劉貴,汴京人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