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富源竹園:昔日抛荒地 今日“土生金”

作者:華盛娛樂頻道

時下,正是油菜花盛開的季節,走進富源縣竹園鎮大路村委會,漫山遍野都是油菜花,不僅給大路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讓昔日的“冬閑地”變成了“冬忙地”“增收地”。

富源竹園:昔日抛荒地 今日“土生金”

大路村委會位于竹園鎮,距富源縣城70公裡,下轄10個村民小組1176戶4932人,全村國土總面積11.6平方公裡,有耕地1.2萬畝,海拔1750米,是典型的山區農業村,主要經濟收入來源靠種植烤煙、油菜、玉米等作物和外出務工。

從前,每到烤煙、玉米采收完,冬季種什麼往往成為大路村委會村民頭疼的問題,村民開始嘗試種植小麥、蠶豆、豌豆等作物,但忙碌一季下來效益不好,久而久之村民便把土地閑置,成了抛荒地。

富源竹園:昔日抛荒地 今日“土生金”

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種植收入,靠近羅平富樂一帶的村民嘗試種植油菜,村民發現在這個季節種油菜,遠比種和它同時播種收獲的蠶豆、豌豆、洋芋等作物經濟效益好。在這部分村民的帶動下,很多村民也選擇在自家抛荒地裡播下油菜種,種植面積少的幾分地、多的幾十畝。大路村委會借紅村民小組村民王鐵道就是種植大戶之一,個人種植面積30多畝,每年僅憑冬季種植油菜就能增加收入4萬多元。

富源竹園:昔日抛荒地 今日“土生金”

随着種植油菜的村民越來越多,大路村委會派出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種植、施肥、病蟲害防治,嚴把種植技術關,確定村民種植的油菜産量更高、品質更優、價格更高。

富源竹園:昔日抛荒地 今日“土生金”

“在大路這裡種植油菜一般在冬初開始,它的種植不會影響在同一塊土地上玉米、烤煙等秋季作物的種植,而且還可以改良土壤,讓來年種植玉米、烤煙效果更好。”大路村委會從業人員介紹,“許多村民在剛開始種植油菜時,豐産時最多也就能産菜籽200斤左右,在縣農業農村局專家、鎮農技中心技術員和村委會農科員的精心指導下,很多村民種植的油菜,每畝最高可産菜籽300斤左右。”

富源竹園:昔日抛荒地 今日“土生金”

為確定油菜持續穩産、高産,縣農業農村局還在大路村委會建起了示範基地,對5個品種油菜進行測土配方施肥,以最高産量品種進行推廣,不僅增加了村民種植油菜的信心,也為大路村繼續擴大油菜種植面積打下了堅實基礎。

富源竹園:昔日抛荒地 今日“土生金”

全村委會大部分土地冬季都種植了油菜,村民在冬日土地裡刨出了“金蛋蛋”。大路村黨總支書記介紹:“村委會大力推廣,村民也很願意種植,今年整個村委會種植戶900餘戶、種植面積8000多畝,如果豐産的情況下,市場行情好一點,每畝油菜可讓村民增收1800元左右。”

富源竹園:昔日抛荒地 今日“土生金”

種油菜不能光靠賣油菜籽,更重要的是提升産品附加值,讓收入進一步增加,大路村委會将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引進加工企業加工菜籽油,并建立自己的菜籽油品牌。同時,利用油菜花搞觀光農業、蜜蜂養殖,把油菜種植這個生态産業做大做強,讓油菜種植成為大路村委會村民冬季增收的支柱産業,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夏關正 楊權風 胡景岚 劉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