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武帝滅佛62年後,一個和尚帶了657部佛經到長安,使得佛教大興

作者:高能E槽

公元71年,中國境内迎來第一次佛道之争。雙方比試誰家真經不怕火煉。結果,道家經書遇火焚燒,而佛家經書遇火不僅沒有燃燒,還放出五色光華。當時的漢明帝下令在比試的地方修建“焚經台”來紀念這件事。佛教也從此在中國大地廣泛傳播,在南北朝時期,佛教達到了一個高峰,當時各國的皇帝都宣揚自己是佛教徒。直到周武帝宇文邕上台,開始了第二次佛道之争,經過七次百官、道士、和尚相關的辯論後,周武帝開始了滅佛運動,搗毀佛像,燒掉佛教經書,讓和尚還俗,上演了“焚經毀像”。

周武帝滅佛62年後,一個和尚帶了657部佛經到長安,使得佛教大興

在周武帝滅佛的62年後,一個和尚帶着657部經書來到都城長安,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并由此衍生了一部名著—《西遊記》,這個和尚就是唐僧。

在《西遊記》中,唐僧取經的起因是李世民因為答應救違反天條的泾河龍王一命,結果沒攔住魏征,讓魏征在夢裡把泾河龍王殺了。

泾河龍王在地府裡告狀,李世民由此開始了“地府一日遊”。在地府從業人員的安排下,李世民參觀了地府各個景點,同時從業人員還特意讓李世民看看被自己殺的鬼魂,包括自己的哥哥、弟弟。李世民非常害怕,地府從業人員借機讓李世民舉辦水陸大會,超度亡魂。李世民以為地府從業人員很熱心,卻不知自己早就入了佛教的套路。

後面我們知道唐僧是如來二弟子金蟬子轉世,為了讓金蟬子回歸,同時宣揚佛教,觀音等一手策劃了“西天取經”方案,包括李世民的地府之行,甚至泾河龍王之死也在其中。

李世民回到陽間後,舉辦水陸大會,期間觀音又變身老和尚給唐僧送去了袈裟和禅杖,讓李世民下了派人去西天取經的決心。唐僧也是以被封為“禦弟”,去西天求取真經。

但真實曆史上的唐僧并沒有《西遊記》中的那麼風光。

唐朝建立後,李淵給自己認了個非常厲害的祖宗—老子,由于老子是道教創始人,是以道教也就成了當時的“國教”,佛教自然就被比下去了。

有的和尚便由佛入道,有的和尚便專心鑽研佛家經典,來撫慰自己的心靈。唐僧便是第二種人,不過,他随即發現佛經很多翻譯得并不準确,同時每個人翻譯的版本也不一樣。這是因為周武帝滅佛時,将一部分經典的佛家經書都燒了,一些精通佛理的僧人被逼還俗,然後幾乎都死在了戰場上。

這導緻後世經書翻譯很多人都是憑感覺,拍腦門翻譯出來的。唐僧作為一個佛學研究僧,對這些有問題的佛經翻譯自然容忍不了,但是自己翻譯又需要懂梵文。他便向唐太宗李世民打報告要去西天取經,希望老闆撥些資金支援,給些身份上的支援,比如通路學者,也就是“公費出差”。

唐僧打了幾次報告,都沒有得到李世民的準許。

周武帝滅佛62年後,一個和尚帶了657部佛經到長安,使得佛教大興

沒辦法,他隻好帶着自己的徒弟自費去西天取經。同時,由于李世民沒有準許,唐僧也沒有拿到“護照”,不能正常地通過相關關口。不過,老天給了唐僧一個機會。

公元629年,長安發生了大災難,朝廷讓百姓出去自謀生路。唐僧便和弟子僞裝,混入災民中,離開了長安。

唐僧向西沿着絲綢之路到了涼州,由于沒有“通關文牒”這種護照,唐僧隻好挑小路走,離開大唐,到了西域。

周武帝滅佛62年後,一個和尚帶了657部佛經到長安,使得佛教大興

《西遊記》中唐僧遇到女兒國,想讓唐僧不再西行,而是留在女兒國。真實曆史上,唐僧雖然沒有這種福氣,但是也遇到了類似的事情。

唐僧到高昌國後,高昌國王是一個信佛的人,他聽說唐僧的事後,好好招待唐僧,并與其談論佛法,發現唐僧佛法高深,便與其結為兄弟,同時想盡辦法讓唐僧留在高昌國。

唐僧沒辦法隻好絕食來抗議,高昌王知道後,很是羞愧,便派人護送唐僧到印度。唐僧便向高昌王允諾自己傳回時會在高昌國留3年,給高昌國國王、百姓、和尚講經。

是以唐僧确實可以稱得上是“禦弟”,但不是李世民的“禦弟”,而是高昌國國王的“禦弟”。

唐僧到達印度後,到當時佛教的聖地那爛陀寺進修,拜裡面的高僧戒賢為師。

公元642年,印度國王舉辦佛學辯論會,唐僧是論主,類似于現在打擂的“擂主”。當時來的西域各國國王、還有三千和尚都會向其提一個問題,唐僧對答如流。由此,唐僧“聖僧”的名号已經在西域傳開。

唐僧學成以後,便動身回國,這比來時的待遇好多了。路上的許多國家聽說唐僧到了後,都會好好招待,并派人護送。

周武帝滅佛62年後,一個和尚帶了657部佛經到長安,使得佛教大興

唐僧的名聲也随之傳入了大唐。當唐僧帶着657部佛經到達長安時,因為李世民正在高句麗打仗,便命宰相房玄齡迎接唐僧。

長安城寺廟的和尚和朝中的百官都來迎接唐僧,來看看唐僧到底長的什麼樣,竟能完成這樣的壯舉。

李世民回到長安後,唐僧馬上面見李世民,向李世民講了一路上的關于西域各國和印度等國的資源、風俗等,張骞和班超也沒有相關的記載。李世民聽着唐僧的見聞,覺得自己好像又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他勸唐僧還俗,然後給以高官厚祿,唐僧在西行取經的路上曆經磨練,早已到了“動心忍性,無欲則剛”的境界。

他知道唐太宗李世民給他官職,是為了想讓自己像張骞一樣領着唐朝的軍隊征服西域之外的疆土。

同時,由于西域等國都是信佛的國家,讓自己出任官職,可以更好地讓西域臣服于唐朝。

還有最後自己作為最出名的和尚,選擇還俗做官,這也會給其他的和尚做出表率,減少和尚。可見李世民并不是信佛的,他對自己表現得如此歡迎,隻是為了自己的野心罷了。

想到這些,唐僧一句佛号拒絕了李世民,但他将自己的經曆寫成了一本書《大唐西域記》,算是從另一方面滿足了李世民。

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唐僧作為高僧,也對此深有感悟。但他知世故而不世故,而是不忘自己的初心,無愧“高僧”之名。

然後,他開始了自己翻譯佛經這一最開始想幹的事情。他一邊翻譯一邊講,讓弟子們受益匪淺。其中最年輕的弟子辯機和尚因為佛學出衆,在李世民死後,經常出入公主、皇子的場所為其講經,同時還和高陽公主産生了緣分。可見,唐僧西天取經到長安後,佛教有多麼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