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單車均價超10萬,長城2021年大賺67億

單車均價超10萬,長城2021年大賺67億

頭圖來源 | Pixabay

不差技術差營銷。

3月29日,長城汽車釋出了2021年财報,資料顯示,2021年長城汽車營收1364.05億元,同比增長32.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7.26億元,同比增長25.43%;實作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42.03億元,同比增長9.55%。

營收和淨利潤齊漲,在汽車行業備受疫情和原材料漲價困擾的情況下,屬實難得。作為對比,同為自主車企頭部陣營的比亞迪在2021年營收同比增長38%至2161.42億元,但淨利潤卻同比下滑28.8%至30.45億元。

回顧往年财報資料,長城汽車的盈利表現一直不錯。以2016年為例,彼時長城汽車營收達986.16億元,淨利潤高達105.51億元,比銷量規模是其3倍的長安汽車(102.85億元)還要高。

不過,自2017年以來,長城汽車的營收始終保持在千億左右,但淨利潤一直沒有突破百億。

單車均價超10萬,長城2021年大賺67億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與此同時,長城汽車也沒有達成股權激勵方案中的考核目标,根據股權激勵計劃,2021年至2023年,長城銷量要達到149萬輛、190萬輛、280萬輛;淨利潤要分别達到68億元、82億元、115億元。從實際情況來看,2021年銷量和淨利潤的完成度分别為86%、99.7%。

長城的瓶頸,該如何突破?

單車均價超10.6萬元

從财報資料來看,整車業務依然是長城汽車的主要收入來源。2021年,長城整車銷售收入達到了1213億元,占總營收的88.9%。

在此背後,是長城大幅攀升的年銷量。2021年長城銷量同比增長14.79%至128萬輛,遠超乘用車市場整體增速。

具體到各細分市場,首先來看新能源領域。2021年,長城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13.91萬輛,同比增長137.29%,占總銷量的10.86%,實作收入110.98億元。其中,歐拉品牌銷量同比增長140%至13.5萬輛,是長城向電氣化轉型的主力軍。

歐拉強勢增長,使得長城汽車在2021年新能源廠商銷量排行榜中占據第四的位置,前三名分别是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以及特斯拉。對比來看,新勢力陣營“蔚小理”在2021年均未突破10萬銷量關口。

深耕細分領域,是長城銷量攀升的一大秘訣。

比如,從WEY品牌獨立出來的坦克品牌,主攻硬派越野SUV領域。憑借出色的越野能力,以及遠超同價位産品的科技配置,2021年坦克品牌共傳遞8.5萬輛新車,官方透露,坦克在硬派越野車的市場佔有率已超50%。

繼坦克300成功之後,坦克500也延續了火爆的勢頭,2021年廣州車展開啟預定後,僅1個小時訂單量就超2萬輛。為了更早提到現車,不少車主甚至選擇加價購買其他車主轉讓的訂單,在閑魚、轉轉等二手物品交易平台催生出大量坦克500的轉讓訂單,轉讓價一度超過3萬元。

單車均價超10萬,長城2021年大賺67億

坦克300 來源:坦克官網

皮卡作為長城汽車的發家業務,在2021年仍然保持了頭部優勢。2021年,長城皮卡系列銷量為23.3萬輛,全球累計銷量突破200萬輛,這也是長城連續24年保持國内、出口皮卡銷量第一。

海外業務也為長城汽車貢獻了不少收入。2021年長城汽車在海外銷售近14萬輛新車,海外營收同比大漲142.24%至161.6億元,占整體收入比例達11.85%。

營收大漲,淨利潤也創近5年來新高,長城是怎麼做到的?

長城汽車官方表示主要是由于“報告期銷量增加及品牌向上使得單車收入提升所緻”。财報顯示,2021年,長城汽車平均單價超過了10.6萬元,同比增長15.02%。相比之下,吉利汽車平均單價為8.7萬元。

單車均價越高,意味着品牌溢價能力越高。今年1-2月,長城汽車15萬元以上車型銷量占比提升至15.5%,智能化車型占比提升至88.1%,這成為其淨利潤大漲的一大原因。

不差技術差營銷?

營收與淨利潤雙增長,但資本市場卻并未給予長城熱情的回報。進入2022年以來,長城汽車股價持續低迷,截至發稿,長城汽車股價報27.42元,相較于去年最高點跌幅超過一半,市值縮水超3800億元。

“長城汽車擁有不錯的系統創新性,但資本市場的想象空間已經被透支。”專注汽車股票投資的李揚認為,長城後續發展的樂觀預期,此前已經反應在股價上。“無論是銷量還是品牌創新,長城汽車股價需要更大的催化劑。”

事實上,長城汽車一直在求變。2021年6月,長城汽車釋出2025戰略,計劃到2025年全球年銷量達400萬輛,其中80%為新能源汽車,營業收入超6000億元。

要達成上述目标并不容易,尤其是新能源闆塊,2021年,長城新能源車型銷量僅占總銷量的10.86%。相比之下,轉型步伐更快的比亞迪在2021年累計銷售了59.3萬輛新能源乘用車,在總銷量占比超80%。

“比亞迪建立在高成本效益的産品基礎上,配合比較廣泛的銷售管道是其上行的關鍵。”電動汽車三電系統和汽車電子工程師朱玉龍表示,BEV切換磷酸鐵锂電池實作了成本下降,給比亞迪帶來更大的定價空間,這是(比亞迪能率先實作電氣化轉型)非常核心的因素。

目前比亞迪旗下主力車型幾乎都有新能源版本。乘聯會資料顯示,2021年,比亞迪秦和宋在新能源轎車和SUV銷量榜單中均處于亞軍位置。長城的新能源産品矩陣略有些單薄,歐拉品牌是主力軍,目前在售車型隻有兩款(黑貓、白貓已停止接單)。

單車均價超10萬,長城2021年大賺67億

歐拉好貓 來源:歐拉官網

進入2022年,晶片短缺、供應鍊緊張等難題加劇,長城汽車轉型面臨更多阻礙。2022年2月,歐拉黑貓白貓車型停止接單,引起不小的輿論風波。歐拉品牌CEO董玉東無奈解釋,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黑貓單台虧損超萬元,為公司帶來巨額虧損。

與此同時,2月長城汽車銷量僅為7.07萬輛,同比下滑20.5%,在乘聯會的廠商銷量排名中,也下滑到第十的位置。長城回應稱,主要是由于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生産的車身電子穩定系統(ESP)供應不足所緻。

燃油車和新能源車業務兩端受阻,長城汽車的壓力顯而易見。不過在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看來,長城汽車缺的不是産品和技術,而是營銷,魏牌轉型後銷量不理想,主要是營銷不到位,靠概念營銷不如蔚小理。

魏牌CMO喬心昱表示,接下來魏牌會在使用者營運、管道布局等多方面進行變革創新,也會考慮學習新勢力車企的打法。

證券機構對長城的未來保持樂觀态度。開源證劵、華安證劵以及華西證劵在長城釋出2021年财報後,均給予“買入”評級。

“預計長城汽車2022年、2023年營收分别為1920.5億元、2567.4億元,淨利潤分别為100.6億元、156.2億元。”華西證劵在研報中預計,2024年長城汽車總營收和淨利潤能分别達到3309.9億元和200.2億元。

(注:李揚為化名)

作者| 秦章勇

編輯| 李歡歡

單車均價超10萬,長城2021年大賺67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