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美貨币政策階段性分化,如何影響資産價格?

作者:21财聞彙
中美貨币政策階段性分化,如何影響資産價格?

作 者丨胡天姣,家俊輝

圖 源丨圖蟲

世界第一、二大經濟體的貨币政策再次走向分化。美聯儲加快收縮步伐以緩解國内居高不下的通脹壓力,中國央行則堅持跨周期與逆周期調節有機結合以保穩增長。

當地時間3月16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兌現承諾,25個基點的加息靴子落地。

而在中原標準時間3月15日,中國央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當天開展2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10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其中,MLF和逆回購利率均持平于上次。

當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正準備加速收緊美國的貨币政策時,中國央行也正朝着自己的方向前進。即便2月金融資料走弱,市場預料中的3月MLF降息落空後,市場人士也數度表示,中國貨币政策降準、降息可期。

中美貨币政策分化

本次是美聯儲自2018年12月以來首次加息。

3月16日,在結束為期兩日的政策會議後,鮑威爾在新聞釋出會中表示,已決定将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0.25%-0.5%區間,不斷加息的做法适宜。

鮑威爾同時稱,FOMC有一個計劃,準備年内穩步加息并削減資産負債。他表示,物價高漲與供應鍊不暢使得通脹繼續高于目标。通脹回到正常水準所需要的時間長于最初的預期,且存在上行風險。

随着經濟逐漸修複,中美兩國貨币政策有所背離。自2020年中以來,中國貨币政策回歸穩健中性,注重“穩增長”和“防風險”的平衡。中國央行行長易綱同年表示,新冠疫情應對期間的金融支援政策具有階段性,應考慮适時退出。

“美聯儲本次25個基點的加息主要是因考慮到地緣政治及能源方面的影響,特别是對美國普通家庭的影響,相對較為鴿派。”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全球市場政策師趙耀庭在3月17日的會議中稱,這種鴿派的政策對包括中國在内的新興市場來說較有利,并不會促使太多的資金回流至美國市場。

美國勞工局最新資料顯示,美國2022年2月CPI同比上漲7.9%,續創40年來新高;環比上漲0.8%,創2021年11月以來新高。而3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59.7,低于上月的62.8,稍弱于市場預期。

而此刻,中國的貨币政策卻相對寬松,将繼續圍繞“穩增長”展開。

2022年2月的中國金融資料釋出後,市場普遍預計,政策有繼續發力的空間。而在2021年,中國央行實施兩次全面降準,各下調50個基點:2021年7月15日,中國央行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50個基點;12月15日,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再被下調50個基點,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

中國央行公布的資料顯示,2022年2月,M2同比增長9.2%,新增人民币貸款1.23萬億元。“整體看,2月金融資料偏弱,新增信貸和社融明顯低于預期,結構也不夠理想,反映出實體經濟需求偏弱。”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經濟增長5.5%左右的目标,是高基數上的中高速增長。

溫彬認為,實作5.5%的增長目标,需要政策進一步加大支援力度。“貨币政策要發揮好總量政策和結構性的雙重功能,找準時機,降準、降息仍有必要、有空間,加大力度提振需求,促進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

“中國的貨币與财政政策雖尚未作‘U’形轉彎,但确實有松動的迹象,未來确實也将有助于促進流動性與商業活動。”趙耀庭說,中國的經濟增長目标為5.5%左右,政策制定者的關注點為穩增長和促增長兩方面,這實際上建構了一個政策式的托底,或将支撐股市表現。

Vanguard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王黔向記者表示,美聯儲和幾乎所有主要經濟體的央行都在加息,這必定将限制中國進一步寬松的空間。但中國應該能夠根據國内經濟條件保持貨币政策的獨立性。“鑒于房地産的持續低迷以及消費和服務複蘇的低迷,中國央行在上半年仍有進一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的空間。”

“中美貨币政策的分化有目共睹。”趙耀庭說,但中國是相對寬松的政策,目前并未在(資産)價格或投資意願中被反映。未來幾個季度内刺激政策會托起經濟增長,而這也是投資者關注的因素。

