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戲裡戲外的任宏恩

作者:賈廷聚戲曲藝術工作室

有個演員叫任宏恩|韋有義【薦讀】

原創 河南思客 河南思客 2022-03-13 06:50

一、競争成摯友

  我問任宏恩老師,好多人都知道您是《唐知縣審诰命》中的唐知縣、《人歡馬叫》中的劉自得、《山村風流漢》中的能四輩、《倒黴大叔的婚事》中的“常倒黴”……可為啥都不知道您的名字呢?

  任宏恩苦笑着說,在許昌都知道我叫啥,到外地就變了樣。《崗九醒酒》在鄭州一亮相,台下就歡呼着說——“劉自得”當支書了!在北京演出《石頭夢》、蘇州演出《糊塗盆砸鍋》,當觀衆發現我是那個“倒黴大叔”時,你不知道那掌聲有多熱烈!可我不明白這些掌聲,是送給我任宏恩的,還是送給“劉自得”“常有福”他們的?從心裡說,我希望人們知道——有個演員叫任宏恩。

戲裡戲外的任宏恩

任宏恩是河南溫縣人。1941年生于安徽亳州,1955年在許昌開始唱戲。1960年,19歲的任宏恩在《唐知縣審诰命》中扮演的“唐知縣”榮獲許昌專區戲曲彙演一等獎後,任宏恩帶着這個戲,在省城為建立的許昌豫劇二團赢得了名分,在新鄉與長影演員劇團演出的話劇《孔雀膽》平分秋色,在河南坊間有了“南有任宏恩、北有牛得草”的“南任北牛”之說。。

  1979年,鶴壁市豫劇團的牛得草與河南省豫劇二團的吳碧波強強聯合,以《唐知縣審诰命》一劇向新中國成立30周年獻禮,榮獲大獎。深知“南任北牛”的著名電影導演謝添抓住這個機遇,在他前來河南籌備戲曲電影《七品芝麻官》的拍攝時,專門與任宏恩見面,聽他暢談了《唐知縣審诰命》的演出心得,還給任宏恩留下了墨寶。

戲裡戲外的任宏恩

  在任宏恩的藝術生涯裡,與牛得草、馬季、楊蘭春、常香玉等,雖然都有過這樣那樣的競争,但“不打不成交”,競争成摯友,則是任宏恩的做人之德、從業之道。

  馬季率領的中國廣播說唱團到河南演出時,也遭到了任宏恩演戲的沖擊。馬季當時雖然沒有與任宏恩見面,但感覺了“高手在民間”的分量,也記住了任宏恩這個不同凡響的演員,表示以後有機會,一定要會會他。

  1984年,河南籍電影導演趙文忻邀請馬季拍攝喜劇片《南洋富翁》時,馬季就向導演推薦了任宏恩,而且也成了好哥們兒。1986年,任宏恩的《倒黴大叔的婚事》在北京一上演,馬季立即就在《北京日報》發聲說:“……說實話,作為相聲演員,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想着如何使人發笑,而真正使我們發笑的機會不是很多。這個戲使我發笑了,笑得舒心,笑得痛快,笑中受到啟發,笑中使我學到了東西……”

戲裡戲外的任宏恩

與著名相聲演員馬季(左一)合作拍攝電影《南洋富翁》

  1965年,許昌豫劇二團排演的《人歡馬叫》,被河南省選為參加中南區戲曲觀摩彙演大會的大戲。省裡也将劇中的演員作了調整,任宏恩扮演的劉自得沒有更換。劇中的吳大爺,換成了省三團的“栓寶”王善樸;吳大娘,換成了河南豫劇院的院長常香玉;徐富貴,換成了省三團的導演兼演員劉淩;劇中的小芹,換成了省三團的“銀環”魏雲。該戲在中南區一經亮相,好評如潮。中南局第一書記陶鑄無比興奮地說:“原先我擔心沒有好戲,河南的《人歡馬叫》不就是好戲嗎!”陶鑄專門表揚了任宏恩,說他把劉自得演活了,是“活自得”。

  該戲在西安一拍完同名戲曲電影,就馬不停蹄地趕到北京演出。郭沫若不但連續看了3次,而且還把常香玉、任宏恩請到家裡做客。郭老誇獎任宏恩說:“看着你在台上的表演,想着你是五六十歲的老頭子,沒想到你還是長着絨毛的小夥子,你可真是天才演員啊!”

