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倪海廈是黃老邪,徐文兵是張三豐

作者:通識同學

用桃花島島主,東邪黃藥師,來稱呼倪海廈是恰如其分的;用武當開山掌門,一代宗師張三豐,來稱呼徐文兵,其實有點擡高徐文兵,為了表示對徐文兵老師以後的期許,稱呼他為張三豐也算合适。

2009年11月10日,倪海廈老師在北京和梁冬錄制《國學堂》的時候,徐文兵在北京龍頭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設宴款待了倪海廈老師。徐文兵認為倪海廈是:陽氣旺盛,敢做敢當敢言的人。徐文兵和倪海廈在對有些疾病的看法,食物、藥物的認識方面也不謀而合。

倪海廈是黃老邪,徐文兵是張三豐

梁冬、倪海廈、徐文兵

恰巧兩個人都是金庸武俠的鐵粉。成龍的電影,四大天王的歌,瓊瑤的電視,金庸的小說,這四大俗中,唯有金庸的小說,從1955年《書劍恩仇錄》連載,至今不衰。倪海廈和徐文兵在見面時,曾共同指出金庸的一個錯誤:他把環跳穴錯按到了人的胳膊上。是以,用金庸武俠裡的人物來類比兩個,也是合情合理合适的。

東邪倪海廈

倪海廈是黃老邪,徐文兵是張三豐

黃藥師

倪海廈并非醫學院學生,他的針灸是由台灣針灸四大派之一的古典針灸派周左宇,和上海名醫徐濟民所傳授。他的醫藥知識則主要靠讀書自學。

網上有文章稱,倪海廈早年曾到台灣基隆一家中藥行當學徒,那間中藥行有四位中醫師坐館,其中一位就是師承曹穎甫的經方大家姜佐景。這四位醫師平時最喜歡打麻将,倪海廈就随侍在側,端茶倒水,而中醫師聊天,多半就是聊些行醫經驗和心得,倪海廈在白天聽了之後,回家就會翻閱醫書,博覽群書,無所不看,各家各派均有涉獵,但很快,倪海廈就确定了經方才是正确的方向。

1.博學多才

倪海廈,山、醫、命、相、蔔,五術俱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與黃藥師完全相同,無有不知,無有不精。在五術之外,還喜歡音樂、飙車、躲擊、滑雪,愛好實在是廣泛。估計在東吳大學政治系的學習好不了,畢竟精力都用在了學習天文、地理和人事上了,稍有剩餘也被吉他、飙車、追女孩兒給耗費掉了。

2.特立獨行,不顧世俗

倪海廈将漢唐中醫開在佛羅裡達的一個小島上,醫館由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堂構成,而且遍植桃花,稱之為桃花島。診所不開在人群密集的鬧市,卻開在一個來往不便的小島上,這就是倪海廈。

在看診、教學、讀書之餘,倪海廈在網絡上與西醫、西藥、中醫溫病派進行罵戰,在網絡上,倪海廈化身鬥戰聖佛,與一切不符合“健康六鐵标”的治療行為,醫藥,醫學論戰;與一切敗壞中醫名聲的西醫和中醫中的敗類對罵。現在仍然能夠看到倪海廈的論戰文章,雖然有些觀點比較過激,論據不夠充分,也存在一些瑕疵和錯誤,但整體方向不失,膽氣十足,藝高人膽大,被稱為“最後的希望”(Last Hope)。

3.嚴格要求門下弟子

2005年,回台灣教授《人紀》的時候,每一位學生都是經過嚴格挑選出來的,挑選的标準大家并不清楚,在視訊裡,倪海廈嬉笑怒罵,風趣幽默,但是一旦涉及醫學,就變得極其嚴格,弟子做不好就會被罵,甚至被趕出師門。但是門下弟子對倪海廈卻是十分崇敬。這一點與黃老邪依然極像。

參加《人紀》學習班和跟診學習的人中,隻有少部分是醫師,大部分都是非醫學行業的從業者。我看過報道和書籍的有:

施合一:台灣聯考狀元,台大電機系,從事晶片行業,現已成為醫師。

林大棟:美國紐約州雪城大學電機碩士,思科工程師,現已成為醫師。

李宗恩:美國斯坦福大學電機工程博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管理碩士,現已成為醫師。

