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騰訊Bugly幹貨分享】聊一聊微信“小程式”

本期,Dev Club 召集了近500位一線移動開發人員,大家暢聊對微信小程式的看法。

本文來自于騰訊bugly開發者社群,非經作者同意,請勿轉載,原文位址:http://dev.qq.com/topic/57ecdf5ef03abecd43216fd0

Dev Club 是一個交流移動開發技術,結交朋友,擴充人脈的社群,成員都是經過稽核的移動開發工程師。定期會舉行嘉賓分享,話題讨論等活動。

本期讨論話題為:聊一聊微信“小程式”。

引言

2016年9月21日,微信開始陸續對外發送小程式(應用号)内測邀請,而小程式即被外界廣為關注的微信應用号。

微信小程式是什麼?

小程式是一種不需要下載下傳安裝即可使用的應用,它實作了應用“觸手可及”的夢想,使用者掃一掃或者搜一下即可打開應用。也展現了“用完即走”的理念,使用者不用關心是否安裝太多應用的問題。應用将無處不在,随時可用,但又無需安裝解除安裝。

下面是本期讨論内容整理:

一、 小程式有什麼優勢?

1. 依托于微信的大流量

@kevinkong:我覺得小程式最大的好處就是,擷取流量會更容易了。

@Ben:這個入口不得不占啊,應該所有的App廠商都會涉足應用号開發吧?大應用也不能完全忽視這個流量入口,拉新實在是太友善了。

@承香墨影:流量依托微信,确實可以更容易獲得。已有成熟産品的公司,可能也會搶占,畢竟你不占可能就落後了。

2. 相對較低的開發和營運推廣成本

@M君:我認為對于中小企業主來說,應該算是一個好消息

@kevinkong:一個應用前期剛剛開始的時候,先做一個應用号,擷取使用者的成本相對低一些,先試試看。尤其是剛開始,應用号還不像公衆賬号那麼多的時候,看看自己的産品是否真的能有使用者價值。

@就是我啊:對哈,小程式可以作為驗證市場的快速原型。

@承香墨影:其實還是看效果,而且對于一切初創來說,從0到1,可能會選擇應用号。有些小團隊,維護iOS和Android兩個端,還要保持同步更新,很難做的很好的。

@張楷:

1.對于使用者:我覺得那種小應用或者相對于原來的公共賬号可能使用者體驗會好很多。而且擷取成本也低一些。

2.對于開發者,尤其是小的開發者來說試錯成本低,開發成本也低,推廣成本也低一些吧(比如Android市場這麼多,現在隻要對接微信就好了。但是可能強勢管道)

3. 近乎于原生的性能體驗

@傑丶:不是說H5的體驗沒有原生的好?總感覺H5的不是很友好。

@空空一築:小程式如果是mini rn有點不好,以後有H5端可能要2套代碼。

@Ben:據說是原生渲染,那體驗問題就不必太擔心了。

@洋芋:我剛看了demo效果很好!

@jasonchqian:确定是native做渲染嗎?

@h3r3x3:是類react native,微信自己寫的解釋引擎,确定是native。解析所謂的wxtlm wxcss,然後映射到微信提供的原生元件。相當于wx給你寫元件,肯定穩定。

二、小程式适合哪些類型的應用?

@子嘉:做遊戲!

@趙洪武:遊戲明令禁止…

@iWater:安靜地購物的小清新應用。

@M君:web資訊類的,小型的。像知乎啊,豆瓣啊,簡書啊,多看啊,微信讀書啊,應該都可以搞小程式。

@夜盡天:資訊也不太可能,有公衆号和服務号了。

@承香墨影:工具可能不合适,工具還是原生的靠譜些。

@就是我啊:小工具嘛。航班查詢,微信訂票之類的。

@kevinkong:比如今天跟朋友聊的,像航旅縱橫,天氣類的應用,主打低頻剛需的應用。

@徐春:使用者的角度講,高頻的會去下載下傳應用,低頻的用這種小應用就足夠了,比如訂機票之類的。

@h3r3x3:确實,低頻應用單一安裝沒有價值了。

@宋亮:我是快遞行業的,我們有很多掃描用pda,是android,感覺好像目前小程式還不能滿足我們業務需求。

三、小程式對原生APP的影響和沖擊?

@elikong:我覺得不會有影響,先從應用号獲得流量,然後導流到app。

@洋芋:針對小公司我覺得還是挺不錯的,大公司應該會用但是不會抛棄原生吧。

@巫山老妖:H5剛出來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要說取代原生app,直到現在app還活得好好的,微信應用号出來可能會帶來一定影響,但影響真的有這麼大?

