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車黑的自白:我為什麼讨厭韓系車?

一個車黑的自白:我為什麼讨厭韓系車?

我此前評價,現在國産品牌已經把韓系車遠遠甩在了身後,結果引來大批韓系鍵盤俠的怒噴。說什麼世界第五大車企,銷量如何如何,說什麼多次上榜沃德十佳發動機,說什麼派沃泰變速器如何如何……正好借此機會,我們客觀說說韓系車,也順便回應一下上述種種觀點。

一、排除民族情緒,僅從面對産品的角度,我們也有理由讨厭韓系車。

一個車黑的自白:我為什麼讨厭韓系車?

民族情緒就不用說了,因為我們大家都知道的一些原因,中韓關系從蜜月期迅速降至冰點。樂天集團灰頭土臉,韓系車的銷量也是以迅速萎縮。然而這其實并不是我們讨厭韓系車的主要原因,我們國人對于汽車的認知是非常“割裂”的,我們會以身為中國人而自豪,卻有不少人以看國産車為恥。918剛過去一周,我們說着勿忘國恥,可是見了豐田、雷克薩斯還要加價買。甚至,我說日系、韓系車不厚道,都會有一群韓系粉絲打着中文來噴我。

端午節肯定不是南韓的,但是這些鍵盤俠是不是南韓的我真說不準。我本身并不讨厭南韓,也不讨厭南韓人——當然,也不怎麼喜歡。但是我的确很讨厭韓系車,理由如下,你們隻要不是南韓人,完全可以平心靜氣,看我說得對不對。

1、韓系車的安全性差

一個車黑的自白:我為什麼讨厭韓系車?

韓系是全世界範圍内,死亡率最高的車系,沒有之一。根據美國公路保險協會(IIHS)釋出的資料,韓系多年蟬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車系,其中,起亞K2(銳歐)、現代瑞納、起亞秀爾,死亡率都高居前列。

而在我們中保研的碰撞測試中也驗證了這一點,現代菲斯塔、起亞智跑,包括領動、索納塔、伊蘭特,基本上是上一個跪一個。A柱沒有不彎的!我們總說日系車是考試沒輸過,實戰沒赢過。而韓系車就連應試都懶得做了,安全性差到躺平!

一個車黑的自白:我為什麼讨厭韓系車?

很多韓系車主,包括韓系粉絲很難意識到這個問題——他們覺得事故離他們很遠。但是車企應當有這樣的覺悟。你說乘員保護不到位,氣囊沒能接住臉,這可能是技術問題。可是A柱的強度和技術水準有什麼關系?高強度熱成型鋼安排上不就完了嗎?就是用料不夠良心,無視消費者的生命安全!這樣的車企難道不應該讨厭嗎?

2、歧視中國市場

韓系車(包括日系)是典型的看人下菜碟,對待歐美市場是一副嘴臉,而對國内市場又是一副嘴臉。前面提到的起亞智跑,在中保研碰撞測試中折戟沉沙,慘不忍睹。可是同款車型Sprotage,在美國IIHS公路保險協會的碰撞測試,竟然拿到了全優的成績。難道我們不該氣憤嗎?

現在在售的第十代索納塔1.5T就給你用幹式雙離合,而美版車,不管是多大排量,用的都是派沃泰的8AT。

一個車黑的自白:我為什麼讨厭韓系車?

車生東方則為幹式雙離合,生西方就是8AT。在我們中國A柱就彎折,被稱為玻璃車,在美國就能拿到全優的成績。那些吹捧韓系的人,想一想,你們在現代集團高層的眼裡是什麼?

二、韓系車水準究竟如何?國産車已經超越韓系了嗎?

韓系車用料差,這已經是不争的事實,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用最劣質的材料,處處壓縮成本,品質能保證嗎?韓系車生鏽問題是最普遍,也是最嚴重的。生鏽不是技術問題,就是成本壓縮得太厲害了。很多人說國産車生鏽,你也不看看您那國産車是多少錢買的?同價位合資能不能買到車。其實韓系、日系、德系和國産車,都是最便宜的有生鏽問題。20萬以上的車,很少很少。

一個車黑的自白:我為什麼讨厭韓系車?

