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繁榮美麗幸福,市北打造現代化國際城區有了新注解

作者:鳳凰網青島
繁榮美麗幸福,市北打造現代化國際城區有了新注解

欲借長風乘勢起,藍圖繪就奮進時。

2月17日,青島市市北區正式進入黨代會時間。市北區委書記高健代表中國共産黨青島市市北區第二屆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全面建設繁榮美麗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區 奮力譜寫市北高品質發展新篇章》的報告。

報告在回顧市北區過去五年各領域工作“成績單”的同時,也将未來五年的重點工作全面展開,明确要從産業轉型、城市更新、開放引領、城區管理、文化傳承、民生保障、社會治理方面,實作“七個創新突破”。

報告透露的重點工作,用一個字點評就是“實”。的确,面對“全面建設繁榮美麗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區”的新使命新任務,市北區必須更好地聚焦有效需求,以更實的行動,破題前進路上的挑戰與險阻。

凰探第920期

撰文/莊建成

審校/張慧

繁榮需求

建構“2+6”特色産業體系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無論是一個國家、一個省份,還是一座城市,在向前發展的過程中,最先要做好的就是經濟工作。

作為主城區,市北區勇于創新實踐,聚力實幹擔當,以黨的建設為統領,着眼蹚出老城區高品質發展的新路子。

繁榮美麗幸福,市北打造現代化國際城區有了新注解

這一點,透過報告中提到的“準确把握老城區爬坡過坎、換擋起步的階段性特征,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全區生産總值從600億到過千億,五年連跨4個百億級台階”,已有所展現。

在充分肯定過去成績的基礎上,報告擘畫了今後五年的發展藍圖——全面建設繁榮美麗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區,奮力譜寫市北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為達成這一目标,市北區提出“七個創新突破”。其中排在首位的,是産業轉型。

基于此,報告中也明确,将建構以總部經濟、數字經濟為引領,航運貿易、商務商貿、現代金融、都市工業、醫養健康、文化創意為重點的“2+6”特色産業體系。

做強總部經濟集聚高地,培育更新本土總部企業,大力引進世界500強、央企國企、優質民企等區域性總部。

打造數字經濟發展高地,加速布局大資料、人工智能、工業網際網路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加快産業數字化、數字産業化。

航運貿易産業,以B2B對外貿易為主攻方向,引育航運服務、現代物流、國際貿易、大宗商品交易等,實作貿易總額五年翻一番。

商務商貿産業,做強資訊服務、人力資源等生産性服務業,促進傳統商貿提檔更新、新零售創新發展,批發和零售業占生産總值比重穩定在20%左右。

現代金融産業,重點發力供應鍊金融、創新保險等領域,打造青島新金融中心,5年内新增金融企業100家以上。

都市工業,以新材料、智能制造等為重點,推動工業“回城”、制造“上樓”,實作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6%以上。

醫養健康産業,圍繞醫藥貿易、醫療人工智能等細分領域,催化提升新醫養産業,打造智産結合的國際化大健康灣區。

文化創意産業,培育壯大郵輪文旅、服裝設計等特色産業,做強MCN、短視訊等新媒體産業,打造國家級文化創新創意産業示範基地,加快新動能蓄勢崛起。

字裡行間,市北區用務實的規劃,勾勒出了老城區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美好藍圖。

透過“2+6”特色産業體系,可以明顯看到市北區“聚力産業騰籠換金鳥,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上實作創新突破”的邏輯:借勢全國、全省以及青島市頂層戰略,聚焦科技創新以及“四新經濟”,進而實作産業轉型更新。

具體來看“2+6”特色産業體系,不僅深化了市北區在航運、貿易、金融領域的發展優勢,同樣也結合區域區位特點以及主城區開發現狀,将總部經濟、數字經濟列為兩大“高地”,謀求實作産業聚集以及産業鍊全要素的建構。此外,都市工業、醫養健康以及文化創意産業,業已深度融入城區發展大勢,是産城融合理念的創新闡釋。

繁榮美麗幸福,市北打造現代化國際城區有了新注解

面對報告中對于“經濟繁榮”的期待,市北區已率先在頂層戰略層面搭好“四梁八柱”。接下來在落子布局的過程中,需要繼續突出一個“實”字。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中提到,要建設創新創業高地,并明确一些具體的目标任務:5年内新引育“專精特新”企業10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500家、5年内引進各類人才13萬人……

