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痛風患者要多喝水?醫生:掌握3個喝水原則,以後能少“痛”點

痛風,想必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這是近些年最為高發的關節炎類型之一!

和其他的關節炎疾病不同,這是一種晶體相關性關節疾病,高尿酸血症是痛風出現的基礎。當患者體内血尿酸水準超标之後,它們會析出名為單鈉尿酸鹽結晶的物質,其會在患者的關節處不斷堆積,并促使關節出現炎性反應,最終就造成了痛風的發作。

痛風患者要多喝水?醫生:掌握3個喝水原則,以後能少“痛”點

就目前臨床掌握的資料來看,痛風屬于代謝性風濕病範疇之内,它所造成的後果可不單單是關節破壞如此簡單,其甚至是會合并腎功能損害。同時,痛風常常會伴發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相關疾病,是以對待痛風,不能放松警惕。

在大陸臨床上,痛風的治療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第一就是給藥控制急性痛風、讓血尿酸水準逐漸穩定。第二,就是患者通過生活和飲食等方面進行調整,特别是不能忽視飲水。

痛風患者要多喝水?醫生:掌握3個喝水原則,以後能少“痛”點

那麼問題來了,明明痛風就是關節類疾病,它和飲水到底有什麼關系呢?

如上文中提到的,痛風其實就是建立在高尿酸血症基礎上出現的慢性疾病。尿酸為嘌呤代謝的終末期産物,在正常情況下,體内每日生成和排出的尿酸呈現出了正比關系。而排洩尿酸的器官,其實就是腎髒,它會随着腎髒生成尿液代謝出體外。

一旦尿酸生成和代謝失衡,就會造成大量尿酸在身體内堆積,繼而發展為高尿酸血症,增加了痛風出現的幾率。是以,确診痛風之後,醫生都會建議患者多飲水。當然,這也不是要大家盲目飲水,而是要注意以下三個細節:

痛風患者要多喝水?醫生:掌握3個喝水原則,以後能少“痛”點

1、飲水量

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排尿量大約是1500ml左右,是以科學建議成年人每日飲水量維持在2000ml左右,就能夠滿足身體的基本需求。

但痛風患者則不相同,由于患者血液中的血尿酸水準已經超過了正常标準,腎髒代謝負擔相對較大,是以患者飲水量自然也要增加一些,每日需要維持2000-3000ml左右的飲水量;

痛風患者要多喝水?醫生:掌握3個喝水原則,以後能少“痛”點

2、選擇水的類型

很多患者都會陷入一個飲水誤區,他們錯誤的認為,隻要是含有水分的東西,無論是飲料、啤酒或白開水,都能起到排洩尿酸的效果。

殊不知,各種各樣的含糖飲品、啤酒等,水分含量的确是非常多,但它們同時也會通過各個機制促使嘌呤增多、尿酸産生過多,這二者都是促發高尿酸血症的真兇。是以,在臨床看來,真正适合高痛風患者飲用的水,其實就隻有一個類型:白開水;

痛風患者要多喝水?醫生:掌握3個喝水原則,以後能少“痛”點

3、注意飲水時間

痛風患者每日攝入大量的水,這一點本身并沒有錯,但這并不是要讓大家一次性喝完一大杯水,而是要選擇合适的飲水時間和飲水量。

在臨床看來,痛風患者應将全天攝入的水分為多份,一次飲用200ml左右,特别是清早起床、飯前、中午等都是較好的飲水時間,這既能夠滿足身體對水分的需求,也不會影響進食。

痛風患者要多喝水?醫生:掌握3個喝水原則,以後能少“痛”點

最後需要強調的一點是,飲水僅僅隻是痛風患者生活調節的一部分,同時患者還需要在飲食、運動上下功夫調整,比如選擇清淡均衡的食物攝入、避免高嘌呤食物攝入、适當進行體育運動、戒煙戒酒等等,如此才能讓血尿酸水準逐漸穩定,降低痛風反複發作的可能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