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買名字的特斯拉 出名一半靠負面

3月7日,馬斯克在一則采訪中表示,“特斯拉汽車” 的名字是公司花了7.5萬美元買來的,而且當時為了買下這個名字,他派了公司的一個員工坐在這個賣家門口,直到對方同意名字賣給他才能離開。

買名字的特斯拉 出名一半靠負面

不管是真是假,而今,特斯拉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倒是事實。當然這裡不全是因為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旗幟一樣的存在,讓它婦孺皆知的恐怕更多是因為其負面新聞。比如曾經頻繁出現的刹車失靈新聞,車主在上海車展高調維權等,而前段時間又爆出大規模缺陷汽車被召回。

2月1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網站上,釋出了一條關于特斯拉的的召回新聞。根據缺陷汽車産品召回條例,即日起,特斯拉将召回2020年12月28日至2022年1月15日期間生産的12003輛Model 3和14044輛Model Y。

這是進入2022年後,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首次大規模召回。而過去一年裡,特斯拉總共發出了六次召回,涵蓋的車型包括進口Model 3、Model S以及國産Model 3、Model Y等車型,共543811輛。如果按照2021年特斯拉全球傳遞量936172輛來計算,召回車輛占比達58%,也就是說,特斯拉每賣出兩輛車,就有一輛車被召回。

曾經的電動車神話,為何頻繁出現問題?

特斯拉并不是神

電動汽車并不是新奇的事物,早在120年前,亨利·福特就着手量産汽車,而當時的創業課題就是電動車。

買名字的特斯拉 出名一半靠負面

特斯拉的第一台車Roadster,簡直就是一場災難,評價很差。而特斯拉一度因為産量跟不上,充電跟不上,産品一塌糊塗,十年都處于存亡的邊緣。直到解決了電池的續航和充電的問題,才算真正積累了第一批使用者。

最近幾年,特斯拉終于揚眉吐氣,成為了電動汽車的領航者。可是問題卻接踵而至,刹車系統和自動駕駛輔助是特斯拉被質疑最多的問題。

特斯拉的刹車系統,會在某種不需要刹車的情況下突然無征兆地刹車,這種情況被稱為“幽靈刹車”。很多車主擔心,這樣的刹車方式,會在高速行駛的時候發生追尾事故。目前,對于“幽靈刹車”在多國都遭遇投訴,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人員傷亡情況的報告。

但是自動駕駛輔助卻頻發意外事故,緻使多名駕駛員傷亡。僅2021年,就因主動巡航控制系統問題,召回285520輛車,占比最高。

2月17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正式展開對特斯拉自動駕駛輔助駕駛系統Autopilot的調查。不論結果如何,這已經能夠證明特斯拉宣稱完美的自動輔助駕駛,并不十足完美。可對于特斯拉來說,品質問題似乎已經不是最重要的問題了。

特斯拉不斷縮小的優勢

作為全球領先的電動車企業,特斯拉一直是上司者。從電池的續航能力,到使用者的充電體驗,再到一度封為神迹的自動駕駛輔助。這些作為特斯拉的赢利點,也是特斯拉的驕傲,卻在一點一點被瓦解。

對于快充體驗呢?蔚來似乎做得更好。蔚來的車主可以将車開到指點電池更換點,隻需要幾分鐘的時間,就能夠把沒有電的電池換成充滿電的電池。相較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華為的無人駕駛系統,似乎更勝一籌。

那麼特斯拉還剩下什麼呢?也許隻有優秀的現金流了。特斯拉能夠為自己的汽車提供特色保險服務,聚集大筆現金。可對于一個汽車企業,這項名額能夠吸引買家嗎?特斯拉的股價走勢已經說明了一切。

從2021年11月達到1243.49美元以來,特斯拉的股價一直處于震蕩下跌狀态,截至目前已經跌去了逾30%,僅2022年開年就下跌超過了20%。

在疫情籠罩下的今天,特斯拉仍然能夠占據電動車一半的市場,這主要歸功于中國完整的産業鍊,中國消費者的支援。但是如果特斯拉仍然保持外來和尚好念經的理念,不重視産品品質,仍然以行業領頭的身份傲視華為、比亞迪、蔚來和小鵬一衆中國企業,并且其還面對華為、小米這樣的新加入的跨界品牌的競争,其優勢也并非如鐵闆一塊不可撼動,且行且珍惜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