@宋亮:感覺小程式隻會小衆範圍使用,沖擊不了原生的地位。

@Ben:我覺得應用号會是傳統App的一個補充,并不能完全替代,說App已死為時尚早

@就是我啊:PC時代各個浏覽器都做過”App in App”的擴充,但是也并沒有多火爆呀。

@h3r3x3:功能要依附在微信,不可能替代原生App的,比如直播類,工具類。

@kevinkong:對于使用者來說,對于一些低頻剛需的應用,其實真的沒有必要裝一個app。

@Jon:我覺得應用号會替代掉一下互動相對簡單的app。可以減少簡單内容App開發者的工作量,不需要再去适配那麼多終端。

四、關于小程式的痛點和解決方案猜想

1. 聊天與小程式之間的切換

@承香墨影:有個問題:如何在使用小程式的時候繼續聊微信?現在公衆賬号裡閱讀的時候,根本沒有辦法聊天。但是如果使用其他App,我可以切回來繼續聊,或者用通知條去快捷回複。如果能進入小程式的時候,給人感覺是個獨立的App就好了。在任務管理器裡看着像兩個App,可以分别清理。

@就是我啊:為了沉浸體驗,我覺得不會允許在使用應用号的時候繼續聊天。要麼用小程式,要麼用聊天。或許微信會提供一個“Home鍵”,小程式“退背景”。

@h3r3x3:微信對小應用應該會開啟單一程序,在曆史紀錄裡面看起來是兩個app。

@iWater:這個大問題無法解決的話,都不想用小程式了,層級太多。安卓還好辦,iOS 呢?估計短期iOS解決不了多視窗的問題,是以小程式隻能小,時間長了影響聊天。

@waterstar:可以multi window吧。

2. 緩存和離線使用

@宋亮:可以離線儲存資料嗎?沒有網絡的時候,也能打開操作。

@夜盡天:可以離線

@iWater:緩存資料,一定得給個好用一點的緩存清理工具啊,不然大家都緩存了,空間沒了。

@kevinkong:是啊,現在微信占用的空間,就已經很大了。

@承香墨影:痛點肯定都會解決的。

3. 其他技術疑點

@萬松:小程式對于原生機器上硬體資源的使用不知如何限制的? 微信下多個小程式可以多開還是獨占?互相間有無影響呢。

@就是我啊:不過,假如小程式崩潰了或者有嚴重的性能問題會影響到微信本身的體驗嗎?

@juliandai:對哦,小程式會導緻微信crash嗎?如果寫的不好的話…

@JalenChen:小應用導緻ANR了會不會很尴尬…如果是子程序就不會導緻微信Crash。

@丿Ace_Seong:android的話應該會單獨分一個程序給它吧。

@Ben:渲染出問題還是會把微信弄挂的,小程式同時運作可能性不大,估計類似iOS這樣,一次隻能一個小程式前台運作

@空空一築:不過微信應該會控制的很好。

@最火的man:本身微信都占用記憶體較高,微信會不會給小應用的記憶體也比較少。

@川川:這個不需要隻運作一個吧,小程式對系統的壓力跟H5差不了多少吧。

@沈治國:那得看微信的加載機制怎麼做了。

@kevinkong:小應用的記憶體,也算在微信裡面的化,不是很容易被Kill掉。

@iWater:估計用得好不會比WebView用的記憶體更多。

@quabqi:估計一次隻能開一個小程式,退出就清理。

五、小程式的利弊分析

1. 使用小程式的潛在風險

@徐春:大家沒感覺到支付寶早就有類似的功能了嗎?裡邊內建了很多合作方的應用,但是問題是類似于微信和支付寶這種,給公司帶來流量的同時,占比太多會對公司戰略造成影響。自己的命脈放在别人手裡總是不好的,哪天關系沒處好,自己損失就大了,是以會影響到公司的戰略。

@war:在大資料時代,使用小程式,資訊安全是個問題,很多公司不會願意自己的資訊被掌握在他人手上。這種依賴于第三方平台的,就像把刀架在自己脖子上一樣。

@宋亮:嗯對,很多涉及到敏感資訊,未必願意弄到微信裡。

@Ben:騰訊現在還是很開放的,這點不用太擔心吧。

@承香墨影:别說什麼很開放,現在淘寶的分享還進不來呢。

@空空一築:特别是和騰訊有競争關系的,更不敢放了。不太相信什麼開放,現在開放是因為沒有競争。網易雲音樂以前也一直分享不過來,現在好像可以了。

@M君:小程式的推出,應該會比之前更加開放。

@kevinkong:我覺得還是權衡利弊吧,畢竟現在擷取流量成本太高了。

2. 對于企業和創業者的價值

@承香墨影:其實還是看功能,很多app如果隻是一些浏覽,消息的展示,對硬體的api沒有要求的,小程式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之前介紹的就是說:好的産品,就應該即插即用,用完就走。

