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6名部長集體辭職,這個南亞島國發生了什麼?| 京釀館

作者:新京報評論
26名部長集體辭職,這個南亞島國發生了什麼?| 京釀館

原本“輸出手段單一”的斯裡蘭卡經濟正喪失重要收入來源和償付手段。

26名部長集體辭職,這個南亞島國發生了什麼?| 京釀館

這是4月1日在斯裡蘭卡科倫坡拍攝的一處停電的購物中心。圖/新華社

文 |陶短房

當地時間4月3日午夜,斯裡蘭卡執政聯盟議會黨團領袖、教育部長古納瓦德納對外宣布,斯裡蘭卡政府進行重大改組,除總統戈塔巴雅·拉賈帕克薩及總理繼續留任外,内閣26名部長集體辭職。南亞島國斯裡蘭卡政府危機驟然更新,總統拉賈帕克薩連同其政府、政黨、政治家族和執政理念,幾乎同時陷入“四面楚歌”之中。

新總統上任不足3年

2019年11月16日,放棄美國國籍參選斯裡蘭卡總統的拉賈帕克薩率領斯裡蘭卡人民陣線黨勢如破竹地以52.25%對51.99%擊敗時任總統普雷馬達薩;翌年8月5日,斯裡蘭卡人民陣線黨在斯裡蘭卡議會選舉中一舉奪得全部225個議席中的145席(較選前猛增50席),遠遠超過單獨組閣所需的113席。而議會第二大黨聯合人民力量和第三大黨泰米爾民族陣線分别僅獲54席和10席,其餘9個進入議會的小黨最多的不過3席,更有6個黨分别各僅1席,完全構不成對總統及執政黨的威脅。

彼時的總統意氣風發,面對成千上萬支援者的歡呼雀躍,他誓言“采用強力手腕興利除弊”,将斯裡蘭卡建設成為一個“煥然一新的國家”。

然而,不到3年,情況就發生了巨大變化。

4月3日,斯裡蘭卡政府内閣27名閣員中,除總理外的26人均宣布辭職;4月4日,斯裡蘭卡央行行長也宣布辭職,總統拉賈帕克薩呼籲反對黨加入其上司的“聯合政府”;4月5日,所有主要反對黨均宣布拒絕參加“聯合政府”;同日,41名執政黨當選國會議員宣布退出執政黨,令原本在國會中一家獨大的人民陣線黨一夜間失去了簡單多數席位。

雪上加霜的是,自2月開始的街頭示威運動愈演愈烈。4月1日,拉賈帕克薩宣布在全國範圍内實施緊急狀态,但這種緊急狀态也在更加洶湧的抗議聲浪中草草收兵。

社會不滿情緒沖過沸點

現年72歲的拉賈帕克薩出身于斯裡蘭卡政治世家,他的父親曾任斯裡蘭卡國會副議長、農業土地部長等要職,他的哥哥(即現任總理)更曾出任總統。

作為家族九兄弟中的老五,他的政治前景最初并不被看好,甚至一度被安排移民美國。2005年他的哥哥出任斯裡蘭卡總統,他回國出任國防及城市發展部長,任職10年之久。

2019年,斯裡蘭卡國内發生連環爆炸案,導緻公衆對當時政府的“軟弱”不滿,拉賈帕克薩趁機打着“強化治理”和“大膽改革”的旗号參選總統,在龐大政治家族助力下輕松當選。此後3年,他的施政生涯順風順水。

然而,拉賈帕克薩并未能如其上台前所言:“優化”斯裡蘭卡所積欠的巨額國際債務,“整理改善”有争議性的大型跨國合作項目和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他推動的“生态化改革”和“減稅計劃”看起來有些魯莽,而其實行的“進口限制政策”,也加劇了本已很嚴重的經濟結構不平衡,并導緻農業生産崩盤、電力和瓦斯供應緊張。

2021年11月,斯裡蘭卡貿易逆差達到創紀錄的11億美元(同比上升100%),2022年2月其外匯存底僅剩23億美元,而外債則接近70億美元(據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資料)。同時,斯裡蘭卡國内物價飛漲,包括燃料、藥品在内的生活必需品也奇缺,停電更成為家常便飯,這些都激發了公衆強烈不滿。

對此,拉賈帕克薩也曾采取措施應對:面對債務危機,他試圖說服“大債主”們豁免,央求印度“輸血”,還積極與國際貨币基金組織接洽,以求獲得“纾困”援助。然而這些應對舉措,相對于斯裡蘭卡面臨的危機,不過是杯水車薪。

而為了獲得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的援助,斯裡蘭卡政府不得不以緊縮換纾困,大幅削減公共開支和大手筆貶值本币,這使民生困苦更加雪上加霜,本已暗流洶湧的社會不滿情緒一下沖過沸點。

平心而論,拉賈帕克薩的運氣“有點兒背”。旅遊業本來每年可為斯裡蘭卡提供40億美元以上收入,卻因疫情幾乎全部泡湯;該國發電和生活用品燃油全部依賴進口,烏克蘭危機一路推高國際油價、氣價;由于疫情的影響是普遍性、全球性的,拉賈帕克薩争取外援的努力也有些“求助無門”。種種因素,都加劇了斯裡蘭卡的政府危機。

26名部長集體辭職,這個南亞島國發生了什麼?| 京釀館

4月2日,一名男子在斯裡蘭卡科倫坡一家市場買米。圖/新華社

危機不會在短時間内消失

拉賈帕克薩在26名部長辭職後堅持留下當總理的哥哥,還拉攏部分反對黨組建“聯合政府”,都表明他仍想繼續留任。

依據斯裡蘭卡的體制,出現内閣危機不會直接危及總統的地位,盡管執政黨失去國會簡單多數,但鑒于反對黨席位實在少得可憐,在重新選舉前也很難對總統構成實質性威脅。

關鍵在于,即便重新選舉,實作政府更疊,斯裡蘭卡面前的種種危機也仍然不會在短時間内消失。

不僅如此,斯裡蘭卡如果進一步“緊縮”,國内危機和社會沖突将持續擴大;倘不“緊縮”,則将陷入被各大國際評級機構交叉降級的惡性循環,令海外投資更加望而卻步,國際市場舉債成本進一步被推高。

正如一些分析家所指出的,目前,原本“輸出手段單一”的斯裡蘭卡經濟正喪失重要收入來源和償付手段,而主要政治人物也都沒有獲得或恢複這些來源、手段的靈丹妙藥。

新京報特約撰稿人 | 陶短房(專欄作家)

編輯 | 遲道華

校對 | 陳荻雁