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過去的孩子挨罵、挨打,卻很少有心理問題?答案值得無數家長深思

溫馨提示

親愛的朋友,微信公号最近改版,通過大資料分析,長期沒有互動的,平台不再定點推送。為了保證您以後還能看到,請順手在下方點個“贊”和“在看”,或者給我們留言,保證我們曾有互動過。當然把我們 拇指網絡 公衆号設為星标并置頂,那就永遠鎖定了。

精品課堂資源

《中國新聞周刊》有報道提到,兒童抑郁症已經成為一種時代病,兒童精神科擠滿了抑郁症小患者。

為什麼過去的孩子挨罵、挨打,卻很少有心理問題?答案值得無數家長深思

這幾年,關于孩子抑郁、跳樓、誘導“自殺”的新聞也有點多。

很多家長不解:我們小時候也挨打、挨罵,為什麼沒有心理問題?

現在的孩子也太難養了!

那麼問題來了,以前的孩子真的沒有心理問題嗎?

答案是否定的。

那我們為什麼會有這種錯覺呢?

一是,那個時候還沒有這種概念或意識。

對于孩子的一些極端或異常行為,統一歸結為“不聽話”“想不開”;

二是,那個時候資訊不發達,人們的生活圈子有限,對外面的人和事知之甚少。

雖然沒有資料對比,但現在的孩子确實比以前的孩子更容易有心理問題。

為什麼呢?

所注重的需求不一樣

以前的孩子,被打罵是家常便飯,是普遍現象,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而且,物質的普遍匮乏,使以前的孩子的需求重點還停留在馬斯洛心理需求的最低層次——生理需求:吃飽穿暖。

再者,以前的家庭,兄弟姐妹比較多,父母又忙于生計,根本沒多少精力照顧孩子,更别提關注其心理問題了。

即便有點心理問題,也會在與夥伴的盡情玩耍和在做農活的過程中得到舒緩與釋放。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衣食無憂。一家兩代五六個人圍着一個孩子轉,孩子稍有風吹草動,全家草木皆兵,這無形中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心理負擔與窒息感。

況且,資訊化的普及拓寬了孩子擷取知識的管道,開發了孩子的心智。他們更看重自我個性、價值是否被認同與尊重。

與以前的孩子相比,他們的需求點已上升至馬斯洛心理需求的中進階層次——歸屬需求、尊重需求、自我需求。

可悲的是,父母及長輩愛孩子的方式,還停留在滿足其物質需求和照顧其生活起居上。

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說:

“如果我們用過去的方式教育現在的孩子,就是在剝奪他們的未來。”

是以,當家長的思維跟不上孩子成長的腳步時,他們會有不被了解的孤獨,也會有無法實作自我價值的無奈。

北大弑母案的吳謝宇曾自述:父親生病期間,他很想替母親分擔,卻被告知:“你小小年紀唯一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

母親覺得自己大包大攬是為孩子好,但這恰恰剝奪了孩子想要實作自我價值的機會。

其實,孩子需要的愛很簡單,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請你看到我,聽到我。

童年缺少玩耍的孩子

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李玫瑾教授說過:

“會玩的小孩往往更優秀,學習成績更好。”

可現實生活中,多少孩子的一天,不是在學校上課,就是在家裡小課桌前的方寸之地刷題,幾乎沒有放松的時間。

前幾天,四川攀枝花一個小男孩打110,隻為求得幾句安慰。

他哭泣着傾訴:媽媽隻要一看到他不在學習,就打他。

哪怕作業他全部完成了,媽媽還要逼着他看書,無時無刻不在逼着他學習。

為什麼過去的孩子挨罵、挨打,卻很少有心理問題?答案值得無數家長深思

他苦悶、委屈、壓抑,終于情緒崩潰,隻好找110求助,稱“我想永遠離開我媽媽”。

被學習裹挾得密不透風的孩子,絲毫沒有自己的喘息之地,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綜藝《親愛的小課桌》裡的凱凱,才上一年級,就出現了專注力差、不合群、自卑等各種問題。

直到看了凱凱的日常生活才知道,他的課外活動全部被學習擠滿了,沒時間跟小夥伴們玩,也沒機會跟同齡人打交道。

短短一個假期裡,媽媽給他布置了376套卷子、報了三個興趣班,并且以親戚家孩子暑假全部用來學習為例,鼓勵凱凱向别人家孩子看齊。

像凱凱這樣的孩子在生活中不在少數。

他們從早上七點半進校開始學習,一直學到下午五點半,晚上寫作業又要寫到十一、二點。

周六、周日又被各種各樣的課外班占上,繼續埋頭學習。

這樣每天都被學習安排得滿滿當當的日子,要過12年!

這種常年無休的高壓學習狀态,有幾個孩子能夠樂在其中?