分化源于中美經濟周期錯位

“從曆史資料來看,中美兩國存在階段性貨币政策分化,分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中美經濟周期的分化。”中信證券一份研報認為,中美兩國貨币政策均具有較高的獨立性,與各自國家的經濟周期高度相關。

中信證券稱,在今年上半年穩增長的目标下,中國貨币政策寬松方向明确,政策前置;而高通脹預計推動美國加快開啟加息周期。今年下半年美國通脹或回落,緊縮步伐存在放緩的可能性;中國下半年通脹壓力預計将提升,中國貨币政策寬松幅度或有所減少。

中信證券認為,今年“穩增長”仍為首要任務,在中國貨币政策以我為主的基調下,預計今年貨币政策将繼續更為主動、更早地發力,寬松方向明确,短期美聯儲緊縮的貨币政策對中國貨币政策限制較弱。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團隊表示,中美貨币政策反向的背後其實是中美周期的錯位。

“以2020年為原點,中國經濟周期的步調要明顯快于美國。”中金稱,中國領先于美國率先實作了生産生活的恢複,領先于美國早在2020年二季度便開始收緊流動性應對潛在的經濟過熱風險,包括對通脹的應對也要早于美國。

中金指出,美國通脹仍在向上攀升,整體處在滞脹的中前期,貨币政策的收緊迫在眉睫。考慮到中國政策層面放松的舉動有一部分會被美國流動性收緊的負面拖累所抵消,預計中國央行的放松力度可能會進一步的超預期。

“經濟資料表明中國經濟運作良好。M2貨币供應量同比增幅從8%輕微短暫上升至11%,說明中國央行到目前為止隻對貨币政策進行了小幅修正。”趙耀庭說,此外,中美通脹率的差異将使中國央行能夠在中期内保持溫和立場。

中金固收在其研報中說,除中美兩國背離的經濟特征外,通脹水準也會導緻2022年兩國的貨币政策産生較為明顯的分化。

多重因素之下,中美通脹程度差異很大。中信證券認為,後續需關注美聯儲緊縮步伐以及美國經濟發展态勢,并且存在美國緊縮周期影響中國貨币政策寬松視窗期的風險。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2022年,中美貨币政策進一步分化由此引發的潛在風險也将再度引起市場關注。

3月16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會議指出,關于宏觀經濟運作,一定要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切實振作一季度經濟,貨币政策要主動應對,新增貸款要保持适度增長。

中國“穩增長”政策将部分抵消美加息影響

新興市場正警惕地關注着美聯儲的緊縮政策,投資者關注風險中的機遇。

富達國際宏觀及政策資産配置全球主管Salman Ahmed表示,美聯儲25個基點的加息恰如預期。目前的點陣圖中值顯示,預計2022年将加息7次。但他仍認為美聯儲在今年最終将加息3或4次。“從資産配置角度來看,我們仍對股票和信貸市場持謹慎态度。”

趙耀庭指出,在美聯儲緊縮周期期間,美國股市往往會提供正回報,這次也将是這種情況。然而,市場可能面臨美聯儲大幅收緊政策和利潤增長受限的前景,尤其是面對原材料價格上漲。股市漲幅可能有限,尤其是在美聯儲過于激進的情況下。在股票中,其較為偏好價值股多于增長股,以及較為看好周期性股票多于防守性股票。

加息通常促使美元上行。自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曆次美元上行大周期中,新興市場國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如2014年到2015年的美元上行周期中,土耳其、俄羅斯、阿根廷等新興經濟體出現了明顯的匯率大幅波動。

美聯儲加息不可避免将對全球經濟造成影響。通過對過往美聯儲加息對金融市場影響的研究,德意志銀行研究發現,常見的一個模式是,增長放緩通常發生在加息的一年後,一般貨币政策的全面效應可能需要幾個季度才能顯現。

“從首次加息算起,通常加息第一年經濟增長保持強勁,通脹繼續上升,股市繼續上漲,信貸緊縮,債券收益率曲線趨平;第二年,經濟增長開始放緩,股市趨于平穩,信貸開始擴大,債券收益率下降。”德銀研報指出,如此推算,2022年出現負增長的可能性很低。

“此種可能性将從2023年起不斷增加。當美聯儲在2022年上半年首次加息時,它将在随後的兩到三年内對經濟和金融市場産生影響。”德銀預計。

但來自中國央行的刺激計劃至少能部分抵消美聯儲收緊政策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影響。