戲裡戲外的任宏恩

任宏恩(左四)與豫劇表演藝術家常香玉(左三)在北京合作演出 《心願》時合影

  在《人歡馬叫》劇組裡,常香玉無疑是名氣最大的演員。但不得不說,任宏恩在這個戲裡,蓋過了任何一個演員。常香玉曾給任宏恩說:“宏恩啊,你咋恁能哩,把我的戲都奪了。我這一輩子沒有跟任何人當過配角,就是給你當配角了。”但任宏恩與常香玉的這種“競争”,卻讓他們的感情更深了。

  任宏恩和常香玉的關系一直很好。在慶祝首屆教師節的央視舞台上,常香玉、任宏恩、小香玉聯袂演出了一出戲曲獨幕喜劇。

二、一世農民情

  任宏恩絕對是戲曲影視的大腕。但他那一身裝束太土了,夏天圓領衫、大褲頭,冬天老棉襖、蒙面帽。有人說他像老農民,他笑呵呵地說:“說我是老農民,我可是真高興!”

  任宏恩是農民的兒子。幼年在溫縣老家的那段農村生活,讓他跟農村、農民結下了深情厚誼,也夯實了他藝術表演的生活底子。有個專家就跟他說過,你在農村那種無憂無慮的,聚精會神的,甚至是近乎瘋狂的玩耍,就是你最好的體驗生活……

戲裡戲外的任宏恩

下鄉演出,觀衆人山人海

  1964年4月,《人歡馬叫》再次赴省城演出前夕,有關方面安排劇組的全體人員,去郾城縣的黃莊體驗生活。在颠簸不平的土路上,任宏恩看到窗外碧波蕩漾的麥田,浮想聯翩。任宏恩說:“我那時候在想,十裡八裡沒人煙,農民種地要跑多遠?再想想農民出力流汗,披星戴月,年年月月,日複一日地親吻着這裡的每一寸土地,我突然對農民有了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敬畏、愛戴、憐憫,這也是我一輩子讴歌農民、為農民演戲的力量源泉。”

戲裡戲外的任宏恩

在《人歡馬叫》中飾演劉自得

  《人歡馬叫》開了個好頭,接着在《港九醒酒》《倒黴大叔的婚事》《山村風流漢》《王家灣的當家人》《糊塗盆砸鍋》等一系列農村、農民戲中,任宏恩都是劇中一号人物的扮演者。任宏恩說,要是有時進入不了角色,我一想到父親抽煙的樣子,就很快“入”戲了。以父親的抽煙來尋找人物形象,不單單是方法技巧,而是對農民有深到了骨子裡的那種深情大愛才有的……

  改革開放,外國文化洶湧而入的時候,有些不倫不類、嘻嘻哈哈的快餐文化、垃圾文化,成了文化娛樂的主流。此時演員紛紛下海,劇場入不敷出,在戲曲舞台滿目蕭條,被專家稱為“不景氣”的時候,任宏恩就不信這個邪。他說,我們是農業大國,農民是大多數,就是城市的居民,上查三代大多也是農村來的,他們對農村、農民的那種鄉情鄉戀,是不可代替的,隻要踩住社會的熱點,我不相信沒人看。

戲裡戲外的任宏恩

《倒黴大叔的婚事》劇照

  1986年,《倒黴大叔的婚事》在北京演出的盛況對于河南豫劇來說,空前絕後。

  邀請許昌豫劇團進京,本來是北京市政府慶祝“八一”建軍節,為駐京部隊慰問演出的。為部隊的5場演出還沒完,“河南戲好”的消息就轟動了北京城。先是《解放軍報》,緊接着《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北京日報》等媒體都争相報道。

戲裡戲外的任宏恩

首屆中國藝術節演出《石頭夢》,時任文化部部長的王蒙(左一)接見演職人員

  在外地的時任文化部長的王蒙聽說後,提前回京觀看演出,第二天上午就請任宏恩他們到文化部做客,而且還給了重獎。

戲裡戲外的任宏恩

《倒黴大叔的婚事》中飾演常有福(左一)

