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面人”原來可以這樣玩!

“面人”原來可以這樣玩!

說到面塑,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記憶:面人師傅坐在街頭,根據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幾經捏、搓、揉、掀,用小刻刀靈巧地點、切、刻、劃,頃刻之間,一個個精巧鮮活的面人便呈現在眼前。

如今這樣的場景,

同樣在我縣青年面塑手藝人

鄭成的指尖上演。

與面塑的不解之緣

走進鄭成的工作室,一排排色彩豔麗、造型獨特的面塑映入眼簾,手持青龍偃月刀的關二爺、捧着蟠桃笑容可親的壽星翁、顔色搭配大膽創新的貔貅等各類作品或栩栩如生或靓麗可愛,讓人看得眼花缭亂、愛不釋手。

“面人”原來可以這樣玩!
“面人”原來可以這樣玩!

記者見到鄭成時,她正坐在桌子旁捏制一隻虎年吉祥物,不過幾分鐘,一隻精巧細緻的小老虎就完成了,這種捏面人的手藝顯然非一日之功。“之是以會和面塑結緣,主要是受我父親鄭志超的影響,他十分喜歡中國傳統文化,長期從事國畫創作,同時愛好廣泛,對微畫、微雕、微刻等都有涉略。” 自8歲起,鄭成就跟着父親學習繪畫,在成長的過程中,父親一直帶着她接觸泥塑、雕塑、剪紙等各類傳統藝術。

“面人”原來可以這樣玩!

2019年,鄭成無意間了解到中國著名面塑藝術大師蕭占行要在廣州開班授課,她将這一消息告訴父親後,鄭志超十分鼓勵她博采衆長、笃學不倦。就這樣,鄭成與面塑結下了不解之緣。

“當時我們每天從早上8點開始,對着面塑一直坐到淩晨2點,洗洗弄弄基本上淩晨4點才睡覺,每天休息三四個小時。”就在這樣高強度的學習中,鄭成對面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她看來,面塑做得好與壞,與個人的美學功底、審美情趣、創新能力密不可分,這讓她感受到面塑的無窮魅力。

學成歸來 傳承非遺

學習歸來後,鄭成一邊繼續從事國畫興趣教學,一邊堅持面塑練習提升技藝。面塑是一門曆史悠久的民俗藝術,如何讓面塑在新時代赢得年輕人的喜愛,有更大的空間供面塑手藝人生存和傳承?帶着這樣的思考,鄭成創作了貔貅系列。

“面人”原來可以這樣玩!

“這一系列的原創已經有三百多款,主要特點就是造型憨态可掬、色彩大膽豔麗,希望做到既有傳統又添新意。”通過參加湖交會、杭州國際公益周、湧金西湖集等各類展會集市等活動,鄭成積極向公衆展示這門傳統民間藝術,作品也受到了市場的認可。

“面人”原來可以這樣玩!

關于未來,鄭成滿懷期冀,希望可以與缂絲、棕編、竹編等多種藝術形式開展探索合作、進行融合創新,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同時積極配合相關政府部門開展非遺體驗活動,讓面塑能夠走得更遠、傳得更廣。

-END-

記  者:付露波、劉 洋

編  輯:黃佩雯

執行主編:歸李喆

戳和

支援非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