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奧場館 四季綻放(聚焦“後冬奧”)

冬奧場館 四季綻放(聚焦“後冬奧”)

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攝

冬奧場館 四季綻放(聚焦“後冬奧”)

“冰墩墩”在冬奧會冰壺賽場。 新華社記者 周 密攝

“大跳台比電視上看起來還要陡,蘇翊鳴和谷愛淩真是有顆‘大心髒’。”幾天前,北京市民林聰帶着家人到首鋼滑雪大跳台打卡。重溫中國運動員奪冠的場景,領略冬奧會場館的風采,一家人都很興奮。

3月17日,北京首鋼園北區面向遊客開放,北京冬奧會比賽場館首鋼滑雪大跳台吸引了不少市民和遊客。據了解,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不少場館均計劃在今年“五一”前對外開放。

奧運場館在比賽期間見證了無數震撼人心的時刻,其賽後的持續利用,也是“後冬奧”的重要課題之一。北京冬奧組委新聞發言人嚴家蓉日前表示,北京冬奧會場館的賽後利用主要涉及文旅綜合開發、申辦舉辦高水準賽事、向社會開放等三方面。在籌辦過程中,北京冬奧會便提前謀劃場館及附屬設施在賽後的多功能利用,傳承好冬奧遺産,讓冬奧場館在一年四季都能精彩綻放。

冬奧賽場玩冰雪

位于北京首鋼老工業園區的首鋼滑雪大跳台,是冬奧會曆史上第一個賽後永久保留的滑雪大跳台場地。北京冬奧會時,運動員從跳台上騰空而起,與身後工業風十足的冷卻塔構成了令人叫絕的經典畫面。

賽後,除了向公衆開放、供遊客參觀之外,首鋼滑雪大跳台也将借助“永久保留”的優勢,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北京首鋼園運動中心副總經理郭曉民表示,在冬季雪季,首鋼園自營的“冰雪彙”活動計劃在大跳台舉辦。這意味着冰雪愛好者不僅可以遠觀,還可以親身體驗蘇翊鳴和谷愛淩“飛翔”過的福地。

不隻是在首鋼滑雪大跳台,很多冰雪愛好者耳熟能詳的冬奧會場館都将在近期向公衆敞開大門。“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場館不僅屬于運動員,更屬于熱愛運動的每一個人。”嚴家蓉說。

雙奧場館國家遊泳中心将于4月全面開放冬奧賽時場景體驗。所謂“賽時場景”,據國家遊泳中心總經理楊奇勇介紹,是指在“冰立方”比賽大廳内,冬奧形象景觀、賽時看台、冰壺賽道全面保留;賽時體育展示演出繼續上演;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繼續“上班”……身處場館中心,觀衆會有身臨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比賽現場的感覺。

此外,“冰立方”的賽時場館運作工作也設計成了體驗項目。參觀者可以變身“冬奧運動員”,走進運動員裝備區和更衣間,還可以到賽道投擲冰壺、登台頒獎、接受采訪、與家人視訊連線等,體驗奧運冠軍的感覺。

“‘冰立方’賽後開放的核心是‘冬奧原場景的全方位呈現,重點突出原汁原味’。”楊奇勇說。

作為冬奧會唯一建立的冰上競賽場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在冬奧期間見證了各國運動員13次打破奧運紀錄和世界紀錄,“最快的冰”得到一緻稱贊。根據規劃,冬奧會後“冰絲帶”将分區域向市民開放,面向大衆特别是青少年開展各類喜聞樂見的冰上運動項目。場館可針對不同項目分區域、分标準制冰,接待超過2000人同時開展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冰球、冰壺、花樣滑冰等各類冰上運動,并為冰上運動教育訓練提供場地。

北京冬奧組委運動員委員會主席楊揚表示,因北京冬奧會而興建的冬奧會比賽場館場地、文化廣場、國際奧林匹克學院、冰雪博物館等設施,未來将持續開放,為群衆提供豐富的冰雪文化供給設施,成為北京冬奧會的一個重要遺産。

高水準賽事不斷

辦賽,是冬奧場館的“本職工作”。按照規劃,北京冬奧會各場館将繼續申辦、舉辦高水準國際賽事和各項國内賽事,将重大賽事舉辦與全民健身有機結合,帶動大衆賽事和地方發展。