另外,倪門有“南孟超,北明煌”之稱的張孟超和廖明煌,永遠的班長陳正容,倪師助理顔北辰等人。由于目前了解不足,等後期多些了解後再做介紹。

武當徐文兵

倪海廈是黃老邪,徐文兵是張三豐

張三豐

相比罵盡天下庸醫的倪海廈,徐文兵就顯得中正平和了。

徐文兵很少與西醫對罵,隻是對西醫倡導的某些行為和生活方式提出不同意見。在中醫群體内部,就更是不曾公開貶損同行。

1.正派出身

徐文兵的中醫幼蒙是他的母新魏天梅,而魏天梅是大同名醫馬衡樞的弟子,馬衡樞又是民國名醫張錫純的弟子。

徐文兵同時是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正規醫學專業畢業,大學期間師從傷寒家裴永清老師。

徐文兵在美國取得馬裡蘭州針灸師執照,被周稔豐教授解決身體的病氣後,回國創辦厚樸中醫學堂。

張三豐學的是少林正宗内功,後經楊過點播,成為一代宗師。兩人出身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2.名滿天下,開宗立派

2008年到2009年,随着中國之聲《梁冬和徐文兵對話黃帝内經》的熱播,徐文兵一時名滿天下,厚樸中醫學堂招生臨床班的生源品質也有了質的提高。

名滿天下之後,徐文兵并沒有借着名氣去往中醫網紅的方向發展,而是沉下去,開宗立派,帶臨床班,借助網絡平台傳播中醫理念,收獲一大批粉絲。

不過,道不輕傳。徐文兵的著作,厚樸的臨床班,養生班等的收費也是相當可觀。

3.道家正統

徐文兵一直以道家自居,拜全真龍門派米晶子,張至順道長為師,被賜名徐理文,道号丘陽子。

倪海廈是黃老邪,徐文兵是張三豐

張至順和魏天梅

厚樸的課程也是站樁、書法、飲食、艾灸、刮痧、吟誦、天文、文史等道家養生功夫和道門知識為基礎。雖然還沒達到“北少林,南武當”的高度,但也已經初具規模,假以時日,應該可以成為一個大派。

4.專注黃帝内經

與倪海廈的博學多識不同,徐文兵雖然也所學博雜,但是,醫學上主要依靠《黃帝内經》。

在2020年,上海築基班同學見面會上,徐文兵曾說:《黃帝内經》我已經抄了46遍,現在正在抄第47遍,三申道長公布的《玄隐遺密》,我用毛筆正楷從頭到尾抄了一遍,胳膊都抄腫了,有誰下過這種笨功夫?

徐文兵說:聰明人都下笨功夫。

網上有人問,《黃帝内經》誰講得好。答案當然是徐文兵,在《黃帝内經》上面,下了這麼多功夫,想講不好也不可能。

兩位老師的異同

相同點:兩位老師都在宣揚中醫,複興中醫。

不同點:

1.對溫病派的态度

倪海廈老師以治療危重症病人為主,由于病人的情況嚴重、複雜,由不得使用溫病派的方法慢慢調理,遣方用藥比較大膽,追求速效,是以對溫病派口誅筆伐。

徐文兵老師與溫病派的紅葉老師是至交,教經方也教溫病,對兩派都沒有偏見。

2.擅長不同

倪海廈以治療重症而聞名。

徐文兵治療抑郁症是其所長。

3.對自己的定位

倪海廈以推廣中醫,将中醫揚威世界,培養中醫大家為己任。

徐文兵推崇道家的貴生理念,一切以自己的生命和健康為基礎,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不做孫思邈所說的大醫,隻做一個中醫就行,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再救他人。

4.對生命的态度

倪海廈為教人紀,全部教材都是親自查資料,一個字一個字的手打完成。生命的最後幾年,還在籌備地紀和兒童醫學的教學工作。據倪海廈弟子說,他每天的睡眠時間不足四個小時,總是感歎要做的事情太多,舍不得休息。

徐文兵對自己的健康就非常重視,講《黃帝内經》也依照《黃帝内經》的養生方法來養護自己。不要求自己做大醫,不被别人的道德所綁架。

結語:

倪海廈老師已經仙逝,願徐文兵老師能夠像張三豐一樣健康長壽,盡其天年。

注:文中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