  《倒黴大叔的婚事》在北京火到什麼程度?劇院門口等着退票的人如饑似渴,一票難求;中央電視台和北京電視台同時直播演出,街面的商店為了滿足行人觀看,幹脆把電視機搬到了門外。可要說起該劇的今生前世,卻是一波三折,幾乎夭折……

  1980年,任宏恩、齊飛、田耿申3個許昌籍演員,參加河南首部電視劇《紅軍洞》的拍攝。他們晚上無所事事的時候,就瞎聊、打撲克。他們聊到了河南戲曲《朝陽溝外傳》《秦香蓮後傳》,任宏恩在甩牌的時候“嘣”了一句說:“齊飛,你那麼愛寫,給咱許昌的《人歡馬叫》,也寫個續集呗。”

  任宏恩是随便說說,齊飛像是接受了重任。可擔心自己不是原創作者,不好下手。任宏恩打包票能做好第一作者劉錫年、第二作者李樹修的工作。結果第一作者退出了江湖,齊飛與第二作者李樹修聯手,很快寫出了《人歡馬叫》的續集,也就是《倒黴大叔的婚事》的前身——《劉自得上任》。

  《劉自得上任》一經在許昌上演,蓋過了當時正在許昌上映的電影《少林寺》。後來,這出戲也遭遇了不同層面的反對,一度擱淺。

  任宏恩、齊飛又上省城,将劇本改成《倒黴大叔的婚事》之後,不但與《人歡馬叫》脫離了關系,而且又趁着許昌地委面臨撤銷、許昌豫劇二團已經撤銷的空檔,輾轉到任宏恩的老家溫縣戲校,在那裡首次排演了《倒黴大叔的婚事》。

戲裡戲外的任宏恩

  該劇的倒黴大叔常有福,任宏恩擔綱莫屬。劇中的魏淑蘭,選中了戲校的河南省青年演員大獎賽一等獎的獲得者崔玉榮。劇中的侯圈,由艾力扮演。艾力是平劇名師教出來的武功演員,過去扮演的都是嶽飛、陸文龍、洪常青這種角色,他拒絕演出侯圈這種腌臜角,是任宏恩、齊飛逼着他演,才成就了他“侯圈”“片羅”這種“腌臜角”的輝煌。

  1985年,許昌完成撤地建市,遇到了全省的戲曲彙演。于是三下溫縣請回任宏恩後,并決定以《倒黴大叔的婚事》一劇,參加全省的戲曲演出。

  該劇魏淑蘭的扮演者湯玉英老師,是河南省第一個獲得戲曲“梅花獎”的演員。梅花獎有“年齡一般不超過45歲”的規定。本來已經通知任宏恩獲獎了,後來在中國戲劇家協會的檔案中查出任宏恩的年齡超了半歲,就被擋在了門外。

  從北京回來的《倒黴大叔的婚事》,立馬在全省火了起來。好多劇院的老闆找到任宏恩說,救救我們吧,我們都發不下來工資了!幾家劇院為了争得許昌豫劇團來演戲,還打起了官司。

三、執政創輝煌

  1986年初,許昌在完成撤地設市以後,原先的許昌地區豫劇團,正式易名為許昌市豫劇團。任宏恩是許昌市豫劇團的首任書記兼團長,艾力是副團長。

  許昌市豫劇團編制80人,直屬許昌市文化局上司,為事業差額補貼機關。當時的演員隊伍整齊,行當齊全,大都是中青年演員,他們是任宏恩、湯玉英、艾力、喬俊明、張福生、蘇兆林、崔玉榮、蘆成柱、宋甫玉、柳富德、鄭秀玲、王亞芹、劉彩霞、馬文華、王發振、王貴、李改芹、黃力揚等。任宏恩、艾力兼導演,音樂設計是杜合法,舞台美術是楊振嶺。這種小鬼當家的全新架勢,就像是當年的地區豫劇二團。

  劇團的主演、辦公室主任喬俊明說,任宏恩在群衆中的威信可高了,他什麼時間講話,沒有人插話,都是在認真地傾聽。原許昌市文化局副局長、著名編導杜萍女士說,就是我退休以後都在琢磨,任宏恩書記、團長一肩挑的時候,從來不直接批評人,可為什麼還能把工作搞得那麼好。

