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你選詩|費爾南多·佩索阿詩選

【自由放逐|格物緻知】

為你選詩|費爾南多·佩索阿詩選

╳特立獨行的文學平台╳

歡迎關注

為你選詩

詩歌

為你選詩|費爾南多·佩索阿詩選

圖檔選自網絡 侵删

【費爾南多·佩索阿詩選】

為你選詩|費爾南多·佩索阿詩選

戀愛中的牧羊人

戀愛中的牧羊人丢失了他的牧羊棍,

他的羊群在山坡上走散,

由于沉浸在思想中,他甚至不能吹奏随身攜帶的笛子。

沒有人來到他身邊,或從他身邊離去。他再也找不到他的牧羊棍。

别人咒罵他,将羊群聚攏起來。

最終卻無人愛他。

當他從山坡和虛假的真理上站起來,他看到了一切:

巨大的山谷照常充滿同樣的綠色,

高峻的遠山比任何感受更加真實,

所有的真實,伴随着天空、大氣和牧場而存在,

伴随着一絲疼痛,他感到大氣重新打開了他胸中的自由。

我下了火車

我下了火車

對我遇到的那個人說再見。

我們在一起度過了十八個小時

相談甚歡,

旅途中的朋友,

很遺憾我必須下火車,很遺憾我必須離開

這個偶然遇到的朋友,他的名字我一直無法記起。

我感到我的眼睛充滿淚水……

每次告别都是一次死亡。

是的,每次告别都是一次死亡。

在我們稱之為生活的火車上

我們都是發生于他人的偶然事件,

在告别時,我們總會感到遺憾。

人性的一切都打動我,因為我是人。

人性的一切都打動我,不是因為

我與人的思想或教義有一種親緣關系

而是因為我與人性本身的無限關系。

那個哭泣的女仆,

懷着鄉愁

離開那座她曾遭受虐待的房子

這一切,在我心裡,是死亡和世界的悲傷,

這一切,因為死亡,才在我心裡活着。

而我的心略大于整個宇宙。

沙漠是偉大的,一切都是沙漠

沙漠是偉大的,一切都是沙漠。

幾噸重的石頭上鋪設了磚,

都掩飾不了地面,地面就是一切。

沙漠是偉大的,靈魂是沙漠,是以偉大——

是沙漠,因為它們隻能被自己穿越,

偉大,是因為你從那兒能看到一切,死去的一切。

沙漠是偉大的,我的靈魂!

沙漠是偉大的。

我從沒買過生活的票。

我錯過了感覺之門。

沒有一個願望或機會我不曾失去。

今天,我一無所有,在旅行的前夜,

行李箱大開,等着我收拾,

而我坐在椅子上,一大堆襯衫卻裝不進去,

今天,我什麼都沒有(除了坐在這裡的不适)

隻是知道:

生活是偉大的,生活不值得過。

我要收拾行李,傾向于心裡想着

而不是用虛幻的手收拾(我說得夠清楚),

為了推遲行程,我點燃一支煙,

推遲所有的行程,

推遲整個宇宙。

明天就回來吧,現實!

今天到此為止吧,夥計們!

推遲吧,絕對的當下!

最好不需如此。

買些巧克力送給那個我不小心取代了的孩子。

拆開糖紙,因為永遠都是明天。

但我必須收拾行李,

我确實得收拾行李,

行李。

我不能用假設攜帶襯衫,用理性攜帶行李。

是的,收拾行李貫穿了我的整個一生。

而且,我一生都坐在角落裡一堆襯衫上,

像一頭從沒能成為埃皮斯的公牛,反刍命運。

我必須收拾存在的行李。

我必須存在于收拾行李中。

煙灰掉在堆成山的襯衫上。

我瞥眼看着它,發現自己睡着了。

我隻知道我必須收拾行李,

沙漠是偉大的,一切皆為沙漠,

還有關于這一切的寓言,但我早已忘記。

忽然,我像所有的恺撒那樣站起來。

我将一勞永逸地收拾好行李。

媽的,我要收拾行李、合上箱子;

我要看着他們把它從這裡拖走;

我将脫離它而獨立存在。

沙漠是偉大的,一切皆為沙漠——

除非我搞錯了,當然。

可憐的人類靈魂,隔壁是沙漠上唯一的綠洲!

最好收拾行李。

劇終。

遺忘之記憶穿過霧天而來

遺忘之記憶穿過霧天而來。

失去之機會随着傍晚潛入。

我在生活中睡着不睡的覺。

告訴我行動導緻後果,沒有用。

知道行動會有後果,沒有用。

全都沒用,全都沒用,全都沒用。

穿過霧天而來的,是絕對的空無。

我剛興起一股沖動

去等某人從歐洲開來的火車上下來,

去碼頭等船隻停泊,憐憫一切。

随傍晚潛入的,不是機會。

我的心,這受騙的海軍上将

曾統帥一隻從沒造出來的艦隊,

沿着一條不被命運允許的航線,

尋找一種不可能實作的幸福。

擱淺在沙灘,荒誕、無人關注,

因為生活給他的,隻會是鄙棄,

什麼都沒給,什麼都沒給,什麼都沒給,

就像這些斷續的詩行所說。

但是生活在陰影下的曆史

也有好處;失敗後的沉默裡

有更多的勝利沒有的玫瑰。

就這樣,海軍上将的帝國艦隊

滿載渴望和光榮的種種夢想

在它的路線上航行,沒有後退。

為你選詩|費爾南多·佩索阿詩選

費爾南多·佩索阿,葡萄牙著名現代主義作家、詩人。1888年生于裡斯本,父親在他不滿六歲時病逝,母親再嫁葡萄牙駐南非德班領事,佩索阿随母親來到南非,在那兒讀國小中學和商業學校。在開普敦大學就讀時,他的英語散文獲得了維多利亞女王獎。1905年他回到裡斯本,次年考取裡斯本大學文學院,攻讀哲學、拉丁語和外交課程。他常去國立圖書館閱讀古希臘和德國哲學家的著作,并且繼續用英文閱讀和寫作。他始終是個詩人,雖然做着與文學無關的會計、商業翻譯。他死于1935年11月29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葡萄牙作家薩拉馬戈認為,代表20世紀精神的作家有卡夫卡、佩索阿和博爾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