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看《人世間》,還是被辛柏青的那個轉身吓到了

作者:蜂蝶戀花

一開始,《人世間》就吸引了我 ,因為好奇。

高中國文課本收錄了一首著名的現代詩歌—《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

作者食指在詩歌結尾寫道:

我再次向北京揮動手臂

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領

然後對她親熱地叫喊:

永遠記着我,媽媽啊北京

終于抓住了什麼東西

管他是誰的手,不能松

因為這是我的北京

這是我的最後的北京

1968年的一天,食指離開了北京,去往山西汾陽杏花村插隊。

這首詩歌,記錄的就是當時的别離,再現了“汽笛一聲腸已斷”的撕心裂肺。

我想看看《人世間》中有沒有食指經曆過的情景:有人哭昏被擡到臨時設立的急救台搶救。

知青們傳唱着食指的這首詩歌,兩名女生聽了後,竟站在黑夜中放聲大哭……

再看《人世間》,還是被辛柏青的那個轉身吓到了

帶着好奇,我滿懷期盼地跟随着《人世間》的攝影鏡頭,去尋找那份無奈與酸澀,體會那個時代的凝重與苦難。

陳道明的旁白,拉開了劇情的序幕。

凝重

五張“全家福”,周家五口一人一張。

看着妻兒,周志剛很傷感:“這很可能是咱們家最後一張合影了!”

再看《人世間》,還是被辛柏青的那個轉身吓到了

“大三線”勞工周志剛本是農民,卻幸運地成了第一代城市人。然而,他沒預料到的是,他的兒女不能“世襲”這種身份。因為運動開始了,周家隻有一個孩子能留在城裡,其他的都得“上山下鄉”去。

周家兩子一女,最小的秉昆才隻17歲。在那個音信難遞,交通不便的歲月,骨肉至親從此天涯海角,怎不叫人愁腸百結,怅惘迷茫?

就在同一天,長子秉義與父親周志剛都得離去。一個他去遙遠的兵團,一個去陌生的重慶。

僅父子兩人,就難再團聚。因為探親假是2年一次,什麼時候能再回家,還得看上司怎樣安排。這就意味着全家五口人能再湊到一塊,比登天還難了。

再看《人世間》,還是被辛柏青的那個轉身吓到了

周志剛果真一語成谶!事實如此,直到他辭世,周家的“全家福”再也沒拍上。而且,周家人再次團聚,竟然是10多年之後了。

糾結

選擇,是命運的分水嶺。

走的人,從此身處荒山野嶺,多與田地牲畜為伍。城市,隻是昔日夢中的歌謠 ,再想擁抱,需要奇迹。

誰去誰留 ,周家人陷入了第一次的糾結中。

秉義是長子,将留城的機會讓給弟弟妹妹,他責無旁貸。

另外一個是誰?周蓉和秉昆都争着要去。

母親李素華一語道出她的痛苦:十個手指,咬哪個哪個不痛啊!

再看《人世間》,還是被辛柏青的那個轉身吓到了

前去動員的喬家大嬸給出了建議:秉昆去,小子安全一些。

是啊,周蓉太招人了。無論什麼年代,長相太漂亮也有風險 ,因為容易讓男人惦記。

再看《人世間》,還是被辛柏青的那個轉身吓到了

安全第一!周母不是不知道。即便是周秉昆主動請纓,周秉義也給出贊同意見 ,但是周母還是猶豫不決。

決定大權落在家長周志剛手裡了。當聽到父親的決定後 ,秉昆徹底地松了口氣,那稚氣的臉上,滿是燦爛的笑容。

再看《人世間》,還是被辛柏青的那個轉身吓到了

李素華心痛極了。她的小兒子才滿17歲啊!秉義提議讓弟弟跟着自己。媽媽還是搖頭,兵團太遠,兩年才回家一次。母親哭了,秉義也忍不住落淚。隻有她那懵懂的小兒子 ,還一臉的燦爛。

