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樓夢:賈雨村之是以罷官,從甄士隐贈銀開始,兩封信埋下了隐患

賈雨村在甄士隐的資助下,春風得意考中進士,官場更得意很快升任知府。可見其人确有才能。

可惜好景不長,賈雨村一朝得志暴露出人性短闆。很快就吃了苦頭。

紅樓夢:賈雨村之是以罷官,從甄士隐贈銀開始,兩封信埋下了隐患

(第二回)原來,雨村因那年士隐贈銀之後,他于十六日便起身入都。至大比之期,不料他十分得意,已會了進士,選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府。雖才幹優長,未免有些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員皆側目而視。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尋了個空隙,作成一本,參他“生情狡猾,擅纂禮儀,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結虎狼之屬,緻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語。龍顔大怒,即批革職。該部文書一到,本府官員無不喜悅。那雨村心中雖十分慚恨,卻面上全無一點怨色,仍是嘻笑自若。交代過公事,将曆年做官積的些資本并家小人屬送至原籍,安排妥協,卻是自己擔風袖月,遊覽天下勝迹。

賈雨村初曆官場這段描寫堪稱《紅樓夢》版《二十年目睹官場之怪狀》。極具批判意味,也展現出非常多的線索。

紅樓夢:賈雨村之是以罷官,從甄士隐贈銀開始,兩封信埋下了隐患

一,賈雨村确有才能。得到甄士隐資助後,就能金榜題名,這絕不簡單。

古代科舉萬人同走獨木橋,彙聚天下精英,想要拔得頭籌必然要有大學事。起碼要有能力得到全國百名,這可不是紅口白牙說說而已。

賈雨村一擊必中,就是人才。

二,賈雨村升遷特别快。要知道兩榜進士外派到地方,很難撈到七品知縣,一般都是從八品縣丞開始。

賈雨村不用幾年就能升任四品知府,足見他的“厲害”。

當然,有的版本寫作“知縣”。可從他複職後為應天府知府看,應該是知府。算作小說家言了。

紅樓夢:賈雨村之是以罷官,從甄士隐贈銀開始,兩封信埋下了隐患

三,賈雨村雖有才能卻生性“貪酷”,就是貪财和手段很辣。他A錢受賄排斥異己,又待人嚴苛,展現出一朝得志的“小人”弊病。

四,賈雨村貪酷,引得上司同僚紛紛側目,得罪人被紛紛上本彈劾。

“生情狡猾,擅纂禮儀,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結虎狼之屬,緻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

說白了就是表面沽名釣譽,内裡貪贓枉法,結黨營私。

真正讓皇帝大怒是他“擅纂禮儀”和“暗結虎狼之屬”這兩項,驕狂自大、結黨營私,為皇帝所不容。

嚴重注意這點!也是賈家抄家之因,興亡之“眼”。

紅樓夢:賈雨村之是以罷官,從甄士隐贈銀開始,兩封信埋下了隐患

五,賈雨村“革職”并不是再無出頭之日。古代“革職”罷官看似懲罰很重。但隻要沒說“永不錄用”,就是讓回家檢討。比較起來要比“降職”更容易接受。

“革職”後的官員有兩條出路。一條是朝廷會定期給他們機會複職。一條就是有專人保舉複職。

賈雨村被“罷官”再複職的過程,是賈家“抄家”的伏筆。他的起伏,代表賈家也有機會抄家後再“平反”。

六,賈雨村丢了官并不是明面表現,是他日漸成熟的官場心機。

可惜他此時的短闆再次顯現。他想複職卻沒有門路。隻好離開老家,借遊覽天下名勝而尋找機會和門路。

賈雨村被罷官,代表個人的興亡,也折射出官場的複雜,以及賈家的興亡。

紅樓夢:賈雨村之是以罷官,從甄士隐贈銀開始,兩封信埋下了隐患

閑言少叙,賈雨村吃虧在他有才能卻無靠山。如果當初他有賈家做靠山,誰敢“參”他?

其實賈雨村的遭遇,早在甄士隐贈送他銀子進京趕考時就展現出來了。

甄士隐給了賈雨村五十兩銀子,他當時表現得很鎮靜,卻心急火燎地連夜進京而去,可見心情之急迫。是以甄士隐第二天給他寫好的兩封舉薦信也沒有送出去。

甄士隐的舉薦信不與銀子一起送,是對賈雨村的最後考驗。

賈雨村沒有得到舉薦信,失去了甄士隐為他鋪路的“靠山”,才有被罷官,找不到門路的窘迫。

紅樓夢:賈雨村之是以罷官,從甄士隐贈銀開始,兩封信埋下了隐患

曹雪芹筆下一環套一環,從來不會有閑筆。

不過,就算找到“靠山”,也不代表一勞永逸。就像賈雨村找到了賈家,日後也會“緻使枷鎖扛”。而賈家被皇帝排擠,與北靜王抱團取暖,反倒加速了他們的滅亡。

“靠山”永遠靠不住,官場“修為”是個謎,誰能真正“坦坦翁”,才是個中高手。

文|君箋雅侃紅樓

關注作者、點贊、收藏很重要,文章每日持續更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