嚴家蓉表示,有關部門已經與世界冰壺聯合會、國際雪車聯合會等世界單項體育聯合會建立了良好聯系和合作,未來将積極申辦、主辦世界杯等世界一流賽事。

據了解,在北京冬奧會尚未閉幕時,國家遊泳中心業主機關北京國資公司已與世界冰壺聯合會、中國冰壺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将在“冰立方”冰上運動中心設立世界冰壺學院教育訓練中心、舉辦國際冰壺賽事及系列冰壺教育訓練,共同促進冰壺運動在中國和世界發展。楊奇勇說,希望不斷投入資源,走出有中國特色的冰壺産業化新路。

位于延慶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雪遊龍”,也将繼續作為比賽場地。目前,雪車雪橇中心與國際雪橇聯合會已簽署協定,将承辦高水準國際賽事,并為國家隊和其他訓練隊提供訓練場地。與此同時,“雪遊龍”賽道上也預留了大衆體驗出發口,賽道垂直落差由專業運動員的121米降至40多米,冰雪愛好者可以在冬季來到“雪遊龍”,安全體驗雪車雪橇的風馳電掣。

首鋼滑雪大跳台除了積極申辦單闆及自由式滑雪世界杯等國際賽事之外,還有望在夏季得到綜合利用,成為極限運動的新地标。郭曉民說,首鋼園正在和世界極限運動會(X Game)等機構對接,園内首鋼極限公園也将和大跳台“關聯”,夏季在大跳台區域可舉辦小輪車、滑闆等極限類比賽。

“冬奧元素和遺産非常寶貴,我們希望這些設施、知識、文化持續給公衆帶來價值。”楊奇勇說。

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共有雲頂滑雪公園、國家跳台滑雪中心、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和國家冬季兩項中心4個競賽場館。張家口市體育局副局長甄桂峰表示,張家口的冰雪賽事辦賽場地達到世界頂尖水準,當地将利用場館舉辦高端賽事,繼續申請舉辦國際、洲際綜合類冰雪賽事,同時适時舉辦單項世界杯、洲際杯、積分賽賽事,形成高端賽事舉辦常态化。

文旅綜合開發

既是體育場館,更是服務群眾的體育文化旅遊休閑綜合體——北京冬奧會提出了場館反複利用、綜合利用、持久利用的“北京方案”,文旅綜合開發是重要一環。

嚴家蓉說,延慶和張家口賽區将依托雪上場館打造“全季、全時、全域”的冰雪娛樂中心、山地度假區和避暑旅遊勝地。據介紹,兩個賽區冬季将開展雪上項目大衆體驗和舉辦賽事,非雪季則利用賽區人文曆史和自然生态優勢,發展區域特色旅遊休閑、山地度假、戶外運動等産業,實作冬奧場館四季營運。

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在設計之初便充分考慮了賽後的可持續利用。位于“如意柄首”的“空中俱樂部”可容納近千人觀賽、觀光,并舉辦各種展覽、儀式等室内活動。據介紹,張家口将利用“雪如意”等冬奧場館,建設集觀光休閑、時尚餐飲、購物娛樂、會展演出等功能于一體的冬奧文化集中展示區域,開發奧運主題文化創意産品、奧運場館影視創作功能。同時,依托場館建設奧林匹克公園,将部分冬奧運動賽事場地改造為奧運主題博物館,使之成為展示奧運文化、中國文化獨特魅力的重要視窗。

嚴家蓉介紹,首鋼滑雪大跳台所在的首鋼園将以“北京冬季奧林匹克公園”的身份陪伴市民,使“雙奧之城”的北京擁有“雙奧公園”。

“北京冬季奧林匹克公園”在首鋼園區的總占地面積為171.2公頃,包括首鋼滑雪大跳台、北京冬奧組委總部、北京冬奧會主運作中心、國家冬季運動訓練中心場館群等。郭曉民介紹,首鋼園計劃把大跳台作為冬奧文旅線路的重要一站,策劃奧運文化展覽展示等内容,讓冬奧場館融入大衆的娛樂文化生活中。

北京冬奧組委總體策劃部遺産管理處處長劉興華說,場館的營運要融入地區的整體發展中,下一步将以冬奧場館資源和奧林匹克公園為依托,傳承利用好奧運遺産,加速推動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助力京西“首都城市複興新地标”、延慶“最美冬奧城”和張家口“全亞洲冰雪旅遊目的地”建設,為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持續帶動京津冀區域一體化長遠發展注入新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