讓我期盼的送别場景,終于出現了。

前胸挂着大紅花的秉義與父親周志剛,在家人最後的陪伴下,在車站告别。

先送誰?是周志剛,還是周秉義?周家人開始了第二次的糾結。

父親年歲大,還帶着行李,周秉義要求先送周志剛。

兒子年幼 ,承載着父母永遠的愛與擔憂 ,周志剛執意要先送兒子。

不得不佩服周蓉,她一句話就化解了糾結:

哥,先送你走。你的車開了40分鐘之後,爸的車才開。爸一人早早在車上等,心裡更難受。

分别之痛

秉義起身,母親身後一聲呼喊,拉着兒手,從口袋掏出一包東西,塞給兒子:這是媽自己攢的錢。

再看《人世間》,還是被辛柏青的那個轉身吓到了

秉義接過妹妹手中的行李,一聲“爸媽”,一個轉身。之後,笑容消失,眼裡噙着淚。他邁着大步,堅毅向前。

再看《人世間》,還是被辛柏青的那個轉身吓到了

身後的爹娘、弟妹,爾後天各一方啊。

周志剛靠着車窗,探出頭,各種情愫,難以言表。

笛聲已響,李素華仍站立在丈夫跟前,不忍道别。

最後,周蓉在弟弟秉昆的托舉下,貼着周志剛的臉頰,給了爸爸兩個熱吻。

再看《人世間》,還是被辛柏青的那個轉身吓到了

火車開動了,周家三口人,卷着兩個麻花辮的周蓉,酸楚的周母,依依不舍的周秉昆,追着列車跑動……

雪山之上,一群知青列隊前行。

剛毅、堅定、帥氣的周秉義依然奪目。

可接下來 ,随着周家長子的一個轉身,我被吓到了!

天啊!這是在演神話嗎?一個20出頭的少年,一夜之間竟變成了眼袋明顯 ,肌膚松弛,略顯滄桑的中年大叔。

再看《人世間》,還是被辛柏青的那個轉身吓到了

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國家一級演員辛柏青 ,的确演技了得。早在2012年,就憑借話劇《四世同堂》獲得金獅獎表演獎。

近年來,更是憑着《谷文昌》《妖貓傳》《八佰》《大秦賦》《漫長的告白》等作品風靡影壇。

但是,有些硬傷,怕是演技也遮掩不了的。

49的大叔,可以演79歲老翁。那種疲憊,能用演技去表現;那種衰老可以用妝容去修飾。

但是,對于49歲的大叔來說,濃妝也抹不去他臉上的溝壑,掩藏不了歲月留下的滄桑。最突出的是人物的眼神。

周家三兄妹,他們身上的青澀,不經世事磨砺的眼神,周秉義的堅毅與帥氣

再看《人世間》,還是被辛柏青的那個轉身吓到了

周蓉的靈動與自信

再看《人世間》,還是被辛柏青的那個轉身吓到了

周秉昆的懵懂與開朗

再看《人世間》,還是被辛柏青的那個轉身吓到了

馮筱童、馬凡丁、姜冠南,這三位小演員都演繹得很到位。可很快就換成了辛柏青、宋佳、雷佳音。

誠然,他們的演技的确很棒 ,但是年齡上的硬傷,卻無法遮蓋。

如今,江蘇衛視也開始播放了《人世間》 ,即便是再次回看,還是有些不适。

其實,角色年齡跨度大 ,是影視制作常常要面對的問題。

還是覺得《大明宮詞》的處理比較得當。

你看,周迅少女版的太平,古靈精怪,朝氣蓬勃;

再看《人世間》,還是被辛柏青的那個轉身吓到了

而陳紅成年版的太平妩媚多情,又憂郁傷感,符合人物的年齡特征,也是對著作的一份敬畏,對觀衆的一份尊重。

即便是現在再回看,都讓人沉醉不已。

再看《人世間》,還是被辛柏青的那個轉身吓到了

而馮筱童、馬凡丁、姜冠南在《人世間》中的表演都可圈可點,為什麼過早就将他們換掉了呢?

要知道,有些硬傷,可是演技也遮蓋不住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