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說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

在進行大量的相關研究後,我得出一個最簡單的結論:犯罪預防要從未成年人做起,而對未成年人的工作則須從家長們做起。

古人曰:“人之初,性本善。”

的确,絕大多數家庭是健全的、溫馨的,絕大多數父母是愛孩子、教孩子的,絕大多數孩子是懂事的、可愛的。

然而,仍有例外。

北京曾發生一起四少年綁架殺人案,人們在震驚之餘也在探讨他們犯罪的原因。

結果發現,這四名少年都是父母雙全,家庭經濟狀況良好,家中沒人有過不良前科,父母自稱也一直在管教孩子。

可是,這些孩子還是犯了罪。

這一執行個體說明,家庭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門學問,需要智慧和技巧,需要探讨,需要學習,需要掌握相關的知識。

許多經驗可以給我們知識,但在家庭教育中,等父母有經驗時,孩子已經長大,教育的機會已經錯過。

是以,我重視家庭教育的研究和相關知識的宣傳。其中,家庭教育的理念極為重要。

為什麼說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

第一,人的心理發展有順序性,未成年人的心理問題有滞後反應性。

任何生命都是過程,任何過程都有開始。

生命發展是軌迹式的,人的命運取決于早期。

人的成長大緻有三個時期,即1~6歲、6~12歲、12~18歲。

12~18歲時,人已經進入青春期,其獨立意識與逆反心态決定了這一時期已經不是家庭教育的優勢時期。

是以,家教的最佳時期是12歲之前,即依戀期。

在依戀期中,1~6歲又最為關鍵。

由于人的心理發展具有邏輯的程序,是以人在成年時出現的許多心理問題往往源于未成年時期。

2007年發生在美國大學校園裡的一起槍擊案,槍手趙承熙的犯罪心理就屬于他在未成年時期(8歲)因移民造成了心理創傷,這種心理創傷導緻他在23歲時無故殺人。

人在幼年時最重要的需要之一是安全感。

對一個幼小的孩子來說,熟悉的環境、親切的夥伴比富有的房屋、汽車更容易讓他形成陽光與健康的心理。

如果做父母的能夠了解這些道理,就不應該以自己的意志去生活。

這一案例告訴我們,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否則父母的一切努力都會成為泡影。

第二,未成年人是被動的弱者,其弱小和被動決定其一切是成人造成的。

客觀地講,撫養人對被撫養人具有生命的決定權、物質的提供權、照顧的程度權、個性的決定權。

如果替孩子問一問大人:“我是怎麼來的?”

就可以發現,我的胃口是喂出來的,我的脾氣是帶出來的,我的觀念是唠叨來的,我的殘忍是孤弱無助熬出來的,我的無恥是百般遷就溺愛出來的。

一些孩子出走、自殺、犯罪,看似是孩子自己的選擇,其實是父母行為的反應或結果。

譬如,自殺就是因為父母的過分寵愛給孩子形成了錯誤判斷:“既然你如此愛我,現在我的要求再不合理,你也要答應我,否則我就用死來回應你。”

孩子不知生命隻有一次,逝不可複。

這一錯誤是誰造成的?

仍是父母。

父母應該在孩子3~5歲時就找機會給孩子一個明确的态度展示:“如果你做得不對,我就不愛你!”當然,這需要相關的知識與操作的技巧。

第三,家庭撫養不僅是物質的,更重要的是心理撫養。

曾有一位父親勤奮努力地掙下了萬貫家财,卻突然發現長大了的兒子已經變得不可理喻,沉溺于網絡。

無奈之下,他找到一位少年問題專家,說:“你幫我教育好我的兒子,我就給你10萬元!”

我當時曾撰文告訴這位父親:你錯了,教育孩子是你作為父親不可推卸的責任,更何況對人的心理教育是從情感開始的,而最基本的情感就是親情。如果沒有親情,就不可能形成人的基本情感反應。沒有正常情感反應,一個人又如何會被教化?

