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徽州牌坊」歙縣牌坊之四十四,稠墅父子大夫坊

作者:鬥笠斜陽
「徽州牌坊」歙縣牌坊之四十四,稠墅父子大夫坊

據《歙縣志》記載,稠墅與大裡、棠樾、東山、高金接壤,背枕大塢尖為來龍。村東南獅形山,俗稱紅山,曆來傳為風水寶地,今存有兩漢南北朝墓葬群,占地 3 萬平方米,是縣級文物保護機關。約北宋初葉,汪氏開質鋪遷此,此前後尚居有馮、羅、詹、胡、程、仲、裴、吳、江、賈等姓,以汪族為盛。相傳古代因村多商人别墅而得名稠墅。

村莊北高南低,南方火盛化金,汪氏等進行村莊風水治理。先開溝引水環村,以水克火。清乾隆時,汪氏嫌環村溝水小,尚不足以發科甲,遂集巨資開挖一條自北而東桃花溪,彎曲綿延 3公裡,兩岸遍栽紫荊花。溪畔建文昌閣、敬亭。上水口建有社屋、文會館,社屋前掘半月形池塘。

社屋後山舊有靈康院寺,供奉的四大金剛、十八羅漢造像高大雄偉。村西有揚州鹽綱總商汪廷璋花園,園中四時花豔,是歙西名園之一,乾隆時槐塘詩人程讀山《雨窗絕句》詩後注:“稠墅汪宅園,梅桃暨牡丹芍藥甚盛,門啟不扃,花時不拒客,但戒人攀折,犯者必罰演劇。”乾隆時詩人袁枚遊黃山,與巴晉堂、汪漁村、何數峰等徽州名士會飲汪家花園。晚清園圯,今存崇祯元年(1628)立汪克明、汪懋功“父子大夫”坊,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立汪景星、汪允信、汪廷璋“褒榮三世”坊等石牌坊四座。

父子大夫坊位于歙縣稠墅。2010版《歙縣志》記載:(稠墅)父子大夫坊,建于明天啟元年(1621)孟春月吉日立,寬8米,高10米,字牌為茶園青石(灰凝岩),餘為花岡岩。字闆上刻镌“奉政大夫福建興化府同知汪克明 中憲大夫貴州黎平府知府汪懋功”。稠墅四座牌坊打包進入安徽省文物保護機關。2019年稠墅牌坊群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徽州牌坊」歙縣牌坊之四十四,稠墅父子大夫坊

汪堯明為汪懋功父,民國《歙縣志·封蔭》記載:“汪堯明以子懋功贈興化同知”,不是2010版《歙縣志》記載的“汪克明”,可能是牌坊文字模糊導緻解讀有誤。汪懋功,字平成,萬曆十六年戊子鄉試舉人,官至貴州黎平府知府。奉政大夫和中憲大夫,在志書“封蔭”中未見有關汪氏父子的記載。福建省莆田縣江口鎮新街中心東嶽觀内,還有萬曆四十一年,同知興化府事汪懋功題的“岱宗天府”匾。

這座坊是兒子考取功名做官後,蔭封父親得以封贈,然後父子二人自己建座功名坊。2019年,父子大夫坊随“稠墅牌坊”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徽州牌坊」歙縣牌坊之四十四,稠墅父子大夫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