要高屋建瓴,更要言之有物。圍繞一系列目标,市北區将采取推動“政産學研金服用”各要素加速流動;引導行業領軍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實施高端領軍人才培土、産業梯隊人才培育、青年潛力人才集聚三項工程等行動,全力打造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區、人才友好型城區。

項目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命線。擁有RCEP試驗基地以及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等多重戰略疊加的市北區來說,用好這些優質的載體與平台,對于實作“經濟繁榮”同樣意義重大。

事實上,報告中也提到,要加快項目招引和本土企業培育。一方面,通過招商引資頂格推進、咨詢評估、考核激勵等一攬子機制以及打造專業化招商引資模式等,借助“外腦”之力,提升招商引資的質效;另一方面,也鮮明支援本土企業轉型更新、發展壯大、二次創業,營造本土企業蓬勃發展、招引企業競相入駐的良好局面。

區域高品質發展離不開改革創新的内在驅動,同樣也需要抓住風口。

如果說産業是市北區實作高品質發展的底氣所在。那麼,城市更新則有望成為新一輪的“引爆點”。

繁榮美麗幸福,市北打造現代化國際城區有了新注解

美麗需求

“兩帶三區”激活城市更新

2月9日,青島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動員大會召開。作為青島的“虎年第一會”,足以展現城市更新以及城市建設在青島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

而年初召開的2022年青島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就着重強調聚焦有效需求,以城市更建立設釋放新潛力。圍繞聚焦有效需求牽引,會上也提到要持續鞏固“項目落地年”成效,開展新都市建設行動、新基建突破行動、新消費更新行動、新市場拓展行動、新業态成長行動,進一步釋放有效需求的潛力。

市北區作為城市更新和産業煥新的主戰場、主陣地,在青島全力推進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對市北區而言,相當于迎來了提升發展能級的絕佳時機。

事實上,去年年底釋出的《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十四五”行業規劃》,就曾列出12個“十四五”時期城市更新和低效片區再開發重點項目,其中與市北相關的,是曆史城區、郵輪港區、市北區老四方工業區。

這些片區都是市北區邁向高品質發展新征程,在有機更新上實作創新突破的動力源泉。而基于此,市北區也提出要搶抓城市更新視窗期,突出規劃引領,高水準優化産業發展布局,高能級重塑發展空間。

繁榮美麗幸福,市北打造現代化國際城區有了新注解

衡量一個區域的發展能級,我們總會先想到它的特色到底是什麼,也就是差別于其他區域的差異性、獨特性、甚至唯一性。

縱觀市北整體發展格局,共分為“兩帶三區”。其中,“兩帶”為膠州灣東岸濱海濱河産業帶以及山東路重慶南路商務商貿産業帶;“三區”為曆史城區、老四方工業區以及青島中央商務區。在城區發展新風向下,“兩帶三區”也被賦予了不同的定位與使命:

做強膠州灣東岸濱海濱河産業帶。堅持聚灣強心、内涵發展,打造港産城融合、陸海河關聯的黃金岸線。

規劃山東路重慶南路商務商貿産業帶。堅持協同南北、關聯東西,打造“四新”荟萃、四方通達的商流主軸。

曆史城區,以保護、保留、利用、提升為主導,持續推進6個曆史街區保護利用,改造提升台東、啤酒街,重塑産業與空間關系,重聚曆史城區人氣,讓老裡院煥發新生機,打造建築可閱讀、街道可漫步、城市可記憶的“文化客廳”,成為全國曆史城區更新典範。

老四方工業區,以空間格局、産業重構、環境修複、民生改善為着力點,全面完成城中村改造任務,帶動低效用地再開發,依托産業基礎推動都市工業、生産性服務業等加快布局,建設工業煥新的“創新四方”。

青島中央商務區,以商務樓宇提質更新、地上地下一體開發、服務配套整體提升為重點,推動CBD、新都心、浮山後提升發展能級,打造高品質創新社群、特色人才街區,集聚高端商務業态、高層次人才,打造樓宇一流、産業一流、景觀一流、服務一流的“商務中心”。

