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聖關公威德絕非凡夫學者所能妄測

武聖關公威德絕非凡夫學者所能妄測

提起“關公文化”,首先必須明确它的核心内涵,即是“關公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操守,滌蕩乾坤的浩然正氣,與忠義仁勇的精神及對後世子孫的深遠影響和民俗信仰。”

關公是曆史存在的真實人物,是正面的形象,被譽為“正義、誠信”的化身,他集多種美德于一身。深受普羅大衆的崇敬與愛戴,乃至建廟供養已是很普遍的文化現象。在中國古老文化理念上有“聖人”之說,關公自西元二二〇年就義後,屢受曆代帝王加封,至一六一四年被明朝皇帝封為武聖人,聖号“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可見關公這個曆史人物是經得起曆史驗證的,是沒有争議,更不容置疑的,已成千古定案。若關帝在德能上有瑕疵,祂的聲威絕不可能貫通古今。是以,我們後輩理應以崇敬心和效法學習的心來弘揚其忠義精神!不該刻意找祂的缺點來作負面評論,嘩衆取寵,蹭熱度騙流量。這樣就會偏離“關公精神文化”的主軸,也會與關公文化思想内涵背道而馳。

武聖關公威德絕非凡夫學者所能妄測

假使有人愛好文學曆史,喜歡談古論今而涉及三國人物,我們均表尊重。但若孤意指谪聖人,就請不要與“關公文化”這個神聖的團隊聯結在一起。“關公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是聖潔且精純的,是不可侵犯的。因為它的核心人物是聖人,是民俗心目中的神佛!這乃有别于其他文化而獨立的殊勝文化領域。關公精神是偉大崇高神聖的,其德如高山仰止,絕不容亵渎!這是曆經一千八百年來的定論。但凡有出言不遜,有意惡毒攻擊者,或侵損毀謗關公形象,乃至歪理邪說者。作為關公文化弘揚的正義志士,必會捍衛武聖的威嚴,維護關公文化這片淨土,挺身而出勇于發聲的提出正面反駁。言論若與評判學者有互相抵觸,這絕非人身攻擊,隻是闡明我們的觀點,修正指出其錯謬之處,引歸正确的知見方向,免其誤導世人,這是我們的初衷,還望讀者明鑒。

當今有一些以關公或三國文化學者自居的人士,他們著書立說,開壇講學,并不是以弘揚關公精神為出發點。而是研究、評判,且專門以《三國志》偏頗來論關公,其中不乏有品評關公有何缺點,有何不足等語言,甚至質疑關公成聖的德行,标新立異,毫無敬畏,信馬由缰的大放厥詞。渾然不知自己是一介平庸之人,在揣度聖人的境界。此非愚即狂之輩,最後必然會被仁者所不恥,贻笑大方,終被後世所唾棄。

武聖關公威德絕非凡夫學者所能妄測

今舉某前大學教授,曾在“百家講壇”胡言亂語,說關公不夠聖人。請問您有什麼資格這麼說。關公被稱為聖人,是經過無數仁人志士,曆朝曆代帝王将相,廣大群眾公推的,是莊嚴隆重的曆史定論,且列為國家祀典。而您隻不過一個小小的後輩,竟然如此說,請問您的聖人标準是什麼?難道不怕千夫所指,遺臭萬年嗎?在一次媒體訪談中有人問此學者,如果年輕人盲目崇拜您,被您“品三國”的一家之言所誤導,您有沒有責任啊!他笑說:既然是盲目我還負責什麼?可見他對治學多麼不嚴肅,說話多輕率,毫無師德師風!

另有某位号稱資深學者,竟然給關公寫《傳》,文章皆直呼關公名諱,顯然沒有恭敬心,書中滿篇個人見解,如評關公戰略思想不高和性格有缺陷等不敬之詞,全部站在自身的立場,用淺陋的思維,井底之蛙的目光,以幾乎下結論的語言給關公做定位。請問您是誰,是誰賦予您的使命來對古聖先賢品頭論足!您是博古通今的文化泰鬥嗎?還是道德高尚的楷模或明心見性的智者呢?應該都不是!且遙不可及!那麼,以您這個身份水準來評價關公合适嗎?再請問關公是普通的曆史人物嗎?若是一般的武将,能被萬世景仰和三教共尊,公推為聖人嗎?且思想能成為當今主流和正能量的民族精神嗎?

武聖關公威德絕非凡夫學者所能妄測

那麼問題出在哪裡?一是您高估自己的學識,二是低估關公的人格與聖格,乃至您不了解奧妙的神格與佛格。是以,才敢著書立說,且信誓旦旦的發表評判言論。當然我們并不認為您懷有什麼惡念,或有意侵犯關公威德,而隻是從學問上進行研究,這點可以了解。但最好還是要以嚴謹、客觀、深入、謙下的态度來考證會比較公允準确。正如忠義人才培育學院院長黃國彰老師,在前文《關帝文化遍布全球五大洲之奧秘》叙述的,關公逝世時,隻不過一位亭侯武将,卻能受曆代帝王屢屢加封,由侯而公而王而帝而大帝,再入聖稱佛。并受三教百業共尊,信仰更遍布全球五大洲,如此熱烈崇拜,可謂中國聖哲第一人。這樣的威儀成果,若沒有至高至上的聖德是不可能辦到的。由此推知,關帝聖德必定有許多是後世所不能了解的。因而,我們殷切的期盼,學者發表高論一定要謹慎公正,以免誤己誤人,而且那些負面的言論對社會與未來皆無任何助益。

忠義人才培育學院客座教授 劉藝

來源:香港商報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