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餘 桦 || 柳樹下的童年

餘 桦 || 柳樹下的童年

柳樹下的童年

文 / 餘 桦

早上乘車去機關,依稀看到車窗外時不時有綠光閃動。仔細一看,原來是河岸上的柳樹吐新芽了!看到那嫩嫩的綠搖曳在霞光裡,頓覺春意撲面,讓我心頭一熱,不禁又想起了柳蔭下的童年……

餘 桦 || 柳樹下的童年

那時,爸爸媽媽因工作忙,把我們姐弟四個都放在外婆家,讓外婆一手帶大。外婆的家在三裡畈鎮何家垸最南邊,粉牆黛瓦掩映在竹林中,門前是一個可以擺放二十多桌酒席的大院子,院子最左邊有一棵高大的柳樹,老遠就能望見。

每到春天,柳樹披上了綠裝,我和弟弟們常在樹下玩耍、嬉戲。有一次玩捉迷藏,三個弟弟都去躲着由我來找,我找到大弟弟和二弟弟後,可怎麼也找不到小弟弟,于是我們玩别的去了,把這事給忘記了。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外婆問我小弟弟去哪了,我這才想起下午玩躲貓貓的事來。小弟弟從小就比我們幾個聰明,藏得太深讓人找不到。我因為害怕找不到小弟弟急哭了,等找到他時全家人又好氣又好笑,原來他躲在後房的麥杆堆裡睡着了!

到了夏天,柳樹枝繁葉茂,像一把碩大的遮陽傘,能遮住半邊院子,風兒一吹,發出悅耳的沙沙聲,它的枝條像絲帶一樣飄舞。傍晚時分,外公把院子掃得幹幹淨淨,晚飯後外婆點好蚊煙放在風口處。我們洗好澡,大孩子的擡竹床,小的搬椅子,一家人到樹下乘涼,聽大人們給我們講故事。舅舅盡講些聊齋裡的故事,吓得我一個人不敢去房間,我就吵着要他換個故事,舅舅就講安徒生的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就是最早聽舅舅講我聽的,我最愛聽的是外婆講梁山伯祝英台、牛郎織女等神話故事。舅舅除了講故事,還帶我們玩耍,有時給我們編柳條帽遮太陽,還特别神氣。二弟戴着帽子拿着玩具手槍,玩解放軍抓壞人的遊戲。二弟從小就有點“霸道”,每次都是自己扮演解放軍,讓小弟扮演壞人。總是演壞人,小弟肯定不幹,兩個人為争着扮演解放軍鬧得不可開交。這時候外婆就出來調解,說哥哥要讓着弟弟,這樣小弟偶爾也能扮演一回解放軍。

秋天,樹葉漸漸由綠變黃,樹葉随着秋風揚揚灑灑飄落,滿地的葉子像一條條彩色的小魚兒。外婆總會用這些葉子做成漂亮的項圈,我帶上外婆親手做的項圈覺得像個土味小公主,引得塆裡的小夥伴羨慕不已。

餘 桦 || 柳樹下的童年

有一年,爸爸把我送去我的祖籍漢陽幺垸,讓奶奶帶了一段時間,第二年春天回三裡畈時四歲多,口音也變成一口漢陽腔。塆裡的嬸嬸、阿姨們都來逗我,說哪裡來的個“細呔子”(三裡畈稱說外地話的人喊“呔子”),外婆笑得合不攏嘴。那時,二弟、小弟還沒出生,外婆最寵我,到哪兒都背着我。一天外婆背着我上山放牛,我看到滿山的各種植物很是好奇,一會兒問這是什麼,一會兒問那是什麼,外婆都一一告訴我植物的名字。忽然聽到遠處傳來狗叫聲,我興奮的問外婆:“家家!這是哪裡的狗狗叫啊?是不是幺垸的狗狗叫哦!”我外婆當時就樂了,說:“我兒真神了,能聽到一二百公裡外幺垸的狗叫聲!”這件童言童趣逗得外婆開心的事,是我記事後外婆說起來我才知道的。

如今回想起來,外婆一個人帶大四個孩子多不容易啊!她除了幹農活,還要管一大家子一日三餐,漿洗縫補,白天幹農活做家務,晚上紡線、做鞋。好幾次我從睡夢中醒來,看到外婆還在燈下納鞋底。我催外婆早點睡,外婆說:“還剩下幾針納完了就睡”。外婆總把好吃的留給我們吃,而自己養雞連一個蛋都舍不得吃。有一次學校組織我們到更偏遠的農村勞動一周,外婆煎幾條腌制的鲫魚讓我帶上,那魚可是外婆平時都舍不得拿出來吃留着待客的,班裡其他同學多是帶的腌菜,條件好的同學也不過帶點油悶蠶豆,和我一起大飽口福的同學,都說外婆比媽媽更好。

在我上國小四年級那年,冬天比常年更寒冷,外婆的手指裂了許多口子,手一動就會流血,但外婆依然堅持給每個孩子做雙鞋過年。我心疼外婆,勸外婆今年就不要做了,說去年的鞋還好好的。外婆說:“别人家的孩子過年都有新鞋,你們沒有,我心裡過意不去呀!”每每想起,我不禁淚流滿面。我清楚的記得,那年外婆給我做的是一雙紫色綢面暗花滾白邊的出邊鞋,帶給我一個不一樣的快樂新年。外婆數十年對我們的疼愛和呵護,給了我們姐弟四人一個溫暖而幸福的童年。

外婆離開我們整整三十年了,三十年來不管我走到哪裡,每逢柳絮紛飛時,與外婆在一起的一些陳年往事,外婆那慈祥的笑容,常浮現在我腦海裡,而且越漸清晰。外婆叫王梅香,農曆臘月二十四是她的生日,正是南方小年,也是臘梅綻放的時節。小時候我無數次想着長大了要好好回報外婆,遺憾的是還沒有等我好好回報外婆的養育之恩,她就永遠離開了我們。但在我心裡,在我睡夢裡,外婆從未離開過。外婆的養育之恩隻有來生來報答,我隻能在每年的清明去三裡畈掃墓,供一些外婆在世時愛吃的祭品,寄托哀思,以此表達對外婆的深切懷念。

餘 桦 || 柳樹下的童年

今見柳樹吐新芽,“柳絮風輕,梨花雨細……”我情不自禁的低聲吟誦,仿佛間,我又回到了那棵隻能在夢裡重制的柳樹下……

餘 桦 || 柳樹下的童年

作者簡介:

餘桦,真名餘勝華。羅田人,大專文化,武穴市國土資源局退休幹部。現就職于湖北三維紡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