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律的程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01

自律的程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網絡上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越自律,越自由。”又說“自律的邊界就是自由的邊界。”

由此可見,一個人自律的程度,往往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現實中,很多人陷于“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的狀态,假裝很努力地“僞自律”,騙得了别人,唯獨騙不了自己,因為結局不會陪你演戲。

真正自律的人,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做到了,而是有一個修行和成長的過程。他們一點點解除自己對外界的依賴,一點點打磨自我的學習力、執行力和自控力,功夫所成之時,便鶴立雞群,與衆不同。

自律的程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02

真正自律的人,不會期待他人。

一位大德高僧曾說:“痛苦源自我執和法執,即對自己的執着和對周遭事物的執着。”

比如,人在職場,我們總是責怪上司太刻薄,同僚太苛責,正是由于他們的強勢和不近人情,才導緻自己工作又多又累,這種被“打壓”的感覺如同緊箍咒,讓自己每天都無比壓抑。

不少人為了“出一口惡氣”,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如何與人争鬥上:手頭工作,要出新出彩;彙報工作,要擡高自己貶低對手。處心積慮地應對每一件事,以至于生活中所有空間,都被憤懑、嫉妒和焦慮填充,沒有分毫快樂可言。

久而久之,身心疲憊,健康狀況每況愈下,競争力也被無形中削弱了很多。

既然太過執着,反倒得不償失。不如換一種活法:将自己從複雜的“争鬥”中拉出來,不再人雲亦雲,不再跟随别人的“節奏”走,而是樹立自己的目标,有條不紊地去實作。

如同晚清重臣曾國藩,30歲以前,他極其平庸。為了考取功名,他刻苦勤奮背書,終于得到一官半職。

但步入職場後,曾國藩沒有了目标,整日吃喝玩樂,忙于應酬,内心卻極度恐慌,不知道這樣的日子有何盼頭。

于是,他下定決心,制定修身、升職等一系列計劃,不再讓自己被周遭環境同化。

十年之後,他的修養、官職都如期得到了大幅提升,這便是自律的力量。

由此可見,真正自律的人,不管遇到的環境多舒适、多惡劣,都隻會對自己提要求,而不會對他人有所期待。

當一個人表現出對周遭環境和他人不計較、不指責、不抱怨時,就如同“沖突”中的一方,撤離了現場,想打也打不起來了。

把所有時間用來精進自己,這種行為本身,就是對他人無聲地告示:我注定與你們不同。

自律的程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03

真正自律的人,不去臆測他人。

時間最是公平,給予每個人都是同等的時間。

從生到死的這段日子裡,有的人每一天都充滿了歡喜和愉悅,他們看得到自己比前一天的進步,真心贊美不期而至的小确幸,讓原本毫無意義的人生,被賦予了豐富多彩的意義。

當一個人開始好好愛自己,平淡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好日子。

這,其實也是一種進階的自律。

現實生活中,太多的人,并不懂得“窗外的繁華,不是我的繁華”。而是極度渴求從他人的言行、眼神中找尋到對自我價值的認同、肯定和贊美。一旦對方表現出鄙夷、不屑或者是輕視,便覺得受到奇恥大辱,惶惶不可終日。

如同一篇小說中講述的一個例子:

一位秘書将費盡心思寫好的文稿送呈上司,原本是想着會得到表揚的。誰知,那天上司和老婆吵了架,心情很不好,看都沒有看,就直接把文稿丢在了一邊,氣呼呼地說了:“我知道了。”

就因為上司一個不悅的表情和一句漫不經心的話,這位秘書在走出上司辦公室之後,就開始了連綿不斷地臆測:上司是覺得我文字功底太差勁,還是打心底裡已經對我成見了?難不成要将我掃地出門了?

一頓胡思亂想下來,原本情緒高漲的秘書像霜打了的茄子——蔫了。這種憂心忡忡的情緒,讓同處一個辦公室的同僚,都覺得壓抑,回到家中,他更是帶回了“愁雲密布”,一家人都不敢大聲說話。

而隔天,上司把秘書喊去,對他撰寫的文稿大加贊賞,秘書又開始做起了升職加薪的“春秋大夢”。

身處繁雜的塵世間,人們每天都會接觸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如果總是“眼睛向外”,不斷地臆測他人的想法,就不免被他人“牽着鼻子走”。當一個人失去了自我,哪裡還會有自我主張、自我成長呢?

自律的程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真正自律的人,不傷害他人。

《次第花開》中寫道:自律的動機是考慮他人的感受,不想因為自己的不當行為給他人帶來傷害,讓他人痛苦。

我了解,這種傷害,不是偶發沖突,繼而大打出手。而是“心存僥幸”之下,觸碰到了他人無言的痛楚。

就如同曾經一篇很火爆的網絡文章所寫《不要随意打擾别人的幸福》:每個人所擁有的幸福都不盡相同。有些人的幸福,或許是别人不屑一顧的,但對于他來說,這已經就是全部。

文中舉了個例子,一戶人家為考上大學的孩子舉辦喜宴,一位客人在敬酒的時候,非要追根究底,孩子到底考上哪所大學。當得知隻是一所很不起眼的專科學校時,他便非常不客氣地取笑起來:“這也算考上大學?”

随着這位客人開始對這所學校“名不見經傳”“很不入流”的一番介紹,原本喜氣洋洋的氣氛頓時凝固了,主人家臉上的笑容也僵硬了,但他們還是不得不擠出笑臉,繼續向來賓們表示感謝。

這便是無心的傷害。看似“無心”,實則“有心”,因為他絲毫都不“自律”,隻顧着自說自話,自我感覺良好,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沒有半點“同理心”。

自律的程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04

結束語:

生而為人,無法做到不與他人往來。在喧鬧的人群中,與人保持友好邊界,有能力享受獨處的時光,就需要高度的自律。

“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并不是冷漠,而是各自安好。彼此守住邊界,才能長久地相處。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檔源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