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羅斯甯願被制裁也要與烏克蘭開戰?普京:你看北約都東擴到哪了

作者:史論縱橫

自2022年2月24日,俄烏軍事沖突爆發以來,吸引了各方的關注。

美國總統拜登發表聲明稱,美國正在對俄羅斯實施“有史以來最廣泛的制裁”,俄羅斯将在長期和短期内為其行為付出沉重的代價。

據俄媒報道,歐盟成員國拟對俄羅斯飛機關閉領空,随後,美國和歐盟及英國、加拿大發表聯合聲明,宣布禁止俄羅斯的幾家主要銀行使用SWIFT系統,制裁将在未來幾天内實施。

此舉被稱為對俄羅斯投放的“金融核彈”,一旦俄國的金融機構與全球銀行系統間的聯系被切斷,對俄羅斯的經濟将産生更大的影響。

俄羅斯甯願被制裁也要與烏克蘭開戰?普京:你看北約都東擴到哪了

除此之外,美國方面還針對俄羅斯一半以上的高科技産品進行出口管制,以期長期削弱其工業和經濟實力。

對于西方國家的制裁,俄羅斯似乎早已意識到,并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

普京在2月24日電視講話中最後講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富強和存亡,其成就與活力始終源于其深厚根基,即文化和價值觀,先人的經驗和傳統,也取決于其迅速适應不斷變換的外部環境的能力,取決于社會凝聚力與勇往直前的決心。”

很多朋友對突然沖突更新的俄烏軍事感覺到好奇,為何俄羅斯甯願被制裁,也要與烏克蘭開戰呢?

俄烏戰争的爆發是有着衆多的原因的,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是最核心的原因,無疑是烏克蘭大張旗鼓地要加入北約,徹底激怒俄羅斯,讓俄羅斯甯願受到經濟制裁,也要發動戰争。

很多同學不了解,既然烏克蘭是一個擁有主權的國家,完全有自由加入哪個組織的自由,怎麼可以因為烏克蘭要加入北約,就對烏克蘭發生戰争呢?

我相信,大多數心存善念的人都是反對戰争的,因為戰争必然會讓普通百姓遭殃,而我們不希望發生這樣的人間慘劇。

但是有些事情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也不是俄羅斯能夠決定的,如果大家真正深入了解這起戰争的前因後果,也許就會明白,即使俄羅斯主動出擊,實際上也是迫不得已。

俄羅斯甯願被制裁也要與烏克蘭開戰?普京:你看北約都東擴到哪了

正如普京此前所說:“北約在90年代和我們說,不會向東移動一寸,結果怎麼樣?我們被騙了,他們厚顔無恥地欺騙了我們,北約東擴了五次。”

所謂的“北約”組織,全稱叫做“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二戰結束後,北美與歐洲國家共同建立的一個國際軍事集團組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于共同的敵人法西斯國家被打敗,美國和蘇聯失去了戰時同盟的基礎,雙方關系開始逐漸惡化。

尤其是在戰争中本土基本沒有受到什麼損失的美國,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開始積極謀求世界霸權,是以确立了稱霸世界的全球戰略。

1946年,美國總統杜魯門公開宣稱:“美國今天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它更加強大……這意味着,我們擁有這樣的力量,就得挑起上司的擔子并承擔責任。”

美國雖然已經成為最為強大的國家,但是在其稱霸的過程中卻遭遇了幾乎同樣強大的蘇聯,為謀求世界霸權,美國開始積極地推行反蘇政策。

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在國會發表咨文,并公開宣稱,美國要在世界一切地方與蘇聯和共産主義對抗,這标志着“冷戰”的正式開始。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充分意識到在幕後操縱一切才能讓自身利益最大化,為此,美國推行了馬歇爾計劃,讓在二戰中受到重創的西歐國家快速複蘇,當然,美國的援助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加強對西歐的控制。

俄羅斯甯願被制裁也要與烏克蘭開戰?普京:你看北約都東擴到哪了

1948年,美國利用“柏林危機”的契機,制造緊張局勢,渲染戰争氣氛,策劃建立一個針對蘇聯的軍事集團。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于1949年策動英、法、意等西方12國簽訂《北大西洋公約》,簡稱北約,

