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照護老年抑郁症患者?

作者:健康報

67歲的李奶奶退休前是中學教師,半年前逐漸出現情緒低落、失眠、食欲下降、渾身難受等症狀。她不願出門見人,經常說自己沒用了還拖累家人,活着沒意思。家人趕緊帶李奶奶就醫,醫生診斷她為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是指60歲以上老年人發生的抑郁症。像李奶奶這樣的患者在精神科門診及病房并不少見。對于這類患者,家庭成員應了解疾病特點,掌握正确的照護方法,幫助患者最大程度地改善社會功能,提高生活品質。

如何照護老年抑郁症患者?

01 老年抑郁症有三個特點

自殺危險性高 老年抑郁症患者自殺的危險明顯高于其他年齡組。老年患者一旦決心自殺,常比青壯年更堅決,行為也更為隐蔽。患者在抑郁心境下否定自己,常回憶不愉快的往事,痛苦的聯想增多,自卑觀念突出,自我評價下降,無用、無助感強烈,對生活失去熱情,感到悲觀和絕望,進而産生自殺的念頭和行為。

認知及思維障礙 大多數老年抑郁症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記憶力減退、執行功能受損、判斷力障礙、語言障礙或貧乏、時間概念紊亂、猶豫不決、難以集中注意力,以及思維遲鈍、動作遲緩、反應慢等,甚至還會伴随假性癡呆,如患者無法計算簡單的加減法。患者敏感多疑,易出現牽連觀念、疑病觀念、關系妄想等問題。

常伴軀體不适本病具有情感症狀向軀體症狀轉化的傾向,患者往往對軀體過度關注,常感全身不适,如消化系統有腹脹、腹痛、惡心、嗳氣、腹瀉或便秘等;心血管系統出現胸悶、心悸等;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如臉紅、潮熱出汗、手抖等。

02 家庭照護記住三要點

防範意外事件 由于老年抑郁症患者自殺風險較高,家人應密切觀察病情,将防範意外事件、保證患者安全作為家庭護理的重點。平時注意患者心理狀态,觀察症狀有無減輕或加重。對患者的消極言行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凡可能成為患者自傷的工具、藥物等都應視為危險物品,要妥善保管。治療過程中若有藥物不良反應或症狀改善不明顯,應及時帶患者到醫院複診。

督促規範服藥 規範用藥是老年抑郁症取得良好治療效果的關鍵因素。家人要嚴格督促患者系統規律地服藥,幫助患者保管好藥物,主動與其交流服藥後的感受,給藥後要檢查口腔,防止藏藥。密切觀察用藥效果及不良反應,及時向醫生回報,不可随意增減藥物或停止服藥。藥物調整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家人要做好患者解釋工作,消除其緊張焦慮情緒,提高服藥依從性。

做好心理護理 家人的陪伴和關愛對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康複十分重要。家人應加強對患者的親情關愛,平時多交流溝通,耐心傾聽其内心感受,鼓勵其表達真實想法和軀體不适感。注意保護患者的自尊心,使其感到被尊重、有獨立的人格尊嚴。關注患者寂寞、空虛、失落等不良情緒,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引導其對不順心的事從客觀上分析原因,不必過分自責、内疚,合理宣洩不良情緒,避免每日高度緊張、焦慮不安。培養适合的興趣愛好,适量運動,緩解抑郁情緒,促進疾病康複。

如何照護老年抑郁症患者?

文: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 王玉玲

編輯:管仲瑤 劉洋

稽核:徐秉楠 闫龑

如何照護老年抑郁症患者?
如何照護老年抑郁症患者?
如何照護老年抑郁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