讓部分新興市場稍感安慰的是,大宗商品出口國及亞洲鄰國今年将受益于中國經濟的增長。

荷蘭銀行(ING)在研報中指出,由于中國的銀行傾向于在年初發放貸款,1月份的貸款通常會比12月份大幅增長。“但即便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增幅也相當可觀,這表明,中國潛在的經濟活動比去年更為強勁。”

“中國相對寬松的貨币政策對鄰國的影響,主要取決于政策的實施情況,尤其是基礎設施投資。”趙耀庭說,若地方政府更多地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必定對周圍的鄰國的經濟産生推動,但最大的推動因素仍舊為消費。

資産價格将受何影響?

中美貨币政策又一次分化,中美利差快速收斂,10年期中美國債收益率差在去年全年間收窄近百個基點。

“投資者應做好準備,應對潛在的政策分歧。”富蘭克林鄧普頓旗下Brandywine Global全球投資組合經理Tracy Chen說,在所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利率差異的縮小将對人民币産生下行壓力。

中美利差正在縮小,海外投資者自1月起對中國在岸債券的增持速度已開始放緩。瑞銀預計,美債收益率将進一步相對溫和上升,10年期美債收益率将于今年6月升至2%。

“中國和美國的通脹率可能在2022年四季度趨同至2.3%左右,這一點頗為重要,因為美國通脹下降将令人民币相對于美元的實際利差大幅收窄。”瑞銀表示,在年底兩國通脹率位于相同水準的情況下,100個基點的差距反映了中美國債名義利差。

在收益率曲線長端,瑞銀預計人民币與美元的利差将收窄至75個基點。鑒于美聯儲與中國央行貨币政策的進一步分化,人民币的名義利差優勢可能将更大幅收窄。

“這裡必須強調名義利率差和實際利率差之間的差別。”瑞信中國首席經濟學家Wang David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名義上,預計中美利差将縮小約185個基點。然而,在美國的高通脹率和中國的溫和通脹率的背景下,預計二者實際利率差可能不會很大,甚至都不會朝着同一方向變化。

在王黔看來,雖然美國市場經消化了今年相當激進的加息,但預計市場價格将朝着軟着陸的場景移動,即終端利率将超過2.5%(而目前的定價是硬着陸的情況,終端利率低于2%)。“這将導緻短期和長期收益率進一步上升,因美聯儲加息和市場對更高的最終利率進行定價。”王黔稱。

“中美整體利差很有意思。”汪濤解釋稱,美聯儲加息自然會推高美國利率,但同時美國的長期利率上升得并不多,因市場認為随着美聯儲加息,長期通脹壓力反是在減少,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是以上升得并不多。另外,在國際局勢較為動蕩的情況下,中美利差雖會縮窄,但并不會呈現出太大的縮幅。

“近期,全球局勢較為動蕩,人民币表現一直較為堅挺,甚至走強。”汪濤說,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的經濟較有韌性,與外界沖擊有一定隔離。另一方面,中資銀行和企業顯現出一定的避險情緒,換彙的意願非常高。

“海外投資者對中國資産的需求應繼續得到長期戰略投資者的支援,而得益于更好的回報前景和全球投資組合的多元化效益,後者将繼續增加中國資産。”王黔進而稱。

考慮到中國政策支援力度将加大,趙耀庭對2022年中國企業的盈利情況更感樂觀。中國央行最近制定了數項放寬流動性的措施,應會為信貸沖量提供強勁的推動力,使得經濟轉向擴張模式,進而推動商業活動,并對企業盈利起到利好催化作用。

他指出,上一季度,科技股的每股收益也已呈現出正增長勢頭和動力。此外,随着政策制定者将重心更多地轉向經濟穩定和增長,中國股市與其他主要市場股市之間的估值差距應會開始縮小。

中美貨币政策階段性分化,如何影響資産價格?

本期編輯 江佩佩 實習生 詹惠楠

百萬讀者都在看

立案調查!知名電商緊急緻歉!

熱搜炸了!工行2.5億存款“不翼而飛”!盜竊還是職務侵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