北約的表面宗旨是“集體防禦”,在其中有一條是如果締約國中有任何一國受到侵犯,就視同全體締約國受到攻擊,所有其他締約國均應援助該國。

實際上卻是美國遏制蘇聯和控制西歐的政治工具。

面對資本主義拉幫結夥,社會主義陣營也不得不團結起來,1955年,為了對抗北約,蘇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匈牙利和民主德國簽訂了《華沙條約》,成立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

到了這裡,北約和華約先後成立,在歐洲形成全面對峙的各國,标志着美蘇争霸格局的正式形成。

應該說,北約和華約都是冷戰時期的産物,在1991年,蘇聯宣布解體,華約被迫解散,美國已經赢得了冷戰的勝利。

俄羅斯甯願被制裁也要與烏克蘭開戰?普京:你看北約都東擴到哪了

在蘇聯解體後,作為蘇聯最大繼承國的俄羅斯在獨立後,為了迎合西方,擷取西方的經濟援助,奉行向西方“一邊倒”的外交妥協政策。

作為美國最大的假想敵,蘇聯已經不複存在,按理說,北約存在的價值也并不大了,然而美國卻并沒有打算就此放手,相反,美國還想利用這個契機進行擴張,力主吸引東歐國家加入北約,這樣可以進一步削弱俄羅斯的力量,遏制俄羅斯的重新崛起。

在這樣的背景下,波蘭等東歐國家于1992年相繼提出加入北約的請求,北約當時為避免刺激俄羅斯,沒有同意。

對于波蘭等國的要求,1993年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在通路波蘭時表示“了解”,甚至在不久後還表示:“隻有在俄羅斯加入北約的同時,才能允許前華約成員國加入。”

這個要求過分嗎?并不過分,俄羅斯此時為了融入西方社會,甚至願意妥協加入到北約中來。

當然,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因為北約的建立就是遏制蘇聯,蘇聯雖然不在了,但是美國依然将俄羅斯當作假想敵。

美國國防部長威廉•佩裡就說:“俄羅斯可能在經過動亂之後,成為同西方敵對的一個集權主義、軍國主義、帝國主義的國家。”

這是美國一貫的招數,即使你不是敵人,我也把你假想成敵人,進而給自己建立霸權政治留下借口。

俄羅斯甯願被制裁也要與烏克蘭開戰?普京:你看北約都東擴到哪了

無奈當時俄羅斯為尋求發展,不得不作出讓步,1996年時,北約公布了《東擴計劃研究報告》,準備開始實施東擴。

為擺平俄羅斯,美俄雙方首腦于1997年3月在赫爾辛基舉行了會晤,雖然在波羅的海三國加入北約方面仍存在分歧,但俄羅斯已經不再那麼堅決了,在四個月後,北約就決定首批接納波蘭、捷克、匈牙利加入北約,這是北約第一次東擴。

當然,作為補償,俄羅斯被同意加入WTO、巴黎俱樂部、OECD以及七國集團等組織。

2002年11月21日,北約決定一口氣接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7個國家加入北約,進而使得該組織成員國總數變為26個,這是北約的第二輪東擴。

2009年,北約接納了克羅地亞、阿爾巴尼亞兩個國家,北約成員國變成28個,這是北約的第三輪東擴。

除此之外,北約在2017年接納了黑山,在2020年接納了北馬其頓,至此完成了五輪東擴。

可以說,北約的東擴,一直向俄羅斯腹地靠近,這讓俄羅斯人感覺到不安,在蘇聯解體後,華約解散,北約本就應該不複存在的軍事組織,卻咄咄逼人發展到俄羅斯的家門口,這是嚴重的軍事威脅。

事實上,俄羅斯對于北約事務是有一定發言權的,這在1997年北約與俄羅斯簽署的《俄羅斯聯邦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互相關系、合作和安全基本檔案》就已經明确承諾的,以此換取俄羅斯對北約東擴的預設。

然而經過幾輪東擴後,北約成員國增加到30個,向東推進了1000餘公裡,使得歐洲的地緣安全格局被大大改變。

俄羅斯甯願被制裁也要與烏克蘭開戰?普京:你看北約都東擴到哪了

在這個時候,位于中東歐戰略要地的烏克蘭也要被北約接納,這是俄羅斯無法接受的。

早在第三輪東擴前,北約就已經将烏克蘭列為“北約候選國”,然而由于2008年爆發的格魯吉亞南奧塞梯事件和烏克蘭政治内亂,使得烏克蘭加入北約的計劃擱淺。

為何烏克蘭加入北約會受到俄羅斯的堅決阻撓呢?

