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都是為了你好!” 孩子會感激犧牲型父母嗎?

在教育中,“犧牲”二字,真的太沉重了。

“媽媽這都是為了你好啊”

“是,你是為我好,但你有沒有問過我心裡到底想要什麼?”

….

“是我配不上您的愛,沒有做好您心目中想要的那個女兒”

電視劇《小歡喜》裡面喬英子站在橋上試圖輕生,她與母親的對話片段挂了好幾天熱搜榜,令人揪心,我們不得不去思考:

“家庭教育,我們到底在育什麼?”

是讓孩子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還是讓孩子成為父母心中想要的樣子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自我剖析一下,你是“犧牲”型的父母嗎?

“我都是為了你好!” 孩子會感激犧牲型父母嗎?

1、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離婚了!

脫口秀演員思文在某一期節目中提到在單親家庭長大的親身經曆,她說道:

“對于孩子來說,最可怕的不是父母離婚,而是父母跟你說‘我們不離婚是為了你’。”

思文笑中帶淚地說:

“有些父母為了孩子的學習,還互相約定,等孩子聯考後,才能離婚,好像離婚是慶祝聯考的一種儀式。”

對于孩子來說,父母這樣的“犧牲”不是愛,而是一種無形的負擔,孩子是父母愛的“産物”,最後漸漸地變成父母之間愛情的犧牲品。

2、我做這些 都是為了你!

“媽媽做這麼多為了誰呢?還不都是為了你嗎?”

“隻要你開心,媽媽去賣腎都會供你上學讀書!”

有些“犧牲”型的父母會直接告訴孩子:“我都已經為你犧牲這麼多了,你怎麼還這樣”的話,可是,相比之下,更讓孩子感到無力的是“犧牲”型的父母,并不是通過語言來“綁架”孩子,而是無聲無息地毫無意識地給孩子傳達“自我犧牲”的感覺。

《奇葩說》裡面席瑞在一次辯論中提到自己小時候的故事:家裡不富裕,他饞着要吃橘子罐頭,奶奶雖然心疼錢,但最後給他買了,回家路上,奶奶對幼時席瑞說:“這罐頭七塊九,是全家人一頓飯的錢。”

“我都是為了你好!” 孩子會感激犧牲型父母嗎?

奶奶沒有惡意,可表達出來的“為你犧牲”的負能量,讓孩子無法承受。童年過早感受到貧窮的窘迫,使席瑞内心産生強烈的“不配感”。哪怕後來功成名就,但“窘迫感的恐懼”已深種,他已無法心安理得地享受擁有的一切。

童年産生的“不配感”,有時候真的會摧毀孩子成長後本該擁有的自信和快樂。

可以告訴孩子父母的不容易,但無須孩子去承受;

可以告訴孩子父母的情緒,但不要強迫孩子去背負。

健康和諧的家庭,不該在【付出】與【索取】中表達愛意。關系是互相的,親密關系如此,親子關系亦然。父母一開始在養育中已抱着“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的心,那麼孩子也會同樣“犧牲自己”來滿足父母。

“我都是為了你好!” 孩子會感激犧牲型父母嗎?

為什麼會有犧牲型的父母?

“育兒要言傳身教”。孩子在一個家庭中不僅在無時無刻模仿家長的言行舉止,在無形中他們也在模仿父母的内在情緒模式。

美國心理學家Stephen Karpman提出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三角戲劇,每個人都經常會上演一個由三角角色構成的三角戲劇:

受害者:“這都是你的錯“

拯救者:“我這都是為了你好”

迫害者:“你要聽我的!”

“我都是為了你好!” 孩子會感激犧牲型父母嗎?

内心有犧牲感的父母,可能曾經是各自原生家庭的“影印件”,他們或許也有犧牲型的父母,在原生家庭中,他們是受害者。

當自己組建了新家庭,有了孩子,無意識地攜帶這份受害感的思維模式延續下一代的養育上,無形中帶着犧牲的感覺,為孩子包辦人生,被迫成為了“媽媽做這麼多都是為了你好”的拯救者。

當這個孩子長大了,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沒有如父母所想那樣成為他們心目中的孩子,父母又去到迫害者的角色——“我做了這麼多為了你好的事情,你是我的孩子,必須聽我的。”

“我都是為了你好!” 孩子會感激犧牲型父母嗎?

作為父母,如果沒有看到原來自己有機會走出來這個三角戲劇中,那麼誰将成為下一個原生家庭的受害者呢?

和諧的家庭,是不以“愛”為名,讓孩子背負本來不屬于他們的情緒。尊重孩子的前提,是尊重自己。父母回到自己的人生邊界中,有機會從“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三角模式中逃脫出來。借由育兒,超越自己的原生家庭,為自己的幸福與命運負責,也能引導孩子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父母回歸自我,孩子也能自信地做他自己。

不知道如何陪伴孩子?

和孩子玩不出新花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