戲裡戲外的任宏恩

  任宏恩排戲不設導演,以他和艾力兼任導演,就是在鼓勵全體演職人員,以導演、主人翁的态度去立足本職,放眼全局。任宏恩說,演員的成長,不能光靠師父教、導演導,關鍵要靠自己“悟”。隻有自己悟出來了,消化吸收了,才是自己的。他很少一人說了算,而是極力倡導各抒己見,在争論中提高自己,在争論中達到統一,而且不管争論再激烈,說得再難聽,都不會往心裡去。

  有專家說,省豫劇三團是女演員強,在高潔、馬琳、王善樸、魏雲、柳蘭芳這“五大主演”中,女演員就占了4個。而許昌市豫劇團,是男演員強,除了任宏恩外,艾力、喬俊明、張福生、蘇兆林、蘆成柱、王發振、黃力揚等,都是個頂個的主演。為什麼這些男演員成長得快?因為任宏恩鼓勵人人當導演,“縱容”個個去争論。女演員比較愛面子,男演員敢闖敢争論,慢慢在許昌豫劇團的演員隊伍裡,就形成了“男強女弱”的格局,而且靠這種群策群力排出來的戲,更生動、更鮮活、更有生命力。

  齊飛的劇本寫得好,更好的是他遇到了任宏恩率領的許昌市豫劇團。好戲全在磨,磨戲靠争論,一個劇本,争來争去,改來改去,正是演員們的這種“二次創造”,讓齊飛“飛”得更高更遠,劇團越來越受歡迎。有次劇團在外地演出,艾力聽見炊事員說的“人對脾氣客對貨,老牛對是麥草垛”很鮮活,而且也很适合自己在《山村風流漢》中扮演的片羅用,幾個人一商量定下來,艾力在當晚的演出中說出來,立馬就引起了觀衆的鼓掌叫好!

四、期待任派立

  河南豫劇是全國最大的地方劇種。雅俗共賞,流派紛呈,在全國以至在海外都有着巨大的觀衆群。

  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河南豫劇在旦角上出現的“六大名旦”常香玉、陳素真、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桑振君,分别被稱為豫劇的常派、陳派、崔派、馬派、桑派。在其他行當上出現的李斯忠、牛得草、唐喜成、王素君這4個人,也分别被稱為豫劇的李派、牛派、唐派、王派,這是目前公認的豫劇十大流派。

  繼豫劇十大流派之後這幾十年裡,豫劇也出現了一些知名的表演藝術家。從各個方面來看,任宏恩應該是這一時期貢獻最大、影響最大的豫劇表演藝術家之一。

戲裡戲外的任宏恩

  之是以說任宏恩的貢獻最大,是因為任宏恩在十大流派之後,創出了《唐知縣審诰命》中的唐成,《人歡馬叫》中的劉自得,《港九醒酒》中的崗九,《倒黴大叔的婚事》中的常有福,《石頭夢》中的王跑,《山村風流漢》中的能四輩,《王家灣當家人》的王土坯。這與陳素貞《洛陽橋》中的葉含嫣,常香玉《花木蘭》中的花木蘭,崔蘭田《桃花庵》中的窦氏,馬金鳳《穆桂英挂帥》中的穆桂英,閻立品《秦雪梅》中的秦雪梅,桑振君《白蓮花》中的白蓮仙子,李斯忠《鍘美案》中的包公,牛得草《唐知縣審诰命》中的唐成,唐喜成《三哭殿》中的李世民,王素君《陳妙常》中的潘必正一樣,都是不可複制、不可超越的原創人物。

  “吃餃子吃餡,看戲看旦”,這是河南豫劇以及其他劇種的共同特征。河南省文化局副局長馮紀漢在《豫劇流源初探》中肯定的“十二大名旦”,1956年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彙演首次出現的“五大名旦”直到後來定位的“六大名旦”,以及以張寶英為首的新的“豫劇十大名旦”表明,旦角,一直都是豫劇的主角。