德國漢堡的城市更新經驗告訴我們,城市更新需要兼顧環境生态、城市風貌以及産城融合三大方面,才能更好地将區域内的存量資源,轉化為增量空間。

而市北區提出的“兩帶三區”,“産”的基礎良好和“城”的資源豐富正是最大的優勢所在。

首先看“兩帶”。膠州灣東岸濱海濱河産業帶坐擁山東港口青島港這一東北亞第一大港,擁有充足的樞紐輻射作用。同時,這一區域還涵蓋了此前進入城市更新重點項目的郵輪港區,發展潛力巨大。

在青島面向膠州灣的發展趨勢下,膠州灣東岸濱海濱河産業帶擁有的膠州灣東岸18公裡海岸線以及7公裡李村河岸線,也将深度融入青島環灣都市區建設,形成聯通郵輪港區與中車智彙港、歡樂濱海城、大健康、新材料、鄭州路TOD等區域的産業發展軸帶,帶動全域産業戰略轉型。

而(規劃)山東路重慶南路商務商貿産業帶,則将更加突顯現代服務業之于市北區的重要性。其中汽車貿易大道,以新能源、高端品牌銷售和汽車後市場等貿易闆塊為主導,完善物流、金融、研發、高端商務等功能配套。

同時,這一帶還串聯起了大資料産業園、生物科技創新園等産業園區和沿線商務樓宇,在打通優質要素流通管道基礎上,有助于實作不同區域關聯發展,成為中部發展隆起帶。

如果說“兩帶”是“線”,起到串聯作用,那麼“三區”就是一個個“面”,起到輻射作用。隻有線面結合,再聚焦城市更新這一着力“點”,才能更好地激活發展空間。

在這“三區”之中,曆史城區以及老四方工業區都是青島推進城市更新的重點項目,這兩個片區也都有獨一無二的“王牌”。曆史城區不僅有裡院這樣的文化記憶,也有台東、啤酒街等商貿領域頂級IP;而老四方工業區則有深厚的積澱,依托城中村改造,帶動低效用地再開發,依托産業基礎推動都市工業、生産性服務業等加快布局,建設工業煥新的“創新四方”。

繁榮美麗幸福,市北打造現代化國際城區有了新注解

連接配接青島CBD、新都心、浮山後三大區域的青島中央商務區,則是市北區樓宇經濟的主要聚集地,同時也有新媒體等高端産業要素的聚集,其下一步也将以商務樓宇提質更新、地上地下一體開發、服務配套整體提升為重點,更好地突出其之于市北的“商務中心”定位。

當然,這三個片區并非孤立的個體,報告中對這三大片區的發展,也提出了“堅持關聯周邊,實作統籌規劃、協調發展、整體提升”的要求,真正将區域發展“一盤棋”的協同理念,發揮出來。

而如果将視域放得再遠一點可以發現,市北區創造性地提出“兩帶三區”的背後,是一盤更大的“棋局”:用活主城區寸土寸金的土地資源,搶抓城市更新視窗期,改善城區發展環境,進而呼應青島對于有效需求的期待。

産業之外,一個城區的發展面貌,同樣也是城市更新頗為重要的一個方面。

市北區黨代會報告中指出,要聚力打造精美城區,在提升功能品質上實作創新突破,并基于此提出要全面更新城區功能、精細推進城區管理以及精心建設美麗城區。

具體的舉措方面,市北區也将從市政交通設施完善、老舊小區改造、探索“街道+平台公司+頭部物管企業”模式以及開展公園綠地建設行動,高标準整治11座山頭公園等方面靶向發力,優化環境與城市風貌。

而在“生态美麗”頂層目标指引下,市北區推動城市更新依然要緊扣“實”這一主題,更加關注有效需求,真正做到以實幹求實效。

重任在肩的市北,業已圍繞城市更新展開行動。2月13日上午,市北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動員大會召開。會上明确,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舍我其誰的使命感,搶抓重大機遇、錨定攻堅目标,全力打赢主城區功能品質提升攻堅戰,在全市攻堅行動中展現新形象、再造新市北,為青島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市北力量。

