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富順西湖,四個标簽诠釋她的前世今生

富順西湖,四個标簽诠釋她的前世今生
富順西湖,四個标簽诠釋她的前世今生

人文荟萃的富順西湖

高仁斌

取名“西湖”的湖大陸共有三十六處。這其中,在川南富順的老城,隐藏着一個叫西湖的地方,是當地人引以為豪的休閑之所。《蜀中廣記》載:“西湖在監之西,相傳有此監即有此湖。”“監”,指的就是富順縣,富順因鹽設縣于北周天和二年(567年),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始設富義監。

富順西湖甲蜀中

古代西湖,大多有種荷的雅好,曆代詩人也多有吟詠。富順的西湖也引來了衆多文人的吟詠。最具代表的莫過于富順縣趙化鎮人,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劉光第的七律《西湖》:

勝地呼人作雅留,愧無邛杖到錢遊。

兩峰蒼萃一孤艇,五裡荷香十二樓。

縣有湖山高蜀國,夢随煙月落杭州。

漫憐詞客清寒甚,踏葉來占易洞秋。

首聯中,遠在千裡之外的錢塘江,既是詩人渴望“雅留”的“勝地“,亦是開闊視野、縱觀天下的向往之地,奈何自己此時連一根趕路的竹杖也沒有。詩人直抒胸臆,胸懷天下,報國圖強的理想躍然紙上。

富順西湖,是一座四山環抱的天然湖。宋高宗紹興年間富順進士程骧就曾留下“四山攢碧争為地,一水涵空為補天“的詩句,這裡的”四山“,指的即是:瑪瑙山,五府山,鐘秀山和神龜山。颔聯寫了詩人泛舟富順西湖的所見所聞。詩中的“兩峰”指的是鐘秀山和五府山,“十二樓”指的是西湖及周邊的樓台亭閣,據舊志記載,有望湖樓、燕歸樓、飲風樓、段玉裁讀書樓等,亭閣有思賢亭、君子亭、浩然亭、西湖亭、淩波亭、醒心亭、春風亭、彙賢亭等,此外,西湖周邊還有玄天宮、天上宮、文昌宮、倉颉廟等廟宇。

頸聯是詩人對家鄉西湖的贊譽,放眼蜀國,唯有家鄉的西湖最美,猶如夢裡見到的杭州西湖。富順西湖不僅有着悠久的曆史,且在民間有着不錯的口碑。古有諺雲:天下西湖三十六,富順西湖甲蜀中。

尾聯詩人筆鋒轉到當下的境況,自己還是一個清寒的讀書人,泛舟西湖,踏着滿塘荷葉,就是要向曾經在讀易洞苦研易學的兩位先賢緻敬。詩人奮發苦讀的決心,完全流露于字裡行間。

劉光第是一個有着遠大抱負的人,在家鄉苦讀求學的日子裡,他以家鄉的山川名勝和家庭、讀書、生活為題材寫了不少的作品,從《西湖》中可見他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向往。

文人名士雅聚地

富順西湖形似葫蘆,滿塘荷花也是一道靓麗的風景。明代成化年間的四川按察副使顔正,就曾專程到富順訪求當時的隐士學者項秉儒,并留下《詠富順西湖》一詩,詩曰:“十裡荷香二傾湖,水禽翻浪浴菰蒲。扁舟蕩槳弄明月,疑是坡仙載酒圖。” 詩中不僅描繪了當時西湖荷花盛開、水禽翻浪的景象,也言明當時的富順西湖,已經開發為旅遊場景,遊人可以蕩舟西湖邀明月,頗有一番詩情畫意。

富順因鹽業發達、重視教育,曆來人才輩出。段玉裁主纂的《富順縣志》記載,自隋開科舉以來,共出進士232名,明代最盛,共有進士139名。是以從明代開始,富順便享有“才子之鄉”的美譽,最有代表性的,當數“景泰十才子”之一的晏铎和“嘉靖八才子”之一的熊過,西湖岸邊至今儲存着時人紀念他們的晏熊祠。明代四川狀元楊升庵曾為之撰有一聯。聯曰:才子出同鄉,先後兩人,文章千古;生祠超勝境,水天一色,風月雙清。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楊升庵以出差執行公務的名義回四川。這期間,升庵來富順,熊過帶着九歲的兒子敦樸陪他泛舟西湖。楊升庵還望着湖上風光,叫熊敦樸“對對子”。升庵出上聯:“落日呈萍實”。小敦樸當即對道:“荷風動藕船”。升庵高興地誇贊道:“此子翰苑才也”。後來熊敦樸真的考中進士。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熊過、楊慎還與泸州曾嶼等成立詩社“汐社”,結紫房詩會,常常詩酒唱和,以文會友。同時,楊慎所撰的《五言律祖》一書,也是托熊過代為校訂完成的,并為之撰寫《五言律祖序》,兩人堪稱文壇上的知己。