經常聽到網上有人吐槽現在的孩子脆弱、玻璃心,打不得、罵不得,稍有不如意就要死要活。

為什麼過去的孩子挨罵、挨打,卻很少有心理問題?答案值得無數家長深思

但是想一想,我們小時候,也沒有現在孩子這麼多的作業、考試啊,更不會每天被父母批評、唠叨。

即使被打被罵,我們也有時間跑出去玩,一玩起來就把煩惱抛之腦後了。

就像知乎看到的一個提問:

過去的孩子也挨罵甚至還挨打,為什麼不會動辄抑郁、跳樓?

上千條回答,可以概括為一點:

過去的孩子雖然挨罵挨打,但他們有很多情緒出口,他們的生活除了學習,還有洗衣、做飯、照顧弟弟妹妹、在外面瘋跑……

是啊,孩子們的童年,需要玩耍、運動,需要蓬勃的生命力。

隻有生命力越旺盛的孩子,内心才越陽光。

童年愛玩的孩子

未來内心更強大

什麼是一個孩子真正幸福的童年呢?

我想應該如教育學博士錢志亮所說:

“有充足的睡眠,可以好好長身體;

有很多豐富多彩的活動,自在地瘋跑、暢快地運動、投入地觀察自然萬物、和小夥伴玩遊戲、或者隻是靜靜地放空、發呆……

這樣的生活會讓孩子每天興緻勃勃,感受着生活的樂趣,激發出内在生命力。”

但現在的孩子生活非常單調:

即使是“雙減”過後,大部分的孩子也是學校——家庭,兩點一線。

娛樂方式也比較單調:手機,電腦,電視,而這些又通常被家長視作眼中釘。

而且現在每個家庭的孩子數也比過去少,家長更容易集中力量去教育。

雙向夾擊之下,孩子受到的傷害就更大:成績沒考好,家長一批評就鑽牛角尖;老玩手機,家長一批評就跟父母吵架、鬧離家出走。

不是孩子非要鬧,而是他們的世界太小了,隻有那麼一點事,就顯得特别大。

但會玩的孩子,就不一樣了。

他有很多消遣的方式,遇到再大的事,也不會輕易被擊垮。

我同僚的兒子喜歡打籃球,用他的話說:就沒有一場球解決不了的事,如果一場不行,那就打兩場。

摸底考試沒考好,打打球發洩完了,人就好了。

父母吵他了,二話不說出去打球去了,回來後,大家也都消氣了。

去年上高一,開始住校,同僚擔心他第一次跟同學合住不習慣,結果他跟舍友打了兩場籃球,彼此就處成了鐵哥們。

他每天過得豐富而充實,練就了一顆強大的内心。

美國醫學博士斯圖爾特·布朗用了42年時間,跟蹤采訪了6000人,結果發現:

小時候沒有無拘無束玩耍過的孩子,長大後更難适應新的環境。

而那些自由暢玩的孩子,長大後無論社交能力、抗壓能力,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比較強。

會玩的孩子,無論性格還是行為舉止,都更為松弛、開放。

他們不至于把自己搞得緊張兮兮的,或者陷入刷題、考試、青春期苦悶裡,不會動不動就鑽牛角尖,更能适應生活的複雜性。

是以,如果你的孩子愛玩、愛鬧,隻要不是原則性問題,就由着他去吧!

一個會跳、會笑、會鬧的孩子,比一個内心脆弱不堪的孩子,更讓父母省心。

學習時的心情不一樣

要知道,每個孩子的花期不同,接納孩子的不完美,以欣賞的心态鼓勵孩子前行,才是父母畢生的修行。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小時候能笨到什麼程度呢?

一篇課文,他沒背兩句就卡殼,反反複複一直背到了後半夜。結果,趴在他家房梁上的小偷都被迫背熟了,他還沒背過。

這樣的孩子,要是放到現在,不知道會把父母氣成什麼樣。慶幸的是,他父母沒有那麼“雞娃”,否則,可能會将一代名臣扼殺在搖籃裡。

現在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有點像歌詞裡唱的那句“最心愛的情人,卻傷害我最深”!

孩子的出生是被動的,他們長大的方式也是被動的。因為他們沒有經濟能力,沒有獨自長大的能力,是以他們就要被動地接受父母對自己的一切操控,無論自己是多麼不情願,甚至是恐懼。

我們創造一個孩子的初衷,不是應該讓ta幸福嗎?

既然想讓ta幸福,那就給予ta無條件的愛,無條件的接納,無條件的支援。

然而,現實中,有的家長的所做作為,卻讓孩子覺得,父母不是愛真正的“我”,而是愛那個學習成績優秀的“我”,愛那個給他們帶來面子的“我”。

孩子一旦有這種錯覺,内心就會很壓抑、很痛苦,甚至很絕望。

無論何種情況,孩子都不會停止愛父母,但他們會停止愛自己,甚至傷害自己。

一個好的家長,應把重心由教育孩子轉移到自我提升上來。

當你把自己提升好了,才能帶給孩子安全幸福健全的人生。

話題:各位家長怎麼看?

歡迎大家分享+收藏哦~,為付出辛勤努力的老師們,點個“贊”和“在看”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