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焦慮的父母們,請别讓孩子赢得了成績,輸掉了人生

焦慮的父母們,請别讓孩子赢得了成績,輸掉了人生。

孩子厭學,家長需要留意。

在許多中國孩子“教育内卷”的嚴峻形勢下,有一些孩子甚至會出現厭學或拒學,這讓許多家長感到頭疼不已。

焦慮的父母們,請别讓孩子赢得了成績,輸掉了人生

實際上,不少孩子非常聰明,卻因為某些原因導緻讨厭學習,以至于拒絕學習,甚至是放棄學業。作為家長往往遇到這樣的孩子,動不動就兇狠地責罵,甚至動手“教育”孩子,可是效果卻微乎其微。可以說孩子的厭學拒學問題已然成為擺在家長面前的一道難題。

那麼孩子的厭學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焦慮的父母們,請别讓孩子赢得了成績,輸掉了人生

當孩子進入國小,甚至在幼稚園時期,家長就以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理念,開啟了大比拼的模式。以至于家長對于孩子過于嚴格,不僅給孩子報了不少課外輔導班,還晚上盯着孩子的功課,對于任何極小的錯誤都不能容忍,甚至還控制孩子的玩耍時間。除此之外,動不動給孩子灌輸成績多麼重要,為孩子加壓加碼。

在壓力下,孩子拼命地學習,但是父母的愛卻用錯誤的方式表達了出來。

焦慮的父母們,請别讓孩子赢得了成績,輸掉了人生

常常一些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對他們的愛,而陷入到孤獨,甚至是絕望之中。然而,父母卻至始至終,并沒有意識到自己付出的愛,孩子并沒有感受到,甚至還成為了一種“不了解的煩”。尤其是有些家長看到孩子考了99分,就會問這次咋就不是滿分?你們班裡有多少孩子是滿分的?這其實是家長在這方面将自己置身于與孩子不對等的地位,并沒有從孩子的角度出來,是以往往家長表現出來的愛成為了一廂情願,感情的溝通極為不暢。

另一方面,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失去了自信心。

焦慮的父母們,請别讓孩子赢得了成績,輸掉了人生

實際上,即便是父母不給孩子加壓,孩子在這種學習比拼中也會感受到壓力,當父母關心分數,卻少有關心孩子内心,尤其是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時候,他們因為失去自信心,陷入孤獨,進而感覺學習是痛苦,甚至是無趣的,漸漸産生了厭學的心理。随着年齡的不斷增長,沖突加劇,可能引發孩子逆反,甚至是“辍學”。

是以,作為家長要經常性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關心孩子的内心想法,保證有效的情感交流,讓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愛”和被尊重。在這個大前提下,要适當地引導孩子能夠在逆境中成長,提升孩子的抗“挫敗”能力。

焦慮的父母們,請别讓孩子赢得了成績,輸掉了人生

或許,當家庭有了溫度,孩子的内心才能不再感到冰冷。

可以說一個孩子的成長,尤其是“健康成長”,需要家長很多心血的傾注。在現實中不少成功的孩子,尤其是那些全面發展的孩子,無不是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他們擁有快樂的童年。作為家長不要因為自己的脾氣,就成為了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或許,當家長開始放下對孩子學業的焦慮,冷靜地去看待自己的孩子,那麼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有太多的優點,而過去之是以總是覺得孩子有太多的缺點,可能也是源于我們平日要求太過于苛刻。誠然,我們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成才,但是不得不說,也沒有哪一位父母不希望孩子健康成長。

焦慮的父母們,請别讓孩子赢得了成績,輸掉了人生

與其逼的孩子與父母除了“期望”和“血緣”作為聯系,倒不如父母用“愛”好好地等待孩子茁壯成長。或許,對于孩子來說,學習成績非常重要,但是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态,懂得思考人生也非常重要。

總之,人生的學習未必隻是在學校和書本中,别讓孩子赢得了成績,卻輸掉了人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