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書|關于元宵節,還有另一個傳說

讀書|關于元宵節,還有另一個傳說

今天正月十五,是傳統的元宵節。關于元宵節,比較常見的是東方朔和一個叫“元宵”的宮女的故事。而在最新出版的《中國節》一書中,作者通過重新梳理各種版本,選擇了更符合孩子閱讀趣味的神話版——天帝女兒冒險拯救百姓的故事,通過這樣富有人情味的故事将這個節日中關于“善良”的傳統美德巧妙地傳遞出來,讓孩子在聽故事時不知不覺地感受到美好的情感。除此之外,接納他人、知恩圖報、分享精神、堅韌不拔、善良、勇敢、正義……這些既普世又傳統的質樸情感和美德在這套節日繪本中通過不同的節日故事都非常精巧地呈現出來。而這些藏在文圖中的情感力量,正是看似簡單的繪本所獨有的深刻魅力。孩子們會在耳聽眼看的閱讀過程中收獲到單純說教無法企及的心靈成長。

讀書|關于元宵節,還有另一個傳說
讀書|關于元宵節,還有另一個傳說
讀書|關于元宵節,還有另一個傳說
讀書|關于元宵節,還有另一個傳說
讀書|關于元宵節,還有另一個傳說

《中國節》系列共16冊,由中央美術學院繪本創作工作室師生共同創作完成,通過對傳統節日的重新梳理,力求還原傳統節日故事的本來面貌。系列包括小年、除夕、元宵節、二月二、三月三、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臘八節、潑水節、火把節、老人節、達努節,共16個傳統節日。

故事從兒童本位出發,從文本到插畫,都暗藏了許多孩子感興趣的細節,貼合孩子的認知和情感經驗,是對傳統故事中兒童當代性定位的一次全新探索。

在畫風上,有顔色和線條較為粗犷的版畫風格,如除夕;有典雅水墨風格,如元宵節、重陽節;有雕刻線條的風格,如端午節;有浮世繪風格,如七夕節;有水粉印象風格,如中秋節;有萌趣漫畫風格,如臘八節;也有融合民間剪紙和民俗畫的風格,如小年;有線條細膩、色澤明麗的年畫風格,如二月二龍擡頭節;有憨萌可愛的風格,如三月三、老人節、達努節;有清新的民族風格,如潑水節、火把節;有唯美風格,如中元節等。

了解過去,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看待他人、了解現在;對于孩子來說,可以幫助他們獲得更豐沛的精神滋養,建立更踏實的内在根基,在成長中更有力量。而傳統節日裡蘊含着古往今來無數古人的豐富情感和智慧,通過傳統節日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是非常适合孩子的一種方式。

關于如何幫助孩子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主席張明舟先生這樣說:“文化自信和文化尋根,都離不開好的傳統節日故事——那裡面往往隐藏着與當代兒童心理共振的密碼。這套節日故事生活氣息濃郁,插畫風格多樣,面向兒童講述,巧妙地打通了當代兒童與古代先人心靈溝通的秘密通道,實作了民族童年與個體童年的同頻共振,既有樂趣又長知識,非常适合兒童閱讀和親子共讀。”隻有那些深入自己傳統的人,才能在這個日益多元化的世界裡走得更遠。

讀書|關于元宵節,還有另一個傳說

《中國節:我們的傳統節日故事》

向 華 文

中央美術學院繪本創作工作室 圖

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1月版

編輯:蔣楚婷

責任編輯:朱自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