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衆論MCN分級管理:隻封殺網紅,不追責機構,會治标不治本

衆論MCN分級管理:隻封殺網紅,不追責機構,會治标不治本

近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2022年“清朗”專項行動舉辦新聞釋出會,會議上國家網信辦副主任盛榮華表示,2022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聚焦影響面廣、危害性大的問題開展整治,具體包括10個方面重點任務。

其中,“清朗 MCN機構資訊内容亂象整治”專項行動引人注目,網信辦表示,集中整治MCN機構及其旗下賬号炮制蹭炒輿論熱點、引發群體對立、欺騙誤導網民、釋出三俗資訊、利用未成年人謀利等違法違規行為。督促重點網站平台建立MCN機構分級管理制度,通過平台MCN機構入駐協定,明确MCN機構資訊内容業務活動标準和責任,加強日常監管,定期開展教育訓練,加強資訊披露,建立專門舉報受理管道,強化違規處置。

南都記者詢問抖音、快手等平台關于分級制的應對措施,截至發稿,尚未回複。

現有分級與監管要求不同

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網絡綜合治理局局長張擁軍在釋出會上表示,政府會加強監督,進一步明确标準,劃出紅線,嚴禁MCN機構造輿論、蹭熱點,嚴禁MCN機構為牟利打造“網紅兒童”,嚴禁MCN機構操控旗下賬号虛構關注度、浏覽量、評價評分,嚴禁MCN機構批量釋出同質化内容,歪曲事實真相、誤導公衆等,未來也将釋出明确的MCN機構資訊内容管理規範。同時,社會公衆的監督作用同樣重要,網信辦表示,将會要求平台加強資訊披露,建立專門針對平台入住MCN機構的舉報受理管道,全方位接受網民的監督。

南都記者注意到,快手和抖音目前均有一套自己的分級方式。2019年,快手和抖音均對MCN機構進行了分級扶持,并公布了具體的分級标準,

其中,快手将MCN機構分為S戰略級、A核心級、B内容級和C入駐級四個級别,并以月為機關,依據“優質賬号數、賬号總粉絲量、總發文量、總播放量、總漲粉數和人均視訊釋出數”等六個名額進行考核。

抖音也采用内容DP(Douyin Partner)考核進階制度,依據“優質賬号數、賬号總粉絲量、總播放量、總漲粉數和人均視訊釋出數”5個次元将MCN機構分為戰略級、核心級、内容級和入駐級,等級不同,享有的權益也不一樣。

一位接近快手的人士告訴南都記者,目前在根據相關檔案做平台内MCN機構的複盤,采取符合監管要求的分級方式。

抖音方面則表示對MCN分級一事暫無回應。不過,抖音直播近日釋出了《關于抖音直播嚴肅整治不良直播PK内容的公告》,平台将嚴格治理惡意炒作、拉幫結派、煽動粉絲等十大違規行為。對于違反相關規範的主播,平台将根據其實際行為的嚴重程度、主觀惡意程度以及造成的影響,予以停播乃至永久回收直播權限等處罰。

易觀互娛進階分析師廖旭華對南都記者表示,網信辦要求的分級和平台現在的分級是兩個概念,對于平台而言,首先需要的是明确内容分級的标準,而這需要行業形成一定的共識,其次要重新檢查MCN的賬号和内容,确定分級歸屬,最重要的是要建立長期的監督機制。“難點在于平台如何在利益和社會責任間平衡,如何處理一些大型MCN内容闆塊較多或者MCN日後需要拓展内容時的分級調整的問題。”

亂象背後,MCN機構“隐身”?

在國内直播及短視訊平台中,MCN機構主要擔任網紅背後“經紀人公司”的角色,從發掘新人,利用模闆進行包裝,安排其視訊制作内容,甚至在背後引戰為旗下網紅惡意引流。

艾媒咨詢資料顯示,2015年,國内MCN機構數量隻有160家,到2021年,這一數量已經飙升到3.4萬家,預計2022年,國内MCN機構數量将超過4萬家。

伴随網紅經濟走紅的還有各種網絡亂象,“3·15”晚會上,直播行業以及背後的MCN機構多次遭遇“點名”。近年來,随着“清朗”行動的展開,有關部門對于此類内容加大治理力度,對許多劣迹藝人進行封殺,多次約談相關平台,要求平台進行整改。但在這些處理行動背後,作為這些内容“策劃者”、“發起者”的MCN機構卻在這些風波之中“隐身”,對于旗下藝人受罰緘口不言,轉身繼續“孵化”下一個“流量巨星”。

事實上,對MCN機構的有效管理早已應提上日程,2019年12月國家網信辦釋出《網絡資訊内容生态治理規定》規定了禁止觸碰的紅線、《演出行業演藝人員從業自律管理辦法》《網絡表演(直播)内容百不宜手冊》《網絡主播警示和複出管理規範》《網絡表演經紀機構管理辦法》等相關内容也對MCN機構的運作進行了限制及限制。建立MCN機構分級管理制度以及加強披露将進一步規範内容生态。

北京某直播平台相關人士對南都記者表示,對于直播或者短視訊業态而言,平台要負主體責任,但主播與平台很多時候不是直接的勞務關系,而是包括公會、MCN機構在内三方的生态體系,平台對内容管控,經紀機構直接管理主播行為,監管部門最新的表态也意味着管理責任的前移,對整個内容生态而言是好事。“對于平台而言,MCN的分級也依賴内容分級基礎,至于怎麼分級,還需要與監管層溝通相關标準。”

業内人士表示,對MCN機構缺乏追責機制導緻對于部分生産低俗内容的“網紅”進行封殺這一處理方式治标不治本,在同樣的模闆下,MCN機構可以很快孵化出許多同質“網紅”。短視訊時代大量流量湧入,“一個網紅養活一個公司”的現象也使MCN機構的試錯成本較低。

有行業内人士告訴南都記者,在一定情形下可以采取“連坐”措施,将賬号責任與MCN機構責任關聯,賬号違規的責任追溯到MCN機構。“比如黑名單制度,如果MCN旗下的主播出現問題,MCN機構也要受相應的處罰,比如降低傭金,甚至根據不規範行為的嚴重程度封禁該MCN機構不同的商業行為等。”

優睿傳媒董事長于文浩對南都記者表示,内容審查制度先建立起來之後,更精細的分級才有執行的土壤,是以,對于平台以及MCN機構而言,“内容審查為先,複制廣電審查标準是個方向,但這個工作量巨大。”

業内人士指出,分級制度将壓實MCN機構、網際網路平台和監管部門的具體責任,MCN機構作為資訊内容的生産者,需要有明确的業務标準。有關部門對于MCN機構的整治固然是應時應勢,但治理過程中也應注意避免“一刀切”,在明确責任與義務的同時,應盡可能保持短視訊及直播産業的整體活力,走出“一管就死”的怪圈。

采寫:南都記者 葉露 實習生 段欣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