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明利:一片初心映“丹霞”

作者:閑聊美食雕刻

在衆多遊客眼中,渡口丹霞山的美景在于春天的油菜花賦予了它靈魂,而在當地村民劉明麗的心中,丹霞山的美麗隐藏在那紅皮下的每一寸土地上,在外面他多年都想和村裡人一起,為丹霞之美注入更多的生機和活力。

劉明利:一片初心映“丹霞”

這裡是松林村群的渡口村,睡在丹霞山之間的田野裡,默默地等待着一天的更新。劉明麗是松林人。2000年畢業後曾在家電公司工作,然後自己經銷家電、托管中心,事業紅。2017年初,他回家看村裡閑置的田地,村民們沒有财力,隻能生活在貧困之中。一個大膽的想法應運而生,回家投資創業,帶領村民一起緻富。

劉明利:一片初心映“丹霞”

渡口鄉松林村群劉明麗:我有這種地方的感覺,看到很多好田地在家裡面慢慢因勞力到市内打工,很多好田地變成了荒地、荒地、荒山。

劉明利:一片初心映“丹霞”

劉明麗了解到,大量閑置的田地因為村民沒有資金,缺乏技術,不知道如何把土地活起來,經過研究和論證,他了解到這裡的土壤适合種植金菊。一次性從村民手中拿出2000多萬元,租用100多畝土地,并投資1000多萬元修路、開渠、開墾、犁地,經過幾個月的努力,雜草叢生的田地都組織起來了。今年年初,高薪聘請菊花種植技術人員到田間負責菊花種植管理和技術指導。

劉明利:一片初心映“丹霞”

技術員郭崇華:這裡屬于四面山,凹陷下一片田野,夜晚氣候寒冷,白天不熱,種植菊花的環境最理想,品質比外面整個區域的優勢。

劉明利:一片初心映“丹霞”

劉明麗說,一個人不富有,村民有錢。種植菊花需要大量的勞動,他會把村裡有工作能力的貧困家庭聚集到自己的菊花基地去上班,給村民支付每天70元的工資,讓村民有穩定的收入。

劉明麗:今年整體上,使用菊花多,平均畝到2000元,他們應該賺到最多的4000元,最少的每月也有2000元以上。

劉明利:一片初心映“丹霞”

村裡的剩餘勞動力到劉明麗的菊花基地去上班,從菊花種植到田間管理,再到現在的菊花采摘,每天有20多名勞工,村民們眼中高興,感謝劉明麗做的好事。

劉明利:一片初心映“丹霞”

渡邊鄉松林村村民劉秋梅:采摘這朵花不苦,我70多歲也可以采摘。

記者:是以有這份工作是件好事?

村民:嗯

劉明利:一片初心映“丹霞”

渡邊鄉松林村村民劉曉梅:這裡每天70元,每天在這裡做事,回家還可以在家工作,感覺很好。

劉明利:一片初心映“丹霞”

在摘菊花的關鍵階段,雖然一度不支援劉明麗,但妻子蔡新會還是抽出時間過來幫忙,看到山坡上,溝底滿是金色的菊花,臉上洋溢着喜悅。

劉明利:一片初心映“丹霞”

劉明麗的妻子蔡新輝:我起步有點反對,慢慢還是支援他,上半年他的投入還是相當大的,施肥、農藥、人員除草、工作的錢都相當多。慢慢等到九月,花朵還是不錯的,像現在這樣的收獲,心裡感覺更滿意了。

劉明利:一片初心映“丹霞”

金絲菊花型美觀高貴,其味苦澀略帶寒意,随着風和熱的疏散,鎮靜肝陽,清肝清熱排毒效果。市場平均價格每斤幹菊花100多元。劉明麗說,他的金色菊花每畝可以生産100多斤幹菊花,效益更好。他們既能賺錢,又能帶動村民緻富,路路越來越寬。

劉明利:一片初心映“丹霞”

陳慶生:它對人們脫貧增收有很好的效果。早上可以做飯在家做家務,孩子也帶,工資也賺。我覺得我們應該多推廣一下,做一個村一個産品的研發。

劉明利:一片初心映“丹霞”

村專案組一等秘書陳曉茂:松林村以前種稻米和稻油,但其他行業沒有。這種菊花作為經濟作物發展的一種方式,松林村是未來最廣闊的方式,其扶貧效果更好。

劉明利:一片初心映“丹霞”

當一個地方的落後需要改變面貌,迎接惡劣環境的挑戰時,一些先行者總是需要犧牲自己的個體優勢,換取整個地區新的發展機遇。這是劉明麗常說的一句話,也是他的第一顆心。

劉明利:一片初心映“丹霞”

到目前為止,已有100多英畝的土地。我要把所有相反的地面都轉過來。明年,所有的金菊花都會種下,然後這裡的貧困戶,周邊村莊的貧困戶也會增加一些收入。

劉明利:一片初心映“丹霞”

劉明麗放棄了事業,到家鄉創業,帶領村民增加收入緻富。得到了村民的一緻好評,也得到了鄉鎮黨委政府的肯定和支援。

劉明利:一片初心映“丹霞”

渡邊鄉黨委副書記嚴東明說:"要建設黨,幫助人們脫貧、趕行業,為所有海外成功人士回國創業,提供更好的平台。他是我們村黨支部開展黨的建設活動,帶領有經濟能力的人回到家鄉創業的典型例子。我們在村一級為他們做一些基礎設施、土地流通、行業指導、技術指導、協調等基本服務。

劉明利:一片初心映“丹霞”

一個分支,一面旗幟,一個黨員,一個明星。從劉明麗身上,我們看到了農村創業者最初的心和堅強的意志。他用實際行動,帶領和影響周邊村民發展産業,走出緻富之路。

作者:周萬珍 侯健

監督:譚魯賓劉昌孝拿起整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