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把手”的說法源于“雞公車”,古代四川最重要的高科技發明

作者:久客
“二把手”的說法源于“雞公車”,古代四川最重要的高科技發明

雞公車:“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曾經閉塞的交通與天府的恩賜讓四川人過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雞公車,是古代四川是一種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古代四川最重要的發明 。

01 雞公車的得名

關于“雞公車”名字的由來,大概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聲音說。雞公車最初全車都是木頭做的,車軸與承重座磨擦時會發出“咯叽咯叽”的聲音,遠遠聽到像是一隻公雞。

“二把手”的說法源于“雞公車”,古代四川最重要的高科技發明

“小車不倒隻管推”,顯示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吃苦耐勞的品格。

一種是外形說。雞公車的輪子高高聳起,像昂揚的雞冠;結實的木架向兩側展開,像雞翅膀;後面兩隻木柄,被推車人提起置于胯旁,像張揚的雞尾。

“二把手”的說法源于“雞公車”,古代四川最重要的高科技發明

雞公車與茶館、川劇、蜀錦、翠竹、芙蓉花一道,構成了喂育一代又一代成都人的文化磁場。

有人回憶道:秋天交公糧,糧站門口排隊,你一擔,他一車,那個時候還沒有雙輪闆車,大家推的車就是這種獨輪雞公車,一車拖三四擔,路途稍遠,兩個人輪流推,上坡時一人在前面牽着拉,下坡則反過身向後頂或兩人拽着慢慢前進。
推雞公車的人被稱為“雞公客”。農閑時鄉村中的剩餘勞動力,大多推着自己的雞公車聚集在交通要道,吆喝攬客。一天下來,穿着草鞋的腳闆磨出了血,握車把子的手心起了泡,也不過隻掙得三五個可憐的銅闆。然而就是這樣的營生,因為生活所迫,也是競争激烈。

摘自:成都方志《從雞公車到共享單車,看成都70年公共交通工具進化史》

“二把手”的說法源于“雞公車”,古代四川最重要的高科技發明

1909年,川西的雞公車

02 雞公車的曆史

雞公車有着上千年的曆史,在四川成都一個年代為公元118 年的墓中壁畫,就發現繪有推着雞公車的人。

但雞公車的第一個創制人究竟是誰?人們通常會想到三國時蜀國丞相諸葛亮。

“二把手”的說法源于“雞公車”,古代四川最重要的高科技發明

1909年,成都郊外的雞公車

在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三國志》中有「木牛流馬,皆出其意」的文字。據專家考證,“木牛流馬”也就是雞公車。宋代高承撰《事物紀原》也将造雞公車之功歸于諸葛亮。

“二把手”的說法源于“雞公車”,古代四川最重要的高科技發明

裴松之在《三國志注》中記載了木牛流馬的設計,有一個單獨的中心大車輪,在代表牛的木制支架周圍有一個軸。

說是諸葛亮當年伐魏時,為確定大軍糧草供給,便發明了适合在崎岖的山路上長途跋涉、運送物資的雞公車。

雞公車因系獨輪着地,是以無論平原山地,小道皆可暢行無阻。靠着它們,成都平原出産的糧秣得以連續不斷地翻越巍巍秦嶺。

“二把手”的說法源于“雞公車”,古代四川最重要的高科技發明

1909年,成都郊外的雞公車。一個木輪,兩支扶手,一節套肩的繩索,支撐起漫長的歲月,載動着沉重的生活。

雞公車發明後,經過幾次重大變革,最終成為人類交通史上一項重要發明。

第一次變革:宋代,變一人推動為前後兩人把架、兩旁兩人扶拐,前用驢拉,稱“串車”。

第二次變革:明代,在“串車”的基礎上加拱形席作頂,用來拉客,稱為“雙缱獨輪車”。

第三次變革:清代,增加了風帆,巧妙地利用風力。

“二把手”的說法源于“雞公車”,古代四川最重要的高科技發明

英國詩人約翰· 米爾頓(John Milton)1665 年在《失樂園》中,寫有「中國人利用風帆駕駛藤制的輕車」的詩句。

“二把手”的說法源于“雞公車”,古代四川最重要的高科技發明

民國初年,乘坐成都雞公車上的老外

後來,雞公車翻山越嶺,最終傳到中原大地,隻不過改稱為“獨輪車”而已。在解放戰争的淮海戰役中,“雞公車”将糧草、辎重源源不斷地運往前線。

陳毅元帥曾經說,淮海戰役是山東人民用小車推出來的,這裡的小車指的就是“雞公車”。

“二把手”的說法源于“雞公車”,古代四川最重要的高科技發明

四川雞公車的“客戶兩用”功能

“二把手”的說法源于“雞公車”,古代四川最重要的高科技發明

1917年,成都郊外,有遮陽傘的雞公車

“二把手”的說法源于“雞公車”,古代四川最重要的高科技發明

1909年,川西坐雞公車的老人

03 雞公車與“二把手”

雞公車的“科技含量”很高,利用杠杆原理把負載的抗力點靠近支點(即車輪),也就是說把負載的重量分擔在獨輪車及操作者之上。在兩車把之間,挂“車絆”,駕車時搭在肩上,兩手持把,以助其力。

“二把手”的說法源于“雞公車”,古代四川最重要的高科技發明

1917年,美國攝影家 西德尼·甘博在成都北郊坐雞公車。

宋代以後,雞公車一般為一人往前推,一人往前拉。尤其是用于運輸貨物的大型獨輪車,前後各有雙把,前拉後推,稱作“二把手”。

演化到現在,“二把手”成了一個地區或機關裡“一人之下,衆人之上”,僅次于“一把手”的二号人物。

“二把手”的說法源于“雞公車”,古代四川最重要的高科技發明

1917年,都江堰的雞公車,你能分得清哪一個是“一把手”,哪一個是“二把手”嗎?

“二把手”的說法源于“雞公車”,古代四川最重要的高科技發明

1917年,都江堰城樓下的雞公車

随着時代的發展,雞公車早已退出了曆史舞台,現在就連農村的小孩也不知道雞公車是何物了。然而,遠去的雞公車……那物,那人,還有人和物裹挾着的情感,已經成為誰也抹不去的時代縮影。

“二把手”的說法源于“雞公車”,古代四川最重要的高科技發明

據不完全統計,到1956年全四川仍有雞公車50多萬輛。圖為:1941年,成都龍泉驿,修理雞公車。

結束語:

雞公車,在曆史的長河中,雖然布滿了遲暮之氣,但它一直在奮勇前進,正是那一聲聲的“咯叽”聲,見證了勤勞不息的川人千年生活。

“二把手”的說法源于“雞公車”,古代四川最重要的高科技發明

1913年,成都郊外推着雞公車的勤勞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