是以,給孩子掙錢的時間不如自己陪伴孩子的時間,給孩子存錢的努力不如教給孩子做人做事的努力,找奶媽帶孩子不如自己辛苦帶孩子。這是家庭教育很重要的理念,即撫養與情感、情感與教育息息相關。

第四,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性格才真正決定命運。

在現代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長在浮躁與欲望的社會背景下越來越偏重于孩子的智力發展,似乎孩子的分數和所讀的重點學校就決定了孩子的起跑線,就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這是家庭教育認識中一種嚴重的偏差。

智力、分數、學曆雖然重要,但是縱觀人類曆史,絕大多數被人們敬佩和記住的成功者一定是有人類最基本的情感,他們有責任感、同情心、博愛,他們能自制,能付出,能與人合作。而責任、自制、合作、付出等,均為人的性格,不屬于智力的範疇。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一位從集中營幸存的中學校長曾寫信向所有老師提出一個請求,這也是所有家長應該聽到的話:“請幫助我們的學生成為具有人性的人,你們的努力絕不可以制造出學識淵博的怪物,多才多藝的心理變态狂,成績優良卻殺人不眨眼。讀、寫、算隻有在能使我們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時候才具有重要性。”

為什麼說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

第五,對子女的愛護,其前提是尊重,家長要知道兒童和生命的基本權利有哪些。

由于孩子的弱小,由于孩子需要引導,這也就造成了一些家長的認識誤區,認為自己有權替孩子作決定,有權決定孩子的全部生活,甚至将自己的理想強加在孩子頭上,将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孩子心中。

比如,一些從不懂電腦和網絡的成年人居然極力呼籲在孩子面前消滅網絡。在這種家庭教育背景下的孩子,或者在這種成年人身邊的孩子,雖然衣食無憂,但卻不快樂。

許多孩子雖獲得高學曆,卻以自殺了卻一切。

每當此時,痛不欲生的父母都會問道:“這是為什麼?”

原因很簡單,一個從小沒有感受過快樂的人怎麼會有健康陽光的心态?一個從小沒有被親人或社會善待過的人怎麼會溫情地善待别人?一個從未體驗過被尊重的感覺的孩子怎麼會有自尊而自制,又怎麼會尊重别人的權利和生命?

即使我們成年人給予他們生命,給予他們成長中所需的物資,“被給予者”仍有獨立的人格,他們仍需要被尊重,需要平等地商量、了解和溝通,包括我們在為未成年人的立法中都應堅持這一理念。

是以,未成年人的問題取決于成年人社會的努力程度。

第六,改變孩子的行為必須先改變大人的行為。

我認為,家庭教育的首要工作是如何對家長們進行教育,如何讓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長心理過程,大人們如何在孩子出現問題時能夠有意識地主動發現自己的問題,先調整自己。能做到這一點,家庭教育才具有真正的價值。

曾有一個真實的案例,一個男孩在接觸網絡後略有些成瘾,先後用作業本寫了數本網絡日記。

此事被家長發現後,愛孩子的家長責罵了這個誤入歧途的孩子,燒掉他的網絡日記,并明确地表示出嚴厲的制止态度,而孩子也答應不再上網。

但在這之後,孩子仍然出現了一次“身不由己”,又去了網吧。

盡管此次食言後家長并沒有馬上責罵他,可他在第二天竟選擇了自殺。

傷心的家長不明白為什麼在沒有責罵的情況下孩子仍然自殺。

其實,家長如果不燒掉孩子的網絡日記,如果能認真地讀一下孩子的網絡日記,早就可以發現孩子存在沮喪與自卑等心理問題。

可是,家長沒有這樣做。

是以,改變孩子的行為必須先改變大人的行為。

——摘編自李玫瑾的論文《家庭教育的六個理念》

為什麼說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

總結一下,作為家長,要密切關注家中孩子的成長,未成年人的心理問題有滞後反應性,家教的最佳時期是12歲之前,家長要抓住家庭教育的優勢時期。

家庭撫養不僅是物質上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條件,更重要的是心理撫養。

因為對人的心理教育是從情感開始的,而最基本的情感就是親情。

沒有親情,就不可能形成人的基本情感反應。沒有正常的情感反應,一個人很難被教化。

對子女的愛護,其前提是尊重,不要将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孩子心中。

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之前必須先改變大人的行為。

要記住: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性格才能真正決定命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