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幼稚園受欺負後,寶寶常有的3個變化,老師不會說,媽媽要知道

人們常說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經曆和媽媽的三次分别,第一次是分娩,第二次是入園,第三次是結婚。如果說分娩和結婚是讓媽媽激動和高興的,那麼入園絕對是一件恐怖的事情,足以讓爸爸媽媽擔心數周,甚至幾個月。

幼稚園受欺負後,寶寶常有的3個變化,老師不會說,媽媽要知道

寶寶出生以後一直在父母身邊,一旦進入幼稚園,就要獨自面對陌生的環境、人和事。于是,媽媽就開始擔心寶寶能不能吃飽,能不能睡着,會不會被欺負,總之種種擔心,樣樣不放心。

相對于吃飯和睡覺,家長們最擔心的應該是我家寶寶在幼稚園有沒有被人欺負呀。因為孩子年齡小,受了欺負後不敢說、說不清。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看出孩子在幼稚園有沒有受欺負呢?

幼稚園受欺負後,寶寶常有的3個變化,老師不會說,媽媽要知道

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孩子受欺負後常有的3個改變

1、變得不愛說話

如果以前孩子很喜歡幼稚園,且每次回家後都和你分享幼稚園裡的所見所聞,突然變的話少了,不再和你分享幼稚園的事情了,這就說明孩子遇到了自己不敢講、講不清的事情,媽媽一定要主動了解。

2、把“懲罰”挂在嘴邊

如果孩子在學校經常受到老師的懲戒或其他小朋友欺負,回家和父母玩遊戲的時候也會不自覺地把“懲罰”挂在嘴邊。當孩子經常說“如果你……,我就罰你”,這樣說明了孩子在學校可能經常受欺負。

3、出現“威脅、攻擊”行為

父母可以和孩子模仿在幼稚園的上課、玩遊戲的場景,如果孩子經常出現辱罵、攻擊的行為,也說明孩子可能在學校受到欺負了。

幼稚園受欺負後,寶寶常有的3個變化,老師不會說,媽媽要知道

孩子受欺負後,父母應該怎麼辦

1、問孩子

當我們懷疑孩子在幼稚園被欺負時,我們及時詢問孩子,讓他用語言或動作來說明被欺負的過程。然後再問孩子被欺負的時候都有誰在場,老師知道嗎,怎麼解決的,最後要和知情人進行核對。

2、辨能力

當我們确定孩子在幼稚園被欺負後,我們辨識孩子是否具有獨自處理這件事。如果孩子不能處理,我們就要告訴孩子如何求助老師的幫助。如果孩子可以處理,我們就要教會孩子處理的技巧,比如“罵人是不對的”“我不怕你,在欺負我,我就告老師”等方法。

幼稚園受欺負後,寶寶常有的3個變化,老師不會說,媽媽要知道

3、問老師

如果孩子受傷比較嚴重,身上有明顯的傷痕,父母就要及時和幼稚園的老師聯系,确認老師是否知情,如何處理的,為何沒有主動告訴家長。如果侵害事件不是發生在幼稚園,父母就要及時和對方家長溝通,了解情況。

4、常觀察

事情解決以後,我們還要繼續觀察一段時間,看看是否還有類似的事情發生。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求助老師,讓老師教導孩子們正确的人際交往方式,主動詢問孩子的後續情況。

幼稚園受欺負後,寶寶常有的3個變化,老師不會說,媽媽要知道

最後

孩子上了幼稚園之後,父母不能把孩子一股腦全甩給了老師。每天放學後,我們都要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父母的關懷會讓孩子感到溫暖、安全,也會更信任爸爸媽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