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周概念股:手機市場增長受制俄烏沖突,GaN器件車用落地仍有待突破

一周概念股:手機市場增長受制俄烏沖突,GaN器件車用落地仍有待突破

集微網消息 回顧本周,俄烏沖突的餘威波及到全球多個産業。蘋果官宣在俄境内停售産品後,智能手機市場也一定程度遭到影響。這也是繼新冠疫情之後,市場又一次遭遇“黑天鵝”事件。

終端産業的變化,也與零部件環節息息相關;目前顯示面闆技術變革正處在行業發展的十字路口,LCD、OLED、MiniLED等技術均在各自的賽道和産品區間展開激烈的競争和角逐。接下來,顯示面闆行業的發展又将何去何從?

與持續“低氣壓”的消費電子市場不同,熱度居高不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仍受到業界高度關注,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延長續航能力和增強補能環節的效率核心訴求下,GaN功率器件亦有望迎來市場應用的拐點。

車用GaN器件普及還有多遠?

根據Yole的預計,2025年電動汽車中氮化镓晶片市場機會總值超過25億美元/年。盡管在車用市場的潛力很大,但現在車用GaN功率器件仍受可靠性、産品模式、生産模式、設計工藝等方面困擾。這些都是GaN器件在車用市場突圍時,要邁過的坎。

可靠性方面,納微半導體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查瑩傑強調到:“對GaN器件的測試非常重要,因為氮化镓作為安全性器件,最重要的是可靠性。我們在過去幾年間積累了大量的可靠性的資料,這一塊有我們的專利在保護我們一些測試的方法。我們的工藝開發風險都是由自己定義的,確定在公用的平台上我們和其他廠商的差别。”

此外,在小型的擴充卡領域,GaN主要是以晶片的模式存在,但在中大功率,像電動車、充電樁等等中大功率的應用,GaN要從晶片到子產品的轉型。在子產品的設計中,有很多的能耗都是來自于封裝的能耗,這對子產品的可靠性、穩定性和成本是至關重要的。

這種模式上的轉變,也讓GaN的生産模式層面發生了些改變。

業内人士指出,“從晶片本身的角度來說,大部分廠商都是采用的無晶圓的工作模式。我們做設計,交給代工廠進行流片和光刻等,之後去做封裝,我們會把最核心的一些技術,包括工藝、晶片設計以及應用等部分,都握在我們自己手裡,這個是傳統的無晶圓級的模式。但做大功率産品,尤其是面對中國未來的發展,我們采取了非常開放的方式,包括通過像合資公司、一些戰略性合作,以及在模組生産這一塊,我們也會進行一些探索。”

除了在應用模式、生産等層面外,氮化镓目前的主要産品都是650V的器件,實測會遠高于650V,現在目前的應用場景都在650V這一個檔。而碳化矽最主要的優勢是超高壓的場景,在高鐵、在汽車裡面超高壓部分元器件都是碳化矽的主打市場。

對此,業内人士指出,“兩者有一個應用領域的明顯界定,目前來看1200V是一個坎。氮化镓的工藝需要不斷完善,電壓這一塊還要往上去提。”

集微咨詢進階分析師朱航歐認為:“車規級功率器件市場,目前國内已有衆多企業推出了相應産品,并已陸續開始進行上車驗證,但由于驗證周期較長,期待國内企業在2022年下半年開始有實際的落地應用。總的來說,企業數量持續增加,産線加快建設,供應鍊開始逐漸成型,産業鍊自主可控能力增強。”

多家手機廠下調銷售預測

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有多景氣,智能手機市場就有多低迷。“此起彼伏”四個字,無疑是兩者對比之下的真實寫照。

今年2月上旬,咨詢機構TrendForce在俄烏兩國尚未開戰前公布了關于2022年全球手機市場的情況,預估 2022年智能手機産量約為13.9 億部。然而僅過了半個月,局勢卻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業界所知,不久前蘋果發表了在俄羅斯境内停售相關産品的聲明。不僅如此,有一線品牌供應商在談及終端客戶上半年訂單需求時對集微網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上半年整個手機市場都很淡;特別是在俄烏沖突發生之後,我們看到所有客戶的forecast都調整了。”

