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 |《人民的名義》總監制談被“政法虎”王立科施壓細節:他當時慌了王立科向上司提出“停播”被駁回“高育良、祁同偉就是他的縮影”法治進步就是創作最大底氣

作者:政知新媒體

編寫|董鑫

9月22日,原江蘇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磊被開除黨公職。中央紀委國家監察委員會在通報中說,他"從未真正樹立過理想信念,也從未忠于過黨"。

當晚,電視劇《人民之名》導演李學正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王立希望該劇停播,并責令制作組撤走在影片結尾被列為"謝謝"的江蘇政法體制相關部門。

9月23日,李學政在接受微信ID:bq正之菊的專訪中透露,王如認為"人民名"嚴重玷污和影響了公安部隊的形象,當相關上司拒絕時要求"停止廣播"。

"高玉良和嚴通偉是他戲劇的縮影。現在看來,他一定是驚慌失措了。"李雪政說。

專訪 |《人民的名義》總監制談被“政法虎”王立科施壓細節:他當時慌了王立科向上司提出“停播”被駁回“高育良、祁同偉就是他的縮影”法治進步就是創作最大底氣

李學正在《人民的名義》中飾演風車勞工王文格

<h1級"pgc-h-right-arrow"資料軌道"11">王喜歡給上司"停止廣播"被拒絕</h1>

政治志軍:2017年《人民名聲》上映時,你在論壇上提到,"有人"阻撓了戲,指的是王喜歡?

李學正:是他,但我沒有直接提到王如的名字。

在拍攝之初,王立沒有看劇本,如果他肯定不讓南京拍攝,他也不在乎。《人民名聲》剛播出幾集,他就發現了"問題",在相關上司面前表示,該劇嚴重抹黑和影響了公安團隊的形象,既要"抵制",又要努力"停止廣播"。當時的上司給了他"上身背",說他不怕影子傾斜,為什麼他們的座位上就位了?

專訪 |《人民的名義》總監制談被“政法虎”王立科施壓細節:他當時慌了王立科向上司提出“停播”被駁回“高育良、祁同偉就是他的縮影”法治進步就是創作最大底氣

政治志軍:從結果來看,《人民名聲》播出成功。王健林的抵制對節目和涉事團隊有什麼負面影響?

李學正:其實當時給我們壓力很大。

《人民名聲》是在江蘇南京拍攝的,支援我們拍攝的政法制度機關、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等幾十個,前幾集的片尾"謝謝"機關名單都有這些機關。時任江蘇省政法委書記、警察局局長王如,指令我們删除這些"謝謝"機關,許多支援我國公安政法制度的宣傳部門都受到了批評。

當時,也有公安系統微信公衆釋出反對"人民名"的文章,其中不少來自江蘇。王如也利用這種壓力給其他系統施壓,是以在第一輪播出後,《人民名》沒有播出第二輪。

此外,人民名中最終缺乏獎項,也與王立強的幹預有關。

<h1級"pgc-h-right-arrow"資料軌道"36">"高玉良,嚴同偉是他的縮影"</h1>

鄭志軍:據你所知,王如認為《人民名聲》是在抹黑公安隊,是不是劇中的一些人物或情節讓他感到含沙射影?

李學正:例如,原重慶市副市長、原市警察局局長、原天津市政法委副書記王立軍,内蒙古自治區政府原副主任委員吳昌順,原自治區警察局局長趙麗萍,原河北省委常委, 政法委原書記張越等人,"人民名"已經把這些副部委政法團隊的影子降到了官員的陰影下。

看看王晖某中央紀委釋出的"雙開"簡報,高玉良的《人民名》,嚴同偉是他劇作的縮影。現在看來,他一定是驚慌失措了。

現在這部劇已經播出近五年了,當掃黑除惡運動取得決定性勝利,政法團隊的教育整頓深入開展的時候,回過頭來看這部劇的故事,無論是涉及官方層面還是犯罪性質, 哪一點是誇張甚至抹黑的?

專訪 |《人民的名義》總監制談被“政法虎”王立科施壓細節:他當時慌了王立科向上司提出“停播”被駁回“高育良、祁同偉就是他的縮影”法治進步就是創作最大底氣

<h1級"pgc-h-arrow右轉"資料軌道"35">法治進步是創造的最大基礎</h1>

政治志軍:在《人民名下》中,播出的有一批以法治為主題的電視劇,如《巡回巡視隊》、《掃黑風雲》等。據你所知,這些電視節目的制作和播出是否被"抵制"或被要求"停止"?

李學正:現在的情況和環境好多了,這與專項除惡和政法隊伍的教育整頓有關。多年來我國法治的進步是我們創造的最大基礎。

需要強調的是,盡管有有害的馬匹,但該國200萬人民警察的整體形象仍然輝煌而公正。他們是一個善于給予并願意犧牲的群體。中國社會的穩定和老百姓的安全感,都來自這200萬人民警察的共同努力。雖然電視劇揭露了一些警察敗類,但我們仍然贊揚了整個警察隊伍,他們很感激。

觀衆的心理感受是一樣的,不可能因為"人民名"在中國警察部隊上播出是"壞"的。隻有真正的腐敗分子,才會打出"這樣的戲劇會影響政法團隊的形象,甚至影響黨的形象"的理由,反對抵制。

黨中央對自己的問題有自我革命,自己的毒瘤有勇氣走進去,這是我們中國共産黨的偉大地方,這就是中國人民堅持黨中央的原因,這樣的電視劇("人民的名字")不僅沒有影響黨的光輝形象, 但加強了黨與人民的血肉聯系,增加了人民群衆對黨的熱愛和支援。

校對|羅靜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北京青年報獨家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