烏克蘭是歐洲除了俄羅斯外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原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第一,是僅次于俄羅斯的第二大加盟共和國。

烏克蘭有着肥沃的土地,是世界上第三大糧食出口國,一直有着“歐洲糧倉”的美譽,除此之外,作為北約與俄羅斯地緣政治的交叉點,烏克蘭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正因為如此,北約不斷向烏克蘭滲透,甚至通過烏克蘭來阻止俄羅斯複興,一旦烏克蘭加入北約,那麼俄羅斯的境地将會更加尴尬。

在2014年之前,俄羅斯的要求并不高,隻要烏克蘭保持中立就可以,當時烏克蘭也确實在親俄與親西方之間搖擺,但是到了2014年,烏克蘭爆發了顔色革命,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下台,親西方的波羅申科當選烏克蘭總統,使得烏克蘭的處境變得變得艱難起來。

緊接着克裡米亞戰争爆發,從赫魯曉夫時代就被割讓給烏克蘭的克裡米亞半島被俄羅斯收了回去。

這也讓俄羅斯與烏克蘭徹底鬧掰,其實烏克蘭作為大國勢力交界處,本來可以左右逢源,獲得雙方的共同支援,這樣做才是最符合烏克蘭自身安全利益的最佳選擇。

但是烏克蘭的政治精英,為了自身利益考慮,完全不顧國家領土主權的獨立完整性,選擇完全倒向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這樣完全錯誤的方式。

俄羅斯甯願被制裁也要與烏克蘭開戰?普京:你看北約都東擴到哪了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正如普京曾經說過:“鄰居是不可以選擇的,與俄羅斯這麼強大的國家做鄰居,完全沒必要去充當西方打壓俄羅斯的棋子。”

時至今日,俄羅斯與烏克蘭爆發軍事沖突,而北約一方已經坐立不住,開始對俄羅斯進行軍事制裁,顯而易見,這也是北約早已準備好的措施。

烏克蘭目前并非北約成員國,也不涉及所謂共同防禦政策,很明顯,北約的行為再一次證明,北約的存在過去是為了遏制蘇聯,今日是為了一切有可能阻止美國繼續實施霸權主義的國家。

這樣一個軍事組織,如果發展到俄羅斯門口,俄羅斯人晚上還能睡得着嗎?

為了解決北約東擴的問題,俄羅斯一直在試圖與西方進行溝通,在此前,俄羅斯就給美國和北約送出了一份安全保障建議清單,其中就明确表示北約必須停止東擴行為,并不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然而得到的卻是漠視。

應該說,北約在東擴問題上,連敷衍都不願意敷衍了,在此前,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還信誓旦旦表示:北約方面從來就沒有做出類似的承諾。

然而很快,各方媒體就找到當初北約做出的承諾,據《參考消息》報道,俄羅斯此前提及的“1991年北約說它不東擴的檔案被找到了”的檔案,在英國國家檔案館被意外找到的。

根據這份檔案顯示,在蘇聯解體時,北約曾答應過蘇聯,北約不應該從蘇聯紅軍撤走的東歐地區獲得優勢,北約不應該正式或者非正式向東擴張。

北約無視此前的承諾,在過去20年的時間裡,不斷向東擴張,甚至還企圖讓烏克蘭加入北約。

北約不是一個普通的政治、經濟組織,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以針對俄羅斯為目的而存在的一個軍事組織,毫無底線的擴張,這才是引發俄烏軍事沖突的問題根源所在。

如果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還不幡然醒悟,肆意挑釁,必然自食惡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