另有分析師也對集微網指出:“今年手機市場的銷售預測是會下調,但是歐洲的形勢複雜多變,是以現在大家也還沒有底,不知道調多少合适。可以肯定的是需求不會好,但具體會有多壞也不好說,主要還是得看俄烏沖突以及幾個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針對蘋果的這份聲明,該分析師補充道:“由于華為消費者業務受挫,蘋果在俄羅斯手機市場的份額應該能夠排進前三名,但也僅有3、400萬部,是以可以判斷整體需求量不會太大。即便是俄羅斯與烏克蘭兩國市場對手機的需求,預估一年的量大概就在4000-4500萬部之間。2022年全球手機市場出貨量即使是以下滑,整體影響範圍預計在3%左右。”

雖然俄羅斯國内市場可能會有較大影響,但接受集微網采訪的産業鍊和分析人士對俄烏沖突的影響都一緻認為:如果這次沖突的能夠在短期内結束,那麼對手機市場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若此次沖突局面繼續發酵惡化,随之而來的匯率及通貨膨脹問題将對于全球經濟以及整個手機産業鍊産生更大的影響。

國際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在報告中也提到,在最壞的情況下,俄烏沖突将引發全球能源危機和全球經濟衰退。全球智能手機制造和供應鍊也将被大規模打亂。到 2022 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規模将大幅縮水,全球各地區的供應商都将受到影響。

多技術共存的顯示面闆産業

雖然市場端的需求變化莫測,但并不阻礙産品和技術端的發展和更新。有業内人士對集微網表示,“未來10年,顯示行業将會出現多種技術共存的局面。”

首先在大尺寸TV面闆領域,雖然行業供需局面出現反轉,持續一年左右的LCD TV面闆“漲價潮”宣告結束,但國内面闆廠商或繼續擴充其産能。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董敏向愛集微表示,“2021年七月,終端廠商的庫存非常高,部分頭部品牌幾乎達到了曆史新高。由于預判到LCD TV面闆會跌價,頭部品牌也進行了庫存的清理。但國慶和雙11備貨,導緻目前庫仍處于較高的水準。不過,伴随着終端市場需求的恢複,今年二季度之後面闆價格或企穩回升。”

與LCD TV面闆價格走勢較為類似的是,疫情推升宅經濟需求,用于大尺寸電視的OLED面闆價格于2021年Q2出現3年來首次上漲,但Q3再度轉為下跌(下滑約3%)、Q4跌幅擴大至5%,近兩年來價格已下跌2成。

而在熱捧Mini LED電視方面,伴随着大廠入局,業界對2021年Mini LED電視市場抱有較高的期待。但由于Mini LED背光模組成本較高,增加了Mini LED電視的成本,導緻價格較高的Mini LED電視遭市場冷落,銷量不如預期。

不過随着Mini LED成本的下降,該産品的競争力也有望加強。董敏表示,目前産業上下遊廠商向Mini LED領域投入大量的資源,今年和明年Mini LED将成為電視産品的新技術主流,Mini LED電視激烈的市場競争還将持續三年左右。

在中小尺寸領域,随着技術更疊以及市場需求轉變,國内面闆廠商也加快了中尺寸的戰略布局,例如TCL華星已将T3産線的一部分産能轉向中尺寸産品開發,同時拟擴建一條月加工玻璃面闆4.5萬片的第6代LTPS LCD顯示面闆生産線(t5)以及氧化物半導體顯示産線(t9),生産車載、筆電、平闆、VR顯示面闆等中小尺寸高端顯示産品。

在螢幕技術方面,OLED市場逐漸擴大,滲透率增加。OLED産品在三季度出貨約為16萬台,中國市場滲透率達到了1.7%。今年的OLED産品種類繁多,産品價格整體下探,市場在進一步向下拓展,品牌方聯想華碩等都上了很多的OLED産品。面闆廠商也在積極生産,OLED折疊屏将于明年集中量産,預計今年OLED産品将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而在Mini LED技術方面,2021年蘋果新推出的兩款搭載Mini LED屏的筆電問世,引爆了市場熱度,但MiniLED的成本比較高,外加供貨周期不穩定,以蘋果為首的Mini LED産品後續的增長會有所放緩,市場發展的主旋律還是在OLED上。

從中小尺寸面闆技術走向來看,OLED面闆已經基本占據中高端手機市場佔有率,并逐漸向低端領域滲透。而LTPS LCD面闆在手機領域失勢,勢必會在IT、車載等市場搶占更多市場佔有率。(校對/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