@巫山老妖:微信小程式,為什麼說小呢?一方面覺得它是能嵌入到微信,很友善,能更快的擷取流量,解決了以前app推廣成本大的痛點,另一方面能夠讓創業者更輕便的試錯,這樣來看确實是個機會。

@M君:成本低,效率快,又跨平台,營運人員一定很開心

@iWater:總之如果沒有推送,我就用小程式不用公衆号,不過公衆号大家不會放棄的,是以可能會越來越碎片,訂閱号服務号應用号各來一個。不過小程式會比網頁好,在本地,又有緩存,回去可以比較快。

@徐春:對中小企業絕對是個很好的平台,降低了營運和研發成本,這點毋庸置疑,這樣的話對原生App開發者的需求量自然會降低,但是對于大公司來講,影響不大。

@kevinkong:

我覺得應用号肯定是有機會的,以前做服務号比較早的,粉絲量大的号,光靠廣點通的廣告,每個月收入就非常吓人的。

還要搞清楚,為什麼要做小應用?什麼階段的公司适合做小應用?做小應用的目的是什麼?

我個人的了解是:

  1. 剛需高頻的應用,使用者可以在應用号中,體驗到應用的核心價值,然後引導下載下傳原生應用。
  2. 剛需低頻的應用,應用号應該就夠用了。
  3. 非剛需又低頻的應用,做個應用号,還能少浪費點投資人的錢。

企業最終的目的是賺錢,應用号感覺隻是一個過度的階段,積累了一定的使用者量,自己的産品使用者價值也能得到認可了,最後還是要做一個原生的app。

六、對移動開發者的機會與挑戰

@洋芋:針對市場的開發者來講,還是有一點沖擊力。可能對前端工程師的要求更高了。

@張楷:不過對于開發者來說也是一個賺錢的機會。趕緊去學習js…

@空空一築:不會點js,都不好意思說是做移動開發的。

@川川:就算不做小程式,也要學學JS吧,要不跟前端沒共同語言呀。而且,我猜測還會影響到中等水準原生開發者的工資,就像當年的win程式員一樣

@承香墨影:嗯,所有能用js重構的程式,最終都會用js重新寫一遍,哈哈!

@monkeyneye:H5和js還有空間優化體驗和性能。

@M君:感覺對于原生開發者來說是資本寒冬上又澆了盆冷水。

@iWater:微信平台上小程式,用js寫比H5有更好的原生體驗,雖然控件有限。而且它幫你解決了相容性的問題。

@Ben:架構微信已經封裝的很好了,是以上手難度不會太大。

@徐春:其實沒有應用号之前我也一直想好好看看JS,不然RN都沒法玩轉,至于危機感嘛,我相信公司是會兩條腿走路的,很少有公司會徹底放棄原生app開發。做技術的都要不斷學習的,不然被淘汰隻是時間問題。

總結

以上就是大家對微信“小程式”初步的想法和見解了,介于目前微信“小程式”仍處于邀請制的内測階段,Dev Club 的同學們也隻能根據已公布的資訊進行一些分析和猜想,很多企業、創業者、開發者們也都在持續關注着微信“小程式”下一步的發展。

小程式在9月21日邀請内測開啟後,為了讓更多開發者了解平台新能力,9月23日微信公衆平台又釋出了《公衆平台小程式文檔和工具》,其中包括了:

  1. 小程式開發文檔
  2. 小程式設計指南
  3. 小程式開發者工具

讓尚未獲得内測邀請的開發者,可以先通過以上文檔,了解微信公衆平台提供的新能力,并且可以使用提供的開發者工具開發小程式和模拟運作效果。

未來“小程式”最終将會以何種形式呈現,讓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精彩内容歡迎關注bugly的微信公衆賬号:

騰訊 Bugly是一款專為移動開發者打造的品質監控工具,幫助開發者快速,便捷的定位線上應用崩潰的情況以及解決方案。智能合并功能幫助開發同學把每天上報的數千條 Crash 根據根因合并分類,每日日報會列出影響使用者數最多的崩潰,精準定位功能幫助開發同學定位到出問題的代碼行,實時上報可以在釋出後快速的了解應用的品質情況,适配最新的 iOS, Android 官方作業系統,鵝廠的工程師都在使用,快來加入我們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