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樓市5大熱點,今年能實作幾個?

作者:接口新聞

在2022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送出了很多關于樓市的建議和提案,諸如取消公攤面積、廢除預售制度等,關注度極高。

這些樓市“焦點建議”、“熱點提案”在短期内實作的可能性有多大呢?今天來分析一下。

焦點一:廢除公攤面積

兩年内落實幾率:★

這是全國政協委員、甯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洪洋提出的。他列舉了公攤面積的“三宗罪”:

1、公攤面積劃分沒有統一标準。哪些區域屬于公攤面積,哪些區域不是,有沒有重複收費?也隻能由開發商說了算。

2、公攤面積還衍生出一系列不合理收費,如物業費、取暖費都是按公攤後的面積收費。

3、業主并未享受到公攤面積的合法收益。公攤面積既然攤給了業主,那公攤面積所産生比如廣告、車位、會所、超市等收益也應當攤給業主。但是事實并非如此。

點評:正如洪洋所言,公攤面積不透明、缺乏監督、帶來一系列衍生性的問題,需要解決。

遺憾的是,我認為2年内在全國取消公攤面積難度極大,基本上不可能實作。是以,在兩年内落實幾率的評級中,我給出了“一顆星”。

原因很簡單:這會帶來“通脹效應”,屬于緊縮性的樓市政策,大機率不會推出。

我們現在買房子,很多城市的标準合同上已經标注套内面積了,還有套内均價。一般來說,公攤面積占比大約25%。是以,單價2萬元的房子,如果按照套内面積計算(剔除公攤),價格是2.67萬元。

深圳住房均價為6萬元左右,如果廢除公攤,則對外公布的均價将調升到8萬元左右。深圳上海最貴的樓盤,可能出現60萬元一平米的單價,這将“拓展樓市上漲的天花闆”。

在穩增長、推動樓市回暖,讓大家願意買房子的年份裡,廢除公攤這個表面上看“全是利好”的政策,其實是一個較大利空,會在心理上壓制大家購房欲望。至少有很大不确定性,是以短期内不會出台。

從長遠看,廢除公攤面積是大勢所趨。

焦點二:廢除商品房預售

本屆兩會上,提出廢除商品房預售制度的代表委員有很多,比如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盧天錫,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安徽省委會副主委周世虹,全國政協委員、南通大學校長施衛東,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工商聯副主席張建明等。

周世虹委員還提供了一組重要資料:到2021年全國有6300多萬套商品房已售,但未竣工傳遞給購房人。也就是說,期房銷售坑害了很多人。

施衛東建議加強期房銷售監管,在銀行設立專用監管賬戶或由住建部門成立第三方托管機構,管理期房銷售定金,并按地區逐漸取消期房制度。

點評:從長遠看,在全國取消期房銷售是大勢所趨,但短期内也不會實作。

之是以2年内很難實作,同樣因為這是一項“緊縮性政策”。取消預售,對于高層住宅來說,意味着開發商要晚拿到銷售資金1到2年,也意味着資金成本将大幅提升。現在各地新房嚴格限價,巨大的财務成本要求開發商消化,這個難度很大。

逼死了開發商,未來供應量将銳減,房價在2到4年之後将大漲。

如果允許轉嫁成本,則房價要顯著上漲一輪。再疊加廢除公攤面積,房價上漲幅度可能會超過30%。這将是全社會無法承擔的後果。

是以,廢除預售制度難度非常大,隻能通過試點方式,分步驟探索性地推進。比如海南就廢除了預售,在深圳、北京的個别樓盤,土地轉讓階段注明了需要現房銷售。

今年不僅不會收緊預售條件,反而可能普遍降低預售條件。理想和現實,差距就是這麼大。

焦點三:三孩及以上家庭,減免一半房貸利息

兩年内落實幾率:★★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惠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細花建議,為提高大陸生育率,應在房産方面,對于三孩及以上家庭,返還或直接減免其房貸利息的50%。

關于在住房上出台鼓勵生育的政策,今年兩會至少有20多份提案和建議,比如來自深圳的翟美卿委員建議為三孩家庭提供經濟适用房名額;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南安市省新鎮省身村黨委書記吳金筆建議,住房公積金向“三孩家庭”傾斜。

點評:我個人認為,翟美卿、吳金筆的提案和建議比較容易實作,“對于三孩及以上家庭,返還或直接減免其房貸利息的50%”的難度偏大。

但減輕三孩及以上家庭的房貸負擔,未來有可能實作。方式可能是:利率打折、拉長按揭年限、降低首付比例、給予更高的公積金貸款額度,這4者結合起來。

比如三孩及以上家庭,在購買人均50平方米以内房子的時候(這樣就包含了第二套、甚至第三套),限購城市可以降低到2成(目前最低為3成),不限購城市降低到1.5成(目前最低為2成),貸款最長年限拉長到40年,商貸利率打7到8折,公積金最高額度上浮30%等等。

在申請安居房、廉租房、人才房時,三孩家庭予以加分,顯著提高申請成功幾率,這些也很容易做到。

另外諸如全國人大代表張兆安提出的“限購城市給予三孩家庭優先購房資格”,

全國政協委員莫天全提出的“根據生孩子數量,設定差異化首付比例”,今年就有可能在部分城市實作。

焦點四:租售同權,房租年漲幅不超5%

兩年内落實幾率:★★★★

全國人大代表、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提出了“租售同權,房租年漲幅不超5%”的建議。

點評:2021年8月,住建部曾釋出了“關于在實施城市 更新行動中防止大拆大建問題的通知”,裡面明确提出“城市住房租金年度漲幅不超過5%”。

也就是說,這已經是一個官方的目标了。深圳在地方立法的時候,還明确表示未來要建立“房屋租賃參考價格制度”。

衆所周知,深圳在去年樓市調控中率先全面實施了“二手房成交參考價”制度,成功實作了樓市降溫。如果未來推出帶有強制性的“房屋租賃參考價格制度”,一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管住租金價格。

官方未來會幹預市場化的房租價格,而不僅僅是給國企和政府擁有的租賃住房定價。5%,基本上就是一個官方目标。

5%的強制性目标短期内在全國推行,基本上沒有可能。但一定會選取一些大城市來試點。人口增長不多的小城市,沒有必要管制租金,其實也漲不動了。

焦點五:房地産稅試點,今年還搞嗎?

基本上沒有代表委員,單獨就推進房地産稅試點提出新的建議和提案,因為全國人大已經授權國務院“擇機推出”了。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沒有提及房地産稅,是不是意味着今年不搞了呢?有這個可能。

但我們也需要明白:202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沒有提及房地産稅試點,但到了2021年10月突然就冒出來了。

房地産稅試點已經是箭在弦上,是以即便今年不推出,對樓市仍然會有影響,它是一個明确的、影響力非常大的懸劍。

是以我的看法是:與其讓大家擔心,不如盡早公布試點方案。可以少選幾個城市,但至少要有5個左右,大中小城市、人口增長快和人口減少的城市都要有,這樣的試點才有價值。

宣布一個溫和的方案,提供人均免征面積,稅率适當可行。這樣,大家反而就不擔心了。

免責聲明:内容僅供讀者參考,不確定準确性,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或其他平台,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版權請告知,我們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