易學大師修行處

富順西湖在文化意義上的開拓,是因為早在宋代,就從這裡走出了兩位有名的易學大師。劉光第先生《西湖》一詩裡“踏葉來占易洞秋”句,就是指的讀易洞。

一位是《易樞》的著者李見。《蜀中廣記》卷四六明确記載:“李見,富順縣人。父英恪,嘗誅王均有功,擢知富順監。見讀《易》于神龜山,著《易樞》,“宋真宗天禧(1017-1021)年間,朝廷命富順知監通知李見赴京城開封任職,但他卻不願意涉足官場,竟然在中途逃走了。其人品學問,時人十分敬仰。明代富順進士甘為霖(明世宗嘉靖二年進士,官至工部尚書兼少保加太子太保)《西湖易洞》一詩,提及了李見讀易的情形,詩曰:”裡中高隐士,湖洞足栖遲。寤寐羲皇上,吾伊水石湄。研朱繁玉露,食墨飽神龜。此地開精舍,吾人得所師。

另一位易學大師是薛翁。清代著名學者、經學家段玉裁曾任職富順。劉盼遂《段玉裁先生年譜》記載,從乾隆三十八年至四十一年的四年時間裡,段玉裁曾在川南富順兩度署理縣事,他在任期内,培修文廟明倫堂、移建文昌宮、編纂《富順縣志》等,做了大量深得民心的努力。尤其值得一說的是,他根據《宋史·隐逸傳》、呂東萊《薛常州志》、王伯厚《困學紀聞》上的記載,進一步考證薛翁為富順人并為之建祠立碑,以此激勵鄉人。

時任四川學政吳省欽(字之甫,江蘇南彙縣人)對段玉裁的考定,表示極力支援,并作有《詠薛翁祠》一詩流傳于世。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段玉裁因“宋時薛(薛翁)李(李見)二先生深研易學,故将當時的西湖書院改名為學易書院,并将它進行擴建,增加了學舍、宿舍,擴招了生員,還聘請當時已經辭官回鄉的進士李芝為山長,自己也經常到書院講課,與學生們談經說道,此舉對當地教育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文旅融合興未來

富順西湖因其位于老城中心獨特的地理位置,自古以來倍受遊人青睐,更為難得的是,環繞西湖的四座山,作為西湖的守護者,也有着自己的自然和文化魅力。

瑪瑙山是縣城的最高峰,山下有始建于北宋的千佛寺、羅浮洞,曆史悠久,香火旺盛;鐘秀山是連接配接西湖與邵湖(今已不存)的一座山巒,循吏段玉裁曾移建文昌宮于其上,緊鄰西湖的一側,原是富順縣委所在地,現存有米芾所書的“第一山”石碑、于右任手書“謝持故裡”碑刻,以及四川報業鼻祖宋育仁手書“抱古觀今”碑刻等文化遺迹;五府山是富順革命烈士陵園,上有革命烈士紀念碑、革命烈士陳列館,以及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劉光第先生墓園;神龜山是連接配接富順西湖與富順文廟的一座山,原為縣署所在地,段玉裁署理富順時,被民間稱為“循吏段玉裁公餘讀書樓”就在其上,2018年複建的老縣衙,是按照清代道光年間的縣衙圖紙所造,布局合理,氣勢恢宏。

在富順人的心目中,西湖就是一首唯美的詩,一阙婉約的詞。2017年6月,詩人傅天琳來到富順西湖,彼時滿塘荷花含苞待放,她想起了好友張新泉(富順人,首屆魯獎獲得者),當即寫下《西湖,新泉不在》,這也成為傅天琳老師留給富順的最後一首詩。

2018年,富順縣以文廟、西湖為核心載體,将老縣城1.12平方公裡區域成功建立成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組建成立了西湖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作為景區營運主體,并在神龜山複建老縣衙,聯通文廟、西湖、千佛寺及四山的核心景點,西湖周邊環境得到有力提升。2022年春節,富順西湖重新實施了燈光亮化工程,華燈初上,整個西湖瞬間驚豔起來,西湖沿岸,人頭攢動,節日的喜慶和人文的互動,讓這座古老的縣城煥發了青春和活力,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正悄悄地改變和融入着人們的生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