另外,變速箱的問題也較為普遍。派沃泰的AT變速箱,穩定性還是可以的,但是幹式雙離合,故障率高是必然的。為什麼現代有AT不用,非要選擇故障率高得多的幹式雙離合?還不是為了控制成本,攫取更高的利潤嗎?

稍微懂的車的人都知道,問他幹式雙離合好還是濕式雙離合好?都知道濕式雙離合的耐久度更高,故障率更低。可是問他韓系車好還是國産車好?不少人還是會迷信合資,總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可是驗證看着韓系車用的幹式雙離合,國産車用的濕式,愣是覺得韓系的幹式比國産的濕式好,這不就是偏見嗎?

一個車黑的自白:我為什麼讨厭韓系車?

不能否認,韓系車在傳統燃油車領域裡,并不存在明顯短闆,發動機、變速箱都有自己的技術儲備。當然,底盤偏弱,轉向機異響、卡滞是通病問題。現代可以做到完全不依賴供應商,獨立造車,技術全面沒得說,除了現代之外,就隻有豐田和比亞迪能做到這一點。這一點需要辨證地看,其實還是和各家的政策有關,豐田和現代對于日韓而言都是支柱企業,小國的供應鍊不完善,也怕被大國卡脖子,是以才要全面堅持自主研發。而比亞迪在初期也有這方面的考慮,另外一方面它是第一個玩電,玩插混的,那時候國内也沒有成熟的供應鍊,隻能自己生産。

一個車黑的自白:我為什麼讨厭韓系車?

很多吹捧韓系車的人其實對汽車的了解都非常有限,現在都是平台化,子產品造車,而中國是現在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同時也有全世界最完整,最發達的供應體系。我們汽車工業在近幾年才全面崛起,流水線是最新的。用我們現在最先進的流水線和國外已經運作了20多年的流水線比較,優勢難道不明顯嗎?再看看我們國内的一線勞工是什麼狀态,什麼精神面貌?你再去美國底特律,看看那裡工廠的勞工是什麼精神面貌?

過去,說國産車不行,沒問題,那時候我們連自己的發動機都沒有,即便有也是逆向研發别人的,工藝、技術水準都全面落後。然而現在,還說國産車不行,那就真是觀念沒轉變過來。你們覺得韓系車比國産車好的,自己反思一下,你們這種印象是從何時建立的?有沒有資料或者證據支援?

三、破除關于韓系車的各種迷信

1、沃德十佳發動機:

一個車黑的自白:我為什麼讨厭韓系車?

很多人張嘴閉嘴就是什麼沃德十佳,用以佐證國産車不行——你把國産車說得這麼好,為什麼國産發動機無一上榜?這些人真是又可悲又可笑。沃德是什麼意思,估計總說這話的人,自己都沒弄明白。其實沃德是美國的一家雜志,《Ward's Auto World》,沃德十佳發動機是這家汽車雜志評選出來的,其權威性和專業性是存疑的。畢竟,汽車雜志作為汽車媒體,也是要接廣告業務的,說白了也會接受“充值”并不是中立的第三方,拿它評選出的所謂十佳來作為論據本身就缺乏嚴謹性。

一個車黑的自白:我為什麼讨厭韓系車?

其次,這家雜志評選範圍僅限于美國本土在售車型,這也是國産發動機無一上榜的原因,我們發動機再優秀,隻要不銷往美國,那就不會入圍。是以十佳發動機上隻有美系、日系、韓系、德系,而無一國産。

2、現代全球銷量如何如何,世界第五大車企:

先要看世界第五大車企是怎麼排的,如果按照市值排序的話,第五是蔚來,第四是比亞迪。前五裡有兩個是國産品牌。按照全球銷量來看,那國産的确沒有任何一家品牌能和現代集團相比。然而,下結論之前,您先想明白這幾個問題:第一,南韓有多少家車企?多少個品牌,而我們國産有多少家車企,多少個品牌?