三年攻堅行動一頭連着發展,一頭系着民生。市北區作為全市的主戰場和主陣地,涉及領域廣,攻堅任務重,但同時也面臨着重大的發展機遇。

全區将瞄準老舊小區改造、市政交通、停車設施、公園城市建設等一些城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集中力量開展十大攻堅行動,加快解決“堵”的問題、大力整治“亂”的現象、着力做好“美”的文章,堅決打赢主城區功能品質提升攻堅戰。

未來三年,市北區要圍繞市委市政府争創全國曆史城區保護更新試點城市的目标,基本建成郵輪港區啟動區,全面完成25萬平方米曆史建築的保護修繕;老四方工業區将加快推進大健康産業園、歡樂濱海城、中車四方智彙港等5000餘畝土地的開發建設;在新啟動3000戶項目征收的基礎上,加速536戶棚改收尾清零,為鄭州路TOD周邊乃至北部城區轉型發展釋放空間。

針對停車難、交通擁堵等民生問題,協調推進第二海底隧道等一批重點市政交通設施建設,完成唐河路、勁松二路打通配套道路建設,加快聊城路等15個公共停車場建設,新增停車泊位6800餘個;完成10處山頭公園整治提升,推進雙山國小等10所配套學校建設,讓“三年攻堅行動”成果造福全區人民,努力蹚出城市更新的市北路徑。

城市,歸根結底還是人的城市。在城區發展過程中,實作“民生幸福”,同樣是衡量一個區域發展品質的核心名額之一。

幸福需求

走出共同富裕的“市北路徑”

當共同富裕上升為國家頂層戰略,市北區也提出要聚力增進民生福祉,在走出共同富裕市北路徑上實作創新突破。

為此,市北區也從教育、公共服務以及社會保障三個方面,明确了接下來的着力點。

繁榮美麗幸福,市北打造現代化國際城區有了新注解

可以看到的是,這三大方面涵蓋了日常生活的重要領域。

尤其是教育。報告中提到,加快推進已規劃未建學校建設,新增義務教育學位9000個以上,實作學位供需總體平衡。此舉可以視作市北區聚焦有效需求牽引,對症下藥,解決區域發展難點以及痛點的破局之舉。

從小的層面來看,民生福祉的增進提升了居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而在更大層面上,則有助于市北區在新一輪“人才大戰”中脫穎而出。畢竟吸引人才落戶,早已過了單純依靠政策補貼的時期,對于人才關注的生活條件等區域發展軟實力,同樣至關重要。

事實上,要真正做到“民生幸福”并非易事,這需要市北區展現出更大的執行力以及決心,切實聚力實幹擔當。

當然,幸福不僅要指向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樣也要讓紮根在這一區域的企業以及企業家感到幸福,而這實際上與城區營商環境的打造,有不可分割的關系。

報告中提到,要聚焦辦事友善、法治公平、成本競争力強、宜居宜業,開展服務企業“溫情行動”,千方百計為企業排憂解難。而為增強企業的認同感以及企業家的歸屬感,市北區也明确要為創業者和企業家辦好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關鍵小事”。

确實,隻有企業家帶着企業來,紮根下來,才是真正意義上對市北的認可與幫助,并非那種跑來蹭個政策、搶塊地,自己帶着核心團隊在其他城市享受“雙向福利”的企業家。

事在人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在于“人”。

從自身出發,報告中提出,市北區要健全企業吹哨、專員報到、部門響應服務體系,建構親清政商關系。同時,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一件事一次辦”,建成“一刻鐘政務服務圈”,讓企業在市北專心創業、安心經營、放心發展。

有了更優渥的發展環境,資本、人才等優質要素集聚自然水到渠成。對提出“全面建設繁榮美麗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區”的市北區而言,更應将這一點熟稔于心。

直面前進路上挑戰與險阻,市北區信心滿滿。

正如高健所說,“隻要我們搶抓發展機遇,不務虛功、埋頭苦幹,就一定能夠勝利實作我們的既定目标,就一定能夠在全市發展大局中脫穎而出,彰顯市北的作為和擔當!”

期待在全市聚焦有效需求的發展大局中,地位作用日漸突顯的市北區能夠乘勢而上,奏響老城區高品質發展的華彩樂章。

歡迎大家多多轉發,分享

商務合作請電話/微信聯系:0532-88707398/15275282167

繁榮美麗幸福,市北打造現代化國際城區有了新注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