  非旦角的李斯忠、牛得草、唐喜成、王素君的戲,基本都是與旦角相映生輝的。王派的創始人王素君說得更謙虛:“我們的生角,就是為旦角配戲的”。

  任宏恩帶領的許昌市豫劇團,就完全打破了這一格局,在劇中他不但自己是一号人物,而且還帶出了一個以一幫男演員為主的劇團。不管省内省外,不論鬧市鄉村,能讓千千萬萬的觀衆戲迷如醉如癡地沖着一幫“老爺們”看戲,是他對戲曲演出格局的颠覆。

戲裡戲外的任宏恩

  任宏恩扮演的人物行當,是醜?是生?還是介于醜角與生角之間?雖說目前還沒有定論,但這種現象出現的本身,就是他對豫劇繁榮發展的創新和貢獻。

  任宏恩的表演,來源于深厚的生活底子,又有着他獨特的藝術創新。他能充分利用戲曲“唱念做打”的“四功”和“手眼身法步”的“五法”,把充滿情趣的生活細節,經過順其自然的誇張,甚至是幾十倍誇張的藝術加工之後,風過無痕,渾然一體。既能讓人忍俊不禁,會心一笑,又能讓人感到幽默、含蓄。著名影視作家李準評價任宏恩主演的《石頭夢》說,任宏恩扮演的農民王跑,能讓人笑着流淚,是回味無窮,高雅經典的藝術精品。

  任宏恩的唱腔,高亢明亮,灑脫激情,幽默诙諧,收放有度,其真假聲的結合,自然流暢,了無痕迹,而且越往上越飽滿,讓許多專家贊歎不已。楊蘭春聽了任宏恩“春風吹得人心醉”那段唱腔說:“這貨咋有這道嗓子哩!”李準在《戲曲春天》一文中也說:“任宏恩同志的唱腔自然流暢、抑揚頓挫、高亢低回、舒展自如,和人物性格、環境氣氛都是非常貼切的。豫劇男唱腔通過這個戲,進入到一個寬廣的坦途”。

  任宏恩的道白,也是一絕。他根據劇情和人物的思想性格,巧妙利用邏輯重音,準确地表達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比如“劉自得”的:“親戚朋友,概不領情!”“常有福”的:“大小都中,大小都中!”“黑孩,還能說個白妮嘞!”“飛機。你看現在人真能,都啥時候了,還在雲彩眼裡飛哩。”同樣是一句話,叫他一說,就生動、就好笑、就有味、就有戲……

戲裡戲外的任宏恩

  任宏恩在半個多世紀的舞台生涯中,開創了豫劇的喜劇流派。他說,說話逗樂子,誰都會。我是把生活中一閃即逝的素材,幾倍、幾十倍地誇張,把它變成味道十足的喜劇。2017年7月,在許昌舉行的“河南省戲曲喜劇表演人才教育訓練班”上,任宏恩有喜劇的理論、經驗的授課,有大量表演實踐的教學輔導,這無疑是省文化廳對任宏恩豫劇喜劇流派的肯定。

  之是以說任宏恩的影響最大,是因為任宏恩不僅在人民群衆中有着極大的人氣和巨大的觀衆群,而且任宏恩的藝術,還來自方方面面衆口如一的充分肯定。

戲裡戲外的任宏恩

  任宏恩的表演藝術,不做作、不賣弄、不嘲弄,引人入勝,自自然然地讓人開懷大笑,回味無窮。著名作家張一弓在戲曲評論中說:“他在戲中一點也不賣弄噱頭,一點也不嘩衆取寵;而是嚴格地從生活出發,為表達戲的主題思想和塑造人物形象服務。他使觀衆發出的每一次笑聲,都有特定的思想含意。”

戲裡戲外的任宏恩

本文作者與任宏恩(右)在一起

  源遠流長的豫劇,每個曆史時期都不應該缺少領軍人物。任宏恩是繼豫劇十大流派之後公認的最具魅力的喜劇表演藝術家,而且也具備了方方面面的立派條件。包括來自省豫劇一團、三團,安陽豫劇團、山東曹縣豫劇團,以及許昌豫劇團的劉海功、張立、董學敏、李建中、魏紀安、時金和、張瑞、黃華、王克、張軒、靳小兵、趙金印等,就是任宏恩藝術的傳承人。(本文配圖攝影均由崔玉榮提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