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為什麼這麼喜歡玩遊戲?看完這個爸爸,你就明白了

現在的家長比較焦慮孩子玩遊戲,家長要出去上班賺錢,在沒時間管孩子的時候,會擔心孩子玩手機,不努力學習。

孩子為什麼這麼喜歡玩遊戲?看完這個爸爸,你就明白了

很多家長常見的做法就是沒收孩子的手機,哪怕是帶孩子出門玩耍的情況下看見孩子玩手機,都會當衆責罵孩子,但是長此以往,孩子似乎更加離不開遊戲,随着孩子長大,家長也越來越沒有辦法。

孩子為什麼這麼喜歡玩遊戲?看完這個爸爸,你就明白了

有一個爸爸,他早年家庭貧困沒有錢繼續讀書,于是拼命工作,給兒子買這樣買那樣,想滿足兒子一切物質的需求,但對兒子隻有一點要求得好好讀書,這是把讀書的希望寄托到下一代,讓兒子給他争口氣。

孩子為什麼這麼喜歡玩遊戲?看完這個爸爸,你就明白了

其實這個孩子學習成績并不差,平常的作業也是按時完成,隻是在爸爸的眼中,隻要孩子不玩遊戲,那麼孩子就能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

孩子為什麼這麼喜歡玩遊戲?看完這個爸爸,你就明白了

那麼這個爸爸或許沒有想過,孩子為什麼這麼喜歡玩遊戲,這需要搞清楚一個問題,其實孩子天生喜歡玩,孩子的整個童年,最好的教學方式也是在玩耍中認識這個世界,增長新的知識。想想我們童年的時候,是不是也愛玩耍呢,隻是那時候的我們在踢毽子,跳繩,砸沙包,玩這些和運動相關的遊戲而已。

那麼為什麼我們玩運動遊戲就這麼開心,而現在孩子很少參與到傳統運動類遊戲中。是運動類遊戲比不過手機遊戲,還是手機遊戲真的容易讓孩子沉迷呢。

孩子為什麼這麼喜歡玩遊戲?看完這個爸爸,你就明白了

說道手機遊戲的優勢,便是友善,一個人就能參與到一群人的遊戲裡,孩子也不用認識其他小夥伴,僅僅憑借一個網名,就能玩到遊戲,獲得學業以外的樂趣。

而傳統運動類遊戲,需要先找到熟悉的幾個小夥伴,在戶外找到場地開展活動,等到活動開始,一兩個小時就過去了,如果小夥伴互相住得遠,可能一場活動都湊不齊幾個人。特别是住在大城市裡的孩子,這樣的戶外活動對于孩子更加花時間,也難以做到。漸漸的,孩子們開始傾向玩手機遊戲,于是手機遊戲成了大多數孩子的選擇。

孩子為什麼這麼喜歡玩遊戲?看完這個爸爸,你就明白了

談到這,或許家長們已經明白了,其實傳統運動類遊戲和手機遊戲,都隻是孩子課外的興趣活動而已。孩子也沒有偏愛手機遊戲,隻是傳統運動類遊戲組織起來太困難。

孩子為什麼這麼喜歡玩遊戲?看完這個爸爸,你就明白了

那麼想要調整孩子的課外活動,也需要家長們的互動,怎麼在滿足了孩子物質上的基本需求後,放下手上的部分工作,也能有時間帶孩子去戶外玩耍,陪伴孩子參與到現實活動中,當孩子的娛樂活動有了更多的選擇,孩子自然不會沉迷在手機遊戲裡。

她堅決禁止自己十歲的孩子玩兒王者,但孩子周圍的同學都在玩,聊天内容也很多是關于王者的,孩子沒玩兒過,顯得跟大家格格不入。這個孩子呢,很聰明,他想着解決辦法,就是把a同學給他聊的内容用第一人稱,眉飛色舞的講給B同學聽,制造一種自己也在玩兒,而且玩兒的還挺棒的假象,隻為刷一波存在感。

