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經常發朋友圈的人,往往是這4種人

作者:茶的故事
經常發朋友圈的人,往往是這4種人

有人說:你在朋友圈的模樣,決定你在人們心中的形象。

它就像一張名片,能看出一個人的為人、情緒、個性甚至是生活。

從不發朋友圈的人是一張隻寫了姓名和号碼的卡片,既神秘又陌生;而經常發朋友圈的人,卻往往是以下這4種。

經常發朋友圈的人,往往是這4種人

明天要從學院畢業啦,在校園裡走拍了幾張。恰巧圖蟲推送新消息,就忍不住發上來供大家欣賞品鑒

第一種:熱愛生活,喜歡分享

最值得人們羨慕的就是這樣一種人。

他們也許不是很富有,臉上卻總是挂着笑意,對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總會積極且真誠地分享給身邊的人。

一次好友的久别重逢;一隻酣睡的貓咪;一樹抽芽的老樹;一頓驚豔味蕾的美食。

生活中各種美麗的邂逅和相逢,都成為他們朋友圈的點點滴滴,也成了他們熱愛生活的最真實表現。

這樣的人,往往不會被困難所折服,他們将生活塞給他們的酸澀變成檸檬,再榨成汁兌以冰糖來愉悅自己。

在他們眼裡,世界是大家的,但是幸福是自己的。在平淡的生活中尋找發光點,将它點綴在身上,才不辜負這大好時光。

經常發朋友圈的人,往往是這4種人

可愛的貓睡覺Cute cat sleeping

第二種:滿肚子心事,無人訴說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傷痕,有的人如前者,将它用亮光點綴,也有的人将它深埋在心底,又渴望被人發現。

都說“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看似離着很近,其實心的距離很遠,隔着螢幕,隔着公裡,隔着一層層的人皮。

明明滿腹心事,卻找不到一個人可以傾訴,隻能将自己的苦悶訴諸朋友圈,緩解自己的煩惱,同時也渴望一些意想不到的人來問一句“你怎麼了”。

生活中的不如意,大概就是這樣。

有句話說:

“分享是一種神奇的東西,它使快樂增大,它使悲傷減小。”

當苦悶時,跟朋友聊聊,或者分享到朋友圈,自己的痛苦也會得到緩解。

對于他們而言,傾訴有時也不需要回應,隻要有個地方能接住,而朋友圈,就接住了這份不如意。

經常發朋友圈的人,往往是這4種人

人們在咖啡館玩手機

第三種:勇敢自信,不活在别人的标簽裡

發朋友圈等于是将自己的事情或者情緒,釋出在好友的眼裡。

這點,越在乎自己形象的人會越謹慎,連一篇文章在分享時,都會猶猶豫豫,反複編輯,生怕這内容引起争議,或者鬧來笑話。

但那些更自信的人,往往不會在意别人的看法,遵從自己内心的感受,想發就發。

就像餘華說的:

“生活是屬于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生活如此,朋友圈也如此。他們不會為了一些無關的人,而發違心的文字,更不會為了讨好别人,發讓自己讨厭的朋友圈。

經常發朋友圈的人,往往是這4種人

早上玩手機喝咖啡。Play the mobile phone and drinking coffee

第四種:喜歡比較,渴望聚光燈下

朋友圈是分享生活動态的地方,有的人如第一種那樣,分享生活中觸手可及的美好,有的人則更喜歡分享一些昂貴或稀缺的東西。

後者可能出于分享喜悅的念頭,也可能為了展示自己的非凡,活在聚光燈下。

例如一年到頭的幾次旅遊,偶爾入住的五星級酒店,聚會時的豐盛大餐,一個個拍照發圖,着重強調東西的價值。

就像同樣是喝茶,有的人會說“喝了一杯好茶”,有的人則會說“喝了萬元一餅的茶”。

“比較、炫耀”是人之常态,誰也不能例外,但過度的比較反而容易讓人陷入攀比的漩渦中,帶着莫名的優越感,讓其他看到的人讨厭。

經常發朋友圈的人,往往是這4種人

龍蝦

以上4種,你屬于哪一種?

熱愛生活、滿腹心事、自信勇敢、喜歡比較……

讀者朋友會發現,同樣是分享朋友圈,上面4種卻自相沖突。

誰都可以對這四種人評頭論足一番,但卻沒有誰可以說得準,因為人是複雜且多變的。

一個人,可能在失落時滿腹心事而無人可傾訴,需要朋友圈來宣洩;也可能邂逅美好,不自覺将瞬間的缤紛分享給圈裡衆人。

一個人,可能勇敢自信,想分享什麼就分享什麼;也可能在某些時候因為稀缺的東西,産生了比較的心理。

人的獨特個性,由這多種變化構成,正如世界的燦爛,由萬千事物共同搭建一樣。

仔細想想,我們大可不必在意這些标簽,更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

聽從自己的聲音,遵從自己的想法,無論選怎樣的生活方式,隻要取悅自己,就是最好的活法。

培根說過一句話:

“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将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憂愁。”

是以啊,大膽的分享自己的生活,不要顧忌。

作者簡介:杯小茶,您身邊的茶專家。有趣又有料,陪你喝好茶!首發于渡蘭(ID:dulantea)

經常發朋友圈的人,往往是這4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