一個車黑的自白:我為什麼讨厭韓系車?

現代和起亞現在是一家,剩下雙龍、大宇、三星,市場佔有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我們國産品牌有多少?吉利長城比亞迪三大民營企業,長安一汽上汽北汽東風廣汽奇瑞江淮這些國企或者地方國企。還有造車新勢力蔚小理、哪吒零跑威馬……還有不少二三線品牌就不說了。南韓是現代起亞集團一家獨大,而我們則是百家争鳴。韓系車在全世界範圍銷量的确不少,可是我們這些自主品牌如果算作一個品牌,打上中國的标簽,銷量也不差吧?

一個車黑的自白:我為什麼讨厭韓系車?

3、你說國産車這麼牛,怎麼沒銷往世界各地?

你十年前說國産車不如韓系,我完全贊同,五年前說這句話,我不反駁,但是也不會附和。而今天,你再說韓系車比我們國産強,我隻能說你對汽車行業的了解太過膚淺了。

沒錯,就是五年,五年前我們一線的國産品牌算是勉強跟上了合資水準的腳步,而這五年時間,則是以“中國速度”全面超越。不懂車的也沒關系,你看看現在的合資車和五年比有多大的差異,而國産車和五年前相比,進步有多大?很多人坐在家裡拍鍵盤,已經好多年沒有去過車展,甚至逛過4S店了。住在大城市還能好一點,小城市跑的車依舊以五年前的車型為主,是以依舊在坐井觀天。

一個車黑的自白:我為什麼讨厭韓系車?

這五年我們在技術上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現在技術已經轉化為産品,可是産品要得到市場認可,要變成市場占有率仍舊需要時間。今年從各家的銷量趨勢可以明顯看出國産車向上的勢頭,别急,讓子彈飛一會兒。

另外,很多人或許不知道,現在,我們中國才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換言之,這裡才是各大車企競争的主戰場。我們自己家的碗裡還沒吃完呢,誰會去外面的鍋裡搶市場?今年,國産很多優秀車型都是一車難求的局面,比亞迪DM-i車型,坦克300、極氪001,都是供不應求,需要消費者長時間等待。尤其是比亞迪,一直在擴大産能,訂單仍舊越積越多。

一個車黑的自白:我為什麼讨厭韓系車?

我們沒有把車銷往世界各地,一是需要時間,二是需要産能!

另外,還有一個點也是大家所忽略的。您覺得汽車國産不如合資,那麼手機呢?幾年前,也是三星、飛利浦、諾基亞、LG大行其道。而現在他們還有多少市場佔有率?現在都是華為、小米、OPPO、VIVO……你覺得華為厲害嗎?那你覺得華為為什麼沒像韓系車那樣在美國熱銷?華為不能,你覺得比亞迪吉利長城的産品再好,它們會讓你中國品牌在美國站穩腳跟嗎?它們對華為做了什麼心裡沒數嗎?韓系車他們可以開綠燈,因為南韓不足為慮,而且韓系車在歐美也占據的也隻是低端市場而已,對他們沒有任何威脅。

一個車黑的自白:我為什麼讨厭韓系車?

其實,比亞迪的純電大巴在歐洲的市場占有率名列第一,唐EV在挪威受到熱烈追捧。長城、長安、吉利在東南亞、非洲都有非常不錯的市場表現和口碑。如果市場可以足夠公平的話,我們國産品牌熱銷全世界隻是時間問題了。

最後,我想說的是,韓系車的崛起,和南韓本土群眾的支援分不開。而我們呢?國産現在已經不用您支援了,隻需要您放下有色眼鏡,站直身體,用理性客觀的眼光,給一個公正的評價就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