EDG奪冠朋友圈刷屏了,連我這個外行人也特地找來了相關報道了解了一下。在報道的下方跟了數以萬計的評論,除了滿滿的自豪、鮮花和掌聲,還看到了一個群體深深的擔憂。沒錯,這個群體就是中國家長。家長們的心情很複雜,大家很擔心各方媒體的報道會不會把孩子們帶偏,擔心家中沉迷遊戲的孩子會更加理直氣壯地玩遊戲。

很多家長都把遊戲當做是孩子荒廢學業的罪魁禍首,在阻止和限制孩子玩遊戲上圍追堵截,跟孩子鬥智鬥勇。但家長們很快就會發現,孩子越大越難控制,尤其是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任性又沖動,很多家長為了避免孩子走極端,隻能無奈地選擇繳械投降。其實家長的努力之是以沒有效果,主要還是因為很多家長把力用錯了地方。今天我會從另一個角度來聊聊多數孩子沉迷遊戲的根本原因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在防止孩子沉迷遊戲上找到新的方向。比如專家說網絡切斷了孩子與現實之間的聯系,讓他們生活在虛拟的世界中,缺乏共情實踐的能力,策劃并不全對。很多孩子之是以沉迷遊戲,恰恰是因為網遊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功能,正是社交功能。

有一位媽媽,她堅決禁止自己十歲的孩子玩兒王者,但孩子周圍的同學都在玩,聊天内容也很多是關于王者的,孩子沒玩兒過,顯得跟大家格格不入。這個孩子呢,很聰明,他想着解決辦法,就是把a同學給他聊的内容用第一人稱,眉飛色舞的講給B同學聽,制造一種自己也在玩兒,而且玩兒的還挺棒的假象,隻為刷一波存在感。

很多孩子玩兒遊戲啊,并不單純是為了好玩兒,找成就感,更深層的原因是為了融入集體,被集體接納,本質上是一種。社交需求。可問題是,現在的孩子,他們的社交需求遠沒有得到滿足,甚至可以說是極度匮乏。這種匮乏是三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沒有時間。孩子在學校能自由支配的時間隻有課間的十分鐘,放學以後要寫作業,或者呢,是去補習班上課,時間排得滿滿的,孩子悶,要約到一起很難。其次呢是沒有場地。國家體育總局曾釋出過一份2019年全國體育場地統計調查資料,資料顯示,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中國人均的場地面積僅為2.08平方米,這當中還有很多場地呢,不是免費向所有人開放的,孩子沒有場地,隻能被困在家中,還談什麼社交呢?最後是找不到人。孩子們能建立社交聯系的,除了老師、同學就是家長,教學任務和各種瑣碎的學校任務讓老師們沒有更多精力。去與學生建立強連接配接,同學呢,很難約,家長要忙掙錢,時常加班,掙錢和陪娃不能兼得。當孩子們的社交需求在現實中無法得到滿足,他們自然會轉向網絡遊戲,畢竟網遊中的社交是成本最低、最容易獲得的,隻要一不能上網的手機就夠了。是以儲殷教授說,網絡遊戲不是原因,而是結果,真是一語中的。今年中國國家新聞出版暑于8月30日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要求所有網絡遊戲企業僅可以在周五六、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的20時到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一小時的服務。這裡重在從源頭去賭,但更重要的其實還是書。讓孩子不再沉迷遊戲并不隻是家長的責任,也是整個社會共同的責任,家長給孩子多一些尊重。

陪伴和肯定孩子就不用去虛拟世界尋求認同。家長平時多給孩子創造一些社交機會,比如住在一個小區或相鄰小區的同學可以經常約到一起,一起學習,一起玩耍。同時希望雙減政策能持續的落實下去,讓孩子們有更多自由的時間。也希望相關的部門能多建一些像孩子悶免費開放的活動場地,既能讓孩子有地方鍛煉,也能為他們創造一個健康向上的社交場。好了嗎?今天的視訊就到這裡,如果你喜歡我的視訊,别忘了點贊、收藏和轉發,期待你